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利玛窦共同绘制第一张世界地图,贡献几与徐光启相媲美

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还有明朝的学者李之藻二人合力,共同绘制的世界上第一张世界地图。这张地图的名字叫《坤舆万国全图》,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详细的地图。

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演员张晨光化身开明博学的科学家李之藻,机智地帮传教士利玛窦解决了燃眉愁事。两人东西方学识的碰撞间,也让大家见识了伟大的海与帝国时代。

请输入图片描述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坤舆万国全图》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现美洲的世界地图。在介绍《坤舆万国全图》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提到一个人物(当然,不是利玛窦),那就是李之藻。在《国家宝藏》节目中,张晨光老师扮演的李之藻,与远道而来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共同“谱写”了《坤舆万国全图》。

请输入图片描述

李之藻(1565-1630)。字振之,一字我存,号凉庵居士,又号凉庵逸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代科学家,学识渊博,娴于天文历算、数学。"晓畅兵法,精于泰西之学",与徐光启、杨廷筠齐名。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跟随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李之藻与徐光启、杨廷筠合称“明末天主教三柱石”,是中国科技史和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李之藻的著译作品《坤舆万国全图》、《浑盖通宪图说》、《圜容较义》、《同文算指》、《頖宫礼乐疏》、《寰有诠》、《名理探》等。

他之所以能成为于利玛窦的学生,缘于他的《山海舆地全图》,看到这份地图时,李之藻完全被迷住了,他把万国全图刻制在屏风上,并找到利玛窦要拜他为师,和徐光启一起向利玛窦学习天文、地理、军事方面的科学知识,并与徐光启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修编了《新法算书》,重点了介绍了笔算和几何类的数学。他还翻译了天文方面的《浑盖通宪图》等等十几本书。

请输入图片描述

李之藻对于中国科技的贡献,不仅仅是帮助刊行《坤舆万国全图》,更多的,是他在学海遨游的同时,将西学算术历法天文兵器等等著作翻译,将中国固有之学与西方先进之学加以比对,希望能够结合中国实际,辅以西方先进理念,对当时“心学”后期衰弱,思想政治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现状进行改变。在这种社会现实下,李之藻认识到,只有实学才能挽救中国,而在接触了利玛窦的西学后,更加认定,利玛窦带来的“西学”,便是可以救亡当时现状的“实用之学”。

请输入图片描述

自与利玛窦初识,李之藻便虚心向利氏求教,跟随利氏学习西方地理学、天文学知识和算学等,还译著了《经天该》、《圆容较义》、《同文算指》、《寰有诊》、《名理探》,并编著了《天学初函》,经历了由天文学到数学,进而由数学而哲学、阐述科学整体性思想的历程。

李之藻在天文、历算、地理学等方面的贡献,早已广为人知,现在几乎每年都可见到这方面的研究论著。但根据西方文献,李之藻还有一项重要的贡献,那就是推动了西方文化知识在中国的合法化。

请输入图片描述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在北京去世。负责利玛窦后事的有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我。熊三拔日志手稿中写道:在为利玛窦守灵期间,庞迪我神父和李凉庵(Doutor Leão Li Ngo Çun)进士共同起草了一题本,5月18日,庞迪我神父以利玛窦神父同伴名义,向天子呈送了题本。凉庵(Doutor Leão)进士时在京廷,曾鼎力相助”。

庞迪我是西班牙人,李之藻则是明朝的官员,因此,这份题本,虽然以庞迪我、熊三拔的名义上奏,但其执笔者无疑是李之藻。

1601年,利玛窦入居北京,但一直没有正式的身份。《乞收葬骸骨疏文》入奏后,明朝礼部官员认为,利玛窦“虽其自来中土,与外所遣陪臣不同,但久依辇毂,即属吾人”,应当赐地安葬。神宗皇帝批准了这个建议,这样,利玛窦获得了一块墓地。这个事件的意义在于,通过获得钦赐墓地,不仅利玛窦个人的身份合法化了,而且,他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知识也合法化了。而这一事件的主要推动者,正是李之藻。

