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梁冬对话罗宗美1-中医里的阴阳智慧.甲.[道德经中医祛湿]

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质量。一直以来,道和中医是同源的,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医,他可能是左手拿着《道德经》,右手在读着《黄帝内经》然后有所感悟。最近正安医馆来了一位道医先生,名叫罗宗美

画外音:罗宗美正安医馆中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开发委员会首席专家。

01

道·德·经 和 中医祛湿

梁冬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状态,平时看《道德经》去理解它,不是了解的过程,而是印证的过程。也就是说其中某句话自己已经读一百遍了,结果在别的地方,做别的事情比如学医过程,其他做事过程,突然就明白一个道理(顿悟),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罗宗美老师也有如此亲身感受,自己很早就读《道德经》,最喜欢的经典当中可能就是《道德经》。其认为《道德经》是中国文化的根源,非常喜欢。罗宗美老师是作为中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长期不断地参悟中,突然有一天明白了《道德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首先,《道德经》是中国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首先《道德经》里有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就阐述了中国人宇宙和世界的认识,它是如何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同理说:任何疾病也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这句话可认为是《道德经》中最精髓的一句话。

其次,《道德经》要从两个字开始来讲,第一是讲“道”,第二是讲“德”。什么是“”?当然它有一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是在第二十五章,对“”的解释。释义说:是有物混成,比天地还要早,于天地而生。但不知道其叫什么名字,“字之曰”。取个名字就叫“”。这是天地最早的本源是创造世界的一切,它就是创造世界一切的最开始的力量,物理学家也是这样探讨,就是说推动宇宙变化的第一股力是从哪里来的?那就是,《道德经》所有的内容围绕的就是这个“”。

第二是“”,什么是德?符合“”的就是。第二句话就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就叫“德”,去顺应自然,顺应“道”去做事就是有“”。

这个“”跟学医的关系又非常重要,说中医治病,和西医治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中医治病的核心思想-治的是。西医治病-治的是。比如针对细菌或病毒,西医使用尤其是现在大量使用的是抗生素。(梁冬老师觉得这是中国的西医,去到西方看到了西方的医院,用的抗生素情况也是很少的)但是现在用抗生素的是非常西医治疗的目的就是要把细菌病毒杀死。

而中医治疗,不是把细菌或病毒去杀死,而是把这病毒细菌产生的条件环境给去除掉。比如说把这病毒比喻成就是病毒,要杀死这条鱼,起码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拿刀把它杀了,也可以拿药把它药死,就好比使用抗生素;而中医是怎么把它杀了,就是把给它放掉了,水放没了,自然就没有生存的条件,自然就消失了而且是从根本上消失

如果不改变环境,仅仅把这个杀了,环境还存在,另一个很快就会产生。就是说到细菌,细菌看不见,就拿鱼来比喻,比如说这地方潮湿,潮湿了就容易产生病毒和细菌。中医就不是要直接去杀死细菌,而是去分析为什么会产生此细菌,是因为这地方潮湿了,中医就去掉这个潮湿,祛湿。中医里面祛湿利水,燥湿的药物,就可以把湿去了。

说到中医去湿,首先中医的药物中有燥湿的药物,温阳化湿的药物,还有利水的药物,当然不同的湿要根据其形成的原因而定。而身体的湿形成,可能原因最少有两种。一种因为热它会湿,比如说夏天里温度空气就会变得比较潮湿

另一种情况就是阳气不足了,如果长期没有太阳晒,阴暗处也会潮湿阴暗潮湿,也会湿。

一个是湿热,一个是寒湿。针对不同的病,湿热肯定是要清热利湿寒湿就要温阳化湿

中医把湿的环境去了以后,病毒细菌就没有生存条件。那怎么知道其是因为而带来的湿,还是因为带来的湿呢?自己其实可以拿手摸下自己小肚子,感觉其是冷热的,通过自我感觉,比如患者湿热的,他会感觉到浑身热。

寒湿,肯定会感觉到小腹凉凉的。通过这样子判断,的就可以清热利湿的可以温阳化湿,等湿去掉了,病就自然好了。

待续:乙.梁冬对话罗宗美第一讲-中医里的阴阳智慧.乙.【阴阳平衡气血流转】


关注“国学文化太美”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KYGuoXueWenHuaTaiMei”

文章页面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