百家争鸣到黄老道家:战国到汉初治国思想的转变
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世,儒、墨、道、法、名、农、阴阳、纵横等诸家纷纷著书立说,阐明自己的治国理念,其思想对后世思想和政治影响至深。战国至秦汉的统治者基于现实需求采取不同的治国理念,此一时期的政治思想转变明显,总体来说战国时诸子思想交相辉映并呈现思想合流之势。
百家争鸣为求天下大治
1.诸子百家诞生的社会环境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学在官府变为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私学兴起,在思想教育方面促进了诸子百家的出现。
春秋时礼崩乐坏,王道衰微,大夫弑君、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社会秩序会乱,列国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为求存求强,招揽士人为其强国出谋划策,在现实需求层面促进诸子百家的诞生。
2.思想与实践的结合
诸子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班固在《汉书》中说“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就是说班固认为诸子百家影响比较大的仅九家而已,诸子百家皆起于礼崩乐坏,诸侯并起的王道式微时期,旧的社会秩序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时人为求天下大治,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积极实践。
《史记》中记载“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亦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动时代,寻求政治秩序重建是诸子立说的基本用意。
大势所趋之思想交汇
1.周秦之际思想合流
战国晚期呈现思想合流的趋势,吕不韦召集门客所作的《吕氏春秋》便是这一趋势的代表作。其试图实现这种合流趋势的统一,试图为秦代周的大一统王朝提供理论建树。
然而秦统一后依然采取法家思想治国,虽然秦人没有直接采用《吕氏春秋》的理论成果,但在建构大一统帝国的过程中借用了其引领精神与基本范式。
最直接的表现即是对皇帝观念的构建。秦始皇的帝王专制主义理念集先秦思想文化之大成,并与权力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秦代神圣至上的皇帝观念。其建构,则是以秦人一以贯之的法家思想为母体,复吸纳了先秦以降卓著的政治文化成就精炼凝聚而成。
2.焚书坑儒之百家争鸣的终结
秦统一后丞相李斯上疏说当今天下思想不统一,人人秉持自家私学,妄论政事,诽谤君上,应该禁止这种不利于统治的现象。
“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这种情形如果不加禁止,则不利于皇帝的统治和巩固天下一统。故李斯建议焚书坑儒“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不是记载秦国史事的史书皆焚之,天下还敢妄议者皆弃市,处以死刑。
秦焚书坑儒是为统一思想,巩固统治。但是却终结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秦国选择了强硬的手段来推行秦法,秦的治国理念,不容有危机其统治的言论出现,强制的思想管控激化了帝国内部隐藏的思想冲突,此举实则加速秦国灭亡。
思想转变益于巩固政权
1.汉承秦法
汉初百废待兴,从国家治理与行政管理的实效来看法家思想无疑更胜一筹。在法治层面的体现是,“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刘邦此举取得秦地人民的拥护。
“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裙后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可见,汉初继承秦法巩固统治,秦亡虽有严刑峻法的一面,但更多的是秦施政过急,手段过于强硬,不得民心,汉初统治者有鉴于此,逐渐改革秦律,由萧何制定了九章律,为汉初社会秩序正常运行做出贡献。
2.惩秦之弊
在汉初政治哲学的选择中,受“过秦”思潮影响,法家思想仍如昙花一现,迅即消失。于汉初君臣而言,对法家最直接的历史经验是以尚法著称的秦帝国二世而亡,汉初社会对于法家思想的最初印象皆源于此。基于对秦亡的反思,汉初在选择治国思想时自然而然地避开了法家思想。
但汉初君臣仍未放弃找寻新的适合当时社会现实的治国思想。贾谊是汉初“过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可以用奖励耕战,严刑峻法打天下,但是此法却不能“守天下”,秦二世而亡便是前车之鉴,基于对法家思想治国的警惕,贾谊进而提出了具体的仁义治国理论。呈现出远法亲儒的态势。
3.礼制加强天子权威
汉五年(前202年),时汉已得天下,“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虽然刘邦此时已是君主,但君臣之别未分,他没有感受到身为君主应有的威严。
“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原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叔孙通知道高帝厌恶臣下没有礼法的行为,就向皇帝请求召集儒生制定礼制,以别君臣。
两年后,长乐宫建成之际,这套礼仪首度展现于人主座前,时文武百官入朝,各居其位,以待至尊,“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相较于秦时,儒家学说呈现复兴趋势。
“黄老”时代的开启
1.综合百家之势的黄老之术
从战国中期秦汉时期道家的主流学派是黄老学派,其经典文本是《管子》“四篇”、《黄帝四经》、《吕氏春秋》。黄老道家的主要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黄老之学是一种杂糅了诸种学说而自成体系的新的统治学说。区别老子的思想,黄老学派是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之上,融合阴阳五行和三晋法家等思想内容而形成新的道家学派。
2.休养生息以安国本
在经历了秦末战火的焚烧,和楚汉之争的摧残后,汉初立国时面对的是百姓饥苦的社会现实。《汉书·食货志》亦云:“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统治者一方面要巩固政权,恢复社会秩序,同时为皇权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一方面又受制于经济的窘迫。虽然对皇权合理解释是避无可避的问题,但面对满目疮痍的现实,汉君臣不得不选择休养生息的黄老无为的治国政策。
据《汉书·食货志》,“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伍而税一”,文帝时期一度免除田租十二年,十五税一的政策于景帝时期又进化为三十税一,可以说整个西汉前期,“轻徭薄赋”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用黄老之术治国,一方面满足了社会休养生息的现实需求,一方面又正名分,重新构建统治秩序。可以说黄老之术正好满足了汉室明反秦法、暗承秦制的施政需求。
3.清虚卑弱的君人南面之术
《汉书·艺文志》载“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君人南面之术”就是为君之道,班固是说黄老道家主要讲的就是为君之道,君主要以清虚自守,以卑弱自持。
因为君主专治制度则意味着,君主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君主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社会运行乃至天下局势。既然君主有如此大的权势,而且没有严格执行的制度和法律对君主权力进行约束,诸子只能寄托希望于道德来实现对君权的约束。
汉初统治者谨守“清静无为”的行为准则,配合刑名之法,就能实现天下大治,汉初的条件不允许汉代君主实现文治武功大业,选择黄老之术治国是顺势而为。只有如此才能成就文景之治。
总结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动时期,诸子著书立说游说列国国君,希冀将自己的治国理念付诸实践。诸子百家思想繁盛,为后世历代治国理念提供思想依据。历经百家争鸣,战国晚期历史的出口选择了法家学说,可终究秦二世而亡,汉初惩亡秦之弊,采取融合诸家思想的黄老道家为治国理念,为大汉帝国奠基。
参考文献:
《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君道论研究》
《战国秦汉时期的思想流变与汉初政治哲学的选择》
《从萧曹为相看所谓“汉承秦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