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的物是人非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的民居建筑构造非常有特色,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据专家考证,地坑院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也就是轩辕黄帝的祖先就是这样居住的。所谓地坑院,也就是与人们几乎形成思维定式的平地起高楼常识相反,它是在平地向下挖坑为庭院,然后四壁凿洞为房屋,有余力的自然会做些美化装饰工作,在庭院中栽一棵梨树则是后发的习俗。

为了打造旅游产业,当地政府斥巨资修建了直达地坑院的高质量旅游公路,宏大的停车场估计能容下近千辆汽车。景区大门楼与地坑院图片展厅融为一体,建筑体积十分庞大,跨度应该在200米以上,周边的配套建筑和服务设施都是高起点,还没进入地坑院参观就先有了一种震撼效果,似乎接下来要参观的不是无力盖房的草民洞穴,而是挥金如土的秦始皇地宫。

我有一种直觉,或许完全是错误的。陕西的窑洞和陕州的地坑院民居,固然体现出了古代先民的超级智慧,说到底还是为了生存开辟一个遮风避雨睡觉的地方,在建筑工具和建筑材料都很落后的时代,挖洞而居大概是最佳选择。当社会发展到人们普遍盖房筑屋的时候,有一部分人仍然坚守在窑洞里,除了喜欢和习惯以外,最大的可能是没有实力盖房。如今把地坑院周边的旅游建筑修建的如此气势恢宏,并借助低矮到地下的地坑院民居敛财,是否多少有些对这里的先民不够敬重啊。

如今的地坑院景区已经把相对集中的十几个地坑院落通过地道连成一个整体,就像一个功能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每个院落都被赋予一个历史文化主题,使游客在参观地坑院构建艺术的同时,还能逐一了解一些地方传统文化知识点。另外在每个院落里也会有一个窑洞,被改造成相关艺术品制作或售卖,文化为商业服务,在这里体现的很充分。

地坑院之间的通道修建的很是气派,而且两侧都悬挂着精美艺术品,在灯光的配合下大家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艺术的洗礼。如果不是以前我来过此处,或许就会相信地坑院原本就是如此的,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各个地坑院基本都是独立的,除非兄弟就近分门立户才会修一条通道把两个院落链接起来。至于地坑院的入口过去就是一个小土坡,像上图这样的优美造型实在不符合原貌。为了增加游客的直观印象,景区里还保留了几个相对独立又破旧不堪的地坑院没有装修,比如下图。

让我带大家回顾一下地坑院刚被挖掘出来时候的形象吧。2012年4月底,我和另外两家同事朋友一起驾车到陕州泡温泉看天鹅,然后去刚刚出名不久的地坑院游玩。那时通往地坑院的道路还是以县级公路和乡村土路为主,车开的慢又吃力,到达以后就见到上图这个景区大门,大门上书写“天井窟院旅游度假村”,售票口小的像炮楼的枪眼,而且根本没有人值守,我们直接把车开进院子,或许还是停在了某个窑洞的房顶上。有几个在附近聊天的农民走过来收费,不知道他们代表度假村还是个人,也没有任何票据,好像是每辆车给了5元停车费。

地面上最显眼的建筑就是那座拱形桥了,站在桥上可以把这个院落基本看完。围绕地坑院已经有了一些装饰,比如路边连成一线的猪食槽子、稻草人等,都很初级。几乎所有的地坑院里都还住着人,村民洗衣做饭该干啥干啥,但是每个院落里大部分窑洞都已腾出,装饰成纺纱织布间、粮食加工间、新婚洞房,等等。据村民介绍,这里的窑洞都已被人买下,正在开发旅游项目,不久居民将全部迁出,每家大概补了几万元。多数村民很高兴有人收购,因为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在外面扎下根就不会回来了,这里原本是要废弃的。

在村落边缘的几个地坑院破损的严重些,里面还有老人居住,聊起来老人家很伤心,因为窑洞破损严重又远离群体,人家不愿收购,如今人老了无人照顾,想沾点开发商的光也没希望。这次再去看应该也被收购了,但不知这两家的孤独老人是否有机会享受到相关福利。就坐在下图这家院落上方的草地上,背对坍塌的墙壁,我的妻子吕茹和平琳老师照了一张笑容灿烂的合影,然而匆匆数年间,既是同事又是好友的二位相继离开人世,还有一位同行的同事好友幸运战胜了病魔。

用六年的时间去感悟六千年的地坑院文化,天道无常、物是人非,生下来活下去,自古就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七夕——中国的情人节到了,不要替牛郎织女每年一见伤悲,须知地上一年天上只是一日,人家实际是天天见面的,还是抓紧时间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