提及明朝末年西方几何在我国的传播不少人都会立即想到徐光启,认为仅有他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实当时还有一位学者也做出了非常出色的贡献,他的工作可以徐光启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媲美,这个人就是李之藻。

请输入图片描述

李之藻是徐光启的好朋友,1601年其结识了来北京面圣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此开始跟利玛窦学习和研究西方数学。四年后,即1605年,他根据利玛窦的讲授和自己的实践,写成了《浑盖通宪图说》一书。此书分上下两卷二十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西方星盘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此外,李之藻在调入历局之前还写成了《同文算指》别编一册,向国人介绍了西方的割圆八线;1628年在编纂《天学初函》时又整理出版了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测量法义》和《勾股义》等,再次大力传播了西方几何知识。由此,李之藻也应当是明朝末年西方几何学传入我国过程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不仅如此,因为他在很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开拓性质的,他的工作完全可以和他的好朋友徐光启相媲美。

(0)

相关推荐

  • 意大利的利玛窦

    利玛窦,为中国打开世界之窗 我的太阳 Fall In love With Sicily - 意大利音乐之旅 公元1605年,利玛窦和翰林院庶吉士徐光启相识.他们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 ...

  • 3000多年的历史古城,看看明清时的中外交流,就知道非同一般

    北京从周武王克商封召公奭于燕算起,已是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了.辽金两朝先后在这里建立陪都和国都,元.明,清三代也是帝都所在,--才士辈出,文物荟萃,探讨文化蔚为风气. 明代中国与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仍很频 ...

  •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坤舆万国全图》,是他与利玛窦神父共同绘制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坤舆万国全图>,是他与利玛窦神父共同绘制 开明博学的科学家李之藻 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还有明朝的学者李之藻二人合力,共同绘制的世界上第一张世界地图.这张 ...

  •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并流传开来

    转编按:对于[坤舆万国全图]的来历,争议不断,有人认为西方全球殖民前,没有能力发现其他大洲,因此根本不可能完全世界地图的绘制.而明朝中国人在具备远航能力,并多次有官方史载远航访问世界各地的记录.也有人 ...

  • 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的绘制流传

    [何新杂记] 16世纪明朝末年,公元157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乘帆船离开欧罗巴之葡萄牙里斯本港,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印度果阿. 公元1582年,利玛窦从印度果阿出发,辗转乘 ...

  • 王银泉 || 适应性传教路线与利玛窦儒学化翻译研究

    本文原载<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7辑(2019年1月出版) 本文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明清耶稣会士翻译与中西文化科技交流"资助 特此说明! 作者:王银泉,男,南 ...

  • 明朝最厉害的外国人利玛窦,发明汉语拼音,首个葬在北京的外国人

    在明朝有这么一个外国人,30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从此扎根长住,死后被埋葬在北京. 也是这个外国人,是现在汉语拼音的鼻祖,我们现在学习中文用的拼音,就是他发明的. 这个外国人还绘制了中国首张世界地图,颠 ...

  • 利玛窦等对天文观测数据的伪造

    [何新西方伪史杂记] 明清之际利玛窦等教士对天文数据的伪造 [本文提要] 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选择性地删除崇祯改历时期日月交食等天文记录,掩盖西法失败,骗取明清政府采用西 ...

  • 中国教会历史中的黑人:利玛窦与他的黑人保镖,澳门葡萄牙荷兰大战中的黑人士兵

    这是一个赏心悦目.与众不同的公众号 能告诉你许多别人不敢讲.不愿讲.不能讲.不会讲的历史故事. 中国教会历史中的黑人:利玛窦与他的黑人保镖,澳门葡萄牙荷兰大战中的黑人士兵 一,中国古代黑人:从唐朝的昆 ...

  • 世界宗教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传教士利玛窦神父

    前言 利玛窦,著名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是世界宗教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为明朝时期中西方相互间的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 如果说北京最终成就了他"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美誉,是 ...

  • 利玛窦的两次运河之旅

    利玛窦的两次运河之旅 1601年初,已经久未上朝的万历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时日,自己看到过一份奏折,说是有个外国人从南方一路赶来京城,目的是给皇帝贡献一个特别的礼物--一座自鸣钟.万历皇帝问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