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素媛真凶」就要出狱了

据韩国媒体报道,强奸犯赵斗顺在服刑十二年之后,将刑满出狱。

而令人害怕和愤怒的是,赵斗顺虽然在服刑的十二年中一直接受心理治疗,但出狱前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其出狱后再犯案的可能性极大,而韩国法务部的解决办法则是出狱后继续增加心理治疗的课程。

这算哪门子的解决办法?治疗了十二年都治疗不好还能从监狱中释放?

让人愤怒却无奈

赵斗顺是谁?我相信,大家可能对他的案件所改编的电影更熟悉。他是韩国电影《素媛》的凶手原型,那个对八岁小女孩施与暴行的恶魔

《素媛》,可以说是继《熔炉》之后韩国最好的将视角放在对未成年人犯罪这个领域的电影,也选择了与《熔炉》一致的“性犯罪”。

而同年,可以说是此类现实主义电影在韩国电影土壤的春天,《回家的路》、《辩护人》、《素媛》携手杀入当年票房榜前10。

观众对于此类电影有着极大的观影热情,一是来源于对于真实事件改编的期待,二是此类电影也用成熟的剧情和情绪渲染去满足观,催泪煽情治愈是电影的关键词。

2008年那件震惊全国的真实事件是电影的核心剧情,当年12月的一天,韩国发生一起对8岁小学女生实施残忍性暴力的案件,造成受害人终身残疾。然而,在判决中,被告却仅获刑12年,并且还因为施暴时属醉酒状态而减刑。该判决引起韩国民众的强烈不满,社会公众都指责用刑过轻,最终促成国会提高了对儿童性侵犯罪行的量刑标准

而电影则将重点聚焦在这起案件发生之后的状态:家人如何对待小女孩以及如何对她保护治愈,外界如何对待这起案件以及引起的反应。

《素媛》的好不仅仅是在对于当年这场灾难的影像化呈现,而最重要的是它记录揭示了人性中的最核心的善与恶,善良与漠然

风平浪静下往往暗流汹涌。在一个平常的下雨天,父亲被工作所催,无暇送素媛上学;母亲怀着弟弟,天气恶劣且要在自家杂货店中忙碌。

懂事的素媛选择理解父母,自己去上学。懂事的素媛在路上看到淋雨的陌生男人,她投以了善意的帮助。这一切的罪恶却来自于一个小女孩的懂事与善良,在被伤害后,满身伤痕的素媛却依旧懂事的将第一个电话打给了112。

我们以善对待却被回报以恶,这是在影片的第一阶段中带给观众的极度压抑。

素媛的伤害事件将电影分隔开,第一个阶段只是开端,重点笔墨都放在伤害后的众人百态。家人的爱、同学的爱、心理咨询师的爱以及站在对立面的舆论(记者)的恶、罪犯的恶、法律的无奈所带来的恶。

我们曾在这样几个画面前泪崩哭到不能自已:爸爸因为素媛的疏远,笨拙地在电脑上搜索“如何与女儿交流”;为了抚平她的伤痛而扮作可可梦跟随,摘下头套的父亲满头大汗,素媛温柔的给父亲擦汗;父亲悄悄把装满糖果的小包放在她床头来化解便带发出声音的尴尬;好朋友雪中送炭,帮助素媛一家走出阴霾;同学们在玻璃墙上贴满承载祝福的纸鹤和上课笔记。

他们的出现与所作所为,让我们对这个社会还保有善良的心,让我们还可以想先爱的力量。

我们曾在这样几个画面前愤怒到想冲到荧幕中手撕坏人:在幽暗的巷道中那即将到来的噩梦;心理咨询师咄咄逼人的盘问;记者们蜂拥而至,在病房外就开始大肆报道;庭审上因为莫须有的原因对罪犯的惩罚减轻。

这些片段透露着这个社会的暗面,在真善美表面下有着恶魔的利爪獠牙,是人性的趋利面,是人性的自私面,是人性的软弱面,也是社会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表明我们和我们的社会都应该变得更好

影片的结尾和开头形成了饶有意味的呼应。

在经过了地狱般的折磨之后,素媛一家人终又归于平淡的生活。生活和之前一样,依然不富裕,依然很平淡,然而,这种平淡在经历了如此不幸之后显得多么珍贵:弟弟素望出生了,母亲躺在婴儿的身边,幸福而满足;爸爸终于不用再煞费苦心地扮成各种卡通形象来保护和抚慰素媛,一边躺在沙发上看足球,一边和素媛轻松地开着玩笑;显然,原本已经疏远的夫妻关系也得到改善;看上去,素媛也恢复了正常……

似乎,经历了噩梦之后,这个家庭反而变得更加亲密,更加富有力量了,生活虽然依旧拮据,却和影片开始时那种几近绝望的氛围判然有别,温暖而安详。

这当然是电影艺术对于我们情绪的再一次抚慰,心理康复不比外伤,它的康复周期无比漫长并且无时无刻都在伴随着痛苦。

其实电影的结局是相对模糊的,有人认为素媛最后的一系列行为是自杀的前兆:比如最弟弟所说的那句“幸亏你出生了”,比如素媛早早的离开学校并担心周同学们对她是否会有议论。

但我更倾向于一个美好的结局,生活带给我们伤痛,电影去展示它但不一定要完全以暗面的方式,我们更需要在经历或者目睹这样的苦痛之后,去迎来新生,去拥抱这个世界的善良与美好,也更能对这种苦痛报以理解,报以爱。

但种种事实向我们表明:前方的路还很漫长,社会与法律的完善之路也还很漫长。

----

原创:拆房子的阿七(原名:第七大陆)

编辑校正:慢慢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