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故事:这条路真的很难走,看天主教神父为了信仰使命怎样走进云南

历史是一方镜鉴,可以明是非;历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座宝库,可以启智慧。
        ——献给喜欢历史、善于思考的朋友。

有一条路 韩霞

珍贵历史老照片故事:这条路真的很难走,这条路只有那些为了信仰使命、爱火炽热的人才会去走!

看天主教神父怎样走进云南。

民国时期曾经到云南的三位贝塔汉姆圣心会传教士,他们是Palou、Etchart.、Pirmez 神父,这些神父所珍藏的三本相簿中珍贵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这些传教士在云南大理和周围教区里的真实传教生活。

三位神父,一个巴斯克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比利时人在1922年离开了家乡,经过香港,北越河内到昆明,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于1924年来到大理。

然后,他们就按照不同的认命,向着那些神秘的崇山峻岭、高山峡谷出发了!

在独木舟上过金沙江,传教士经常乘坐这种原始简陋的独木舟到少数民族地区服务。

金沙江山高谷深,峡谷险峻,河口处分布着洪积冲积锥,大部分谷坡陡峻,坡度一般在35°~45°,不少河段为悬崖峭壁。每一次路程都是对生命毅力的考验。

澜沧江上的桥。澜沧江上,有很多桥:溜索桥、藤桥、竹桥、铁索桥、钢索吊桥,它们往往是交通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的咽喉要塞。

在相当长时间里,这些桥是内陆进入云南的必经之道,走过络绎不绝的马帮。

澜沧江河道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V形峡谷,河道中到处都是险滩急流。

神父冒着生命危险渡河,飞越沟壑。

他们常常需要出巡教区,但是道路上不用说艰难险阻,有时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渡河,甚至飞越沟壑,其面临的风险也是现在人们无法想象的!

神父和他的向导助手太累了,在羊肠小道上稍事休息
他们往往需要在狼虫虎豹出没、土匪山贼横行的偏僻山路、沟壑索桥上一走就是几天几夜,曾经有神父遇害后好几个月总堂才知道。

在滇西,这些来自外域的神父穿着中式布衣,吃中国菜,讲中文,直至死后安葬在这片土地上。

一个天主教传教士和他的两只驴走在桥上
那个时候的状况和现在无法相比,他们可不是去观光旅游的,当时那里是贫穷的蛮夷之地,可谓是交通阻塞、信息不通、医药缺乏、匪乱横行,到这里传教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和胆量。

茶马古道从昭通到保山的路必须经过的桥,40米宽的链桥,行人和动物可以过桥,大理到保山,1936年2月拍摄。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山溪上搭的桥,朱苦拉附近,1934年8月拍摄。

神父们经常通过这样的原始木桥,往返于大理与朱苦拉之间,那时候还没有真正现代意义的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主教传入朱苦拉,建有一座天主教堂。

朱苦拉隶属宾川县平川镇地处平川镇东南边,距平川镇政府所在地51公里,2008年底,该村才实现通电、通路。

在木筏上过金沙江,在朱苦拉附近,1934年拍摄。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这些歌词对这些天主教神父好像也蛮实用的。

盐道上的一座桥,位于澜沧江上,长约100米,这已是当时这里最好的桥了!

民国时期,以人工锻造大型铁链,上面铺木板修建而成,悬于江面上空。

一位神父和他的助手去往朱苦拉的路上。

这些神父都致力于自己的使命,生活和工作在这个也许是世界上最无人问津的地方。

他们以前也许是满腹经纶的学者,或者是家财万贯的豪门贵族,但是为了他们的信仰,他们把宝贵的生命都倾注在了这片未开化的土地上!

漾濞云龙桥,神父们和教友一起正在小心通过

云龙桥始建于明代,为博南道古津梁,现已更换为钢缆吊桥。桥长53米,宽2.3米,高12.9米。9条钢缆临江飞跨,上复栎木访板作桥面,左右各是一缆当扶手,两岸均建有桥亭。

云龙桥险要壮观,漾濞是博南古道的必经之地,在这段古道中,要数漾濞江峡谷地段最为惊险。江边栈道人马难行,江流湍急舟揖难渡。

Subervie神父和他的驴子利用单绳索渡过澜沧江,这是在大理去Piao Tsouen飘川( 音译)的路上。

清末民初的时候,欧洲那些本来可以养尊处优的神父,不畏艰难竟然能来到这里,真是奇迹!他们带来了天主的福音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传给那些还近似于原始状态的少数民族。
这条路真的很难走,这条路只有那些为了信仰使命、爱火炽热的人才会去走!
   ——(慧言妙语因你的支持、转发而精彩)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拒绝:装神弄鬼、狂热浮躁

远离:千篇一律、鹦鹉学舌,
提倡:干货实料、清新自然。
这是一个赏心悦目、与众不同的公众平台
讲述许多脍炙人口、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难道您还是那样一看而过?
您怎么舍得让我期盼落寞?
              ——赶快关注、转发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