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香港大学副校长程介明: 教育新常态是返璞归真,要把学习还给学生
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2020搜狐教育年度盛典”于12月22日在北京举办,本次盛典以 “生命 生活 生长”为主题,30+国内最重磅的教育大家将与教育从业者一起,对教育的精神再审视,为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贡献智慧。
盛典期间,香港大学荣休教授、原香港大学副校长程介明发表了题为《教育新常态 学习新生态》的主题演讲。
程介明在会上表示,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人的脑袋里面慢慢建构出来的。因此对教育来说,很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必须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程介明认为,教育新常态是返璞归真,把教育回归到学习,符合学习的规律,符合学习科学的趋势。把学习还给学生。
“未来学校应该将学生送到社会,让全社会变成教育的大环境。我们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经历,要把社会引进学校,把学生送进社会,让全民投入教育。”程介明说。
以下为程介明演讲全文:
今年很特别,疫情、停课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线上学习、在家学习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大窗口。这个窗口并不是科技也不是教学法,而是让我们对教育的前景、学校的未来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看到了一些以前看不到的东西。目前来说,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是聚焦在分数和成绩和升学,归根到底是聚焦在学历上。因此0-3岁就想办法进入好幼儿园、进入好的小学、进入好的初中、进入好的高中、进入好的大学、再到好就业,全世界都差不多是这样。所以传统的教育,其实是为了学生未来能够找一份好工作,获得一份好的事业。他们的手段主要是取得学历“入场券”甚至要高分、要升学、要讲究名学校。
但是社会变了。以前是一纸文凭或者学历是一技之长、一劳永逸、一帆风顺、从一而终。但是今天不一样。学什么与将来做什么不一定对口,转工转行很频繁。有的打了几年工,赚了几年钱就去旅游,到非洲扶贫。很多人自己不愿意打工就自己创业。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社会变化了,产品再也不讲究大量生产而是讲究个性化,量身定制。因此大规模的金字塔型的结构越来越少,个人因此自由化了,不再受机构长期保障和保护。但是,个人的前景变得变幻、莫测、多元、模糊!他们不断面对从未遇到过的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新的机会,因此需要不断的学习。从学历变成学习是这个社会新的要求。一旦回归学习,我们就会发觉,我们现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与学习的规律是相背的。
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等都是人类的智慧,但是这些都是从原来的学科里面借来的。但是现在学习有了新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学习科学是教育的基础科学,因为教育的核心业务就是学习。学习科学总的概念很简单,因为人脑是可塑的。
学习科学对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学习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赋予意义的过程,这个实际上就是说,知识是人脑对外部世界形成的概念。简单来说,好像一个初生的婴儿他其实看得见、听得到,但是没有意义。他是经过他的活动慢慢的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种概念,这个是妈妈,这个是人的声音等等。因此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在人的脑袋里面慢慢建构出来的。因此对教育来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学生必须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当然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都是信息的输送,学生是被动的接收方。很多的教学、教育方面的改革其实在于让学生能够自己建构知识,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生应该成为主动学习者。
启示之二:人类的学习是各个相异的。像吃东西一样,吃不一样东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经历,可以产生不同的学生。因此传统的学生基本上是划一化的过程,无论是目标、内容、过程、考核。教育要适应学生,因材施教才有了真正的意义,但是最后要各展所长。
启示之三:人的学习,关键在经历。活动在促进我们脑的发展,因此不同的经历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同时不同的学习也需要不同的经历。学课程的东西,学人的成长,学价值观,其实就是需要不同的经历。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基本定位很单薄,听、读、写、考,偶尔有少数的科目和有限的活动。但是教育新常态就是学习会延伸到大社会、大自然,体验社会现实,体验各式各样的社会,比如城市到农村,体验各类文化。
启示之四:理解与实践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往往以为他们是先后的关系,先要理解才能实现,先学了才能用,但其实学习概念告诉我们,它两个是一起发生的。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学不用,或者先学后用。所以教育新常态应该变成,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早就说了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实践出真知。因此考评应该考能做什么,能做什么就说明学生理解了什么,说明他学会了什么。
启示之五:人类学习是综合性的总体过程,而不是分类知识的堆砌,这是我们往往没有理解的。我们现在的科目各不相干,物理是物理、化学是化学,还要强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一样。考试是分门别类的,一门一门是单独的。教育新常态,学习现在有提项目式学习,就是把一个题目、一个现象、一个问题作为出发点,然后综合性的来学习,因此考评也要考综合性的应用。
启示之六:人类学习是一种群体活动,最有效的是群体学习而不是个人的脑袋。尤其是社会性的品质,只能在群体经历里面养成。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基本上是集体活动,即集体的每一个人在学,我们把它分成小组、互相互动,小组讨论等等。所谓集体就变成一对很多人,每个人是单独的在听。学生有班级,但是班级的设置有时候变成是一种管理的机制。教育新常态是教学小组互动,就算是老师提问,同学之间的集体创作也会变成常规,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变成群体的成长,每个学生在群体里面成长。
因此教育新常态是返璞归真,把教育回归到学习,符合学习的规律,符合学习科学的趋势。把学习还给学生,而不是在我们的手里要他怎么学就怎么学。
怎么学、学什么、在哪儿学,其实都不一样。教育新常态需要有新生态。教育在大社会中,需要全社会投入教育。第一方面,学生学习的环境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第二方面是社会要准备让学生到大社会里面学习。
教育最后要讲究人的素质,这就包括学识,持续的学习能力,还有价值观,对事物取舍的一些基本原理原则。这个过程中,学识和能力,我们基本课程是包含的。现在学生学的很多知识从线上获取,但是修养与品质不能靠讲课,不能靠考试,而是要体验。价值观更像一种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在不在意的时候慢慢形成了。家庭的熏陶,平辈的影响,学校的文化,老师的教导都对此很重要。
所以学生的经历应该很广泛,但是学校经历其实很局限。人是很多样化的,社会也是很多样化的,人跟社会之间只有几个简单的科目、学历需要的科目,等于是一条独木桥。
从传统来说,教育的生态是社会、学校,而且大部分聚焦在学校。所有的资源都放在学校,一提到教育就是学校。现在社会变了,聚焦学校恐怕并不足够,新常态应该是学校扩散到社会里面。学校还有它设计、统筹或者叫采购,但未来学校的特点应该是将学生送到社会上,让全社会变成教育的大环境,这就是教育的新生态。所以简单来说我们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经历,要把社会引进学校,把学生送进社会,让全民投入教育。这是我的理解教育新生态。
朱永新老师在2019年提到,学校未来会变成未来学习中心。谁变成老师更加重要,因为学习普通知识的信息的传输已经可以用机器来介入、来替代了,教师的作用更大了。这种生态看起来好像很遥远,但是其实已经在悄悄的发生。社会进入学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学校里面不可能达到的水平,但是校外可以补充。
社会拥抱教育是另外一种。把教育送到农村,提供体验学习,提供真正的科技经历,或者是大学的教授让学生能够跟他们一起做一线的科研等等。这些都慢慢的在发生,悄悄的在发生。当然要全面完成教育的新生态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社会的资源不公的问题,家庭资源不平均的问题,高考的影响等等。
但是看来遥远的事情,其实已经正在发生了,虽然这条路还会很长,但是离我们是愈来愈近了,所以“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