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琴记,19
今天非常闷热,我们就在徐家汇一带转转,周子睿小朋友参加,外加“阿拉珞珈山”的几位留守家长。
徐家汇源的景点包括:徐汇公学旧址、徐家汇藏书楼、徐家汇天主堂、徐家汇观象台旧址、徐光启墓和光启公园、土山湾博物馆、圣母院旧址、百代公司旧址。百代公司旧址在衡山路,其他的景点都在漕溪北路两侧。
我们今天去法华镇、徐家汇源、光启公园和土山湾博物馆。
从华山路左转到淮海西路,前行一百多米,是法华镇路。从闹市区走进了一条相对比较安静的小街,据一位网友说,之前法华浜还存在的时候,这条路只有现在一半宽,比我想象的要宽一些,我原以为最多是现在法华镇路四分之一的宽度。
下面是一个停车场,可能是原来培植法华牡丹的园子,最著名的是白牡丹,上海植物园有种植,花开时节动魔都
微缩的法华浜、微缩的恩本桥
法华禅寺旧址位于交大安泰学院内,还有二棵树龄二百年的古银杏保留下来,这样法华禅寺消失当在二百年以内,是近代的憾事了,估计毁于太平天国起义时。和门口的保安确认过,非疫情期间是可以到里面参观的。
掉头往回骑,过徐家汇,就是华山路、虹桥路、漕溪北路和肇家浜路的交汇点,到蒲西路右转,在圣爱大厦后面,是徐家汇源。很多人可能以为徐家汇源只是一个概念,是一片区域,其实还真是一个点,因为这儿有一棵六百年的银杏树。
徐家汇天主堂
圣爱大厦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
这棵银杏树的树龄估计为600年,《上海市古树名木名录》编号0040,一级保护。如果这个树龄是靠谱的,那是公元1400年前后,正是明朝建立之初。当时汉人刚推翻蒙古人的统治,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松江府、上海县在元代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再不是海滨荒陬之地,在县城以西数里之地,搭一座土地庙,种下二棵公孙树的幼苗,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可以理解。
二百多年后,当朝宰相徐光启去世,他的子孙将其安葬到尚是一片荒地的城西,不久之后明清鼎革,汉人再次沦为被统治族群,徐氏后裔子孙聚居此处,称徐家厍,后因为数条河浜汇流此处,也称徐家汇,这些河浜包括法华泾(李漎泾)、漕溪、蒲汇塘和肇家浜。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法国人来到徐家汇,抢占为租界,修建教堂和其他相关的建筑,此地古迹基本消亡,如今只留下这棵古树。依照中国古人先建土地庙再建村庄的传统,可以认定此处为徐家汇之源,而我们早已忘记这曾经是一座什么庙。
回到漕溪北路,向南到南丹路右转,文定路东,是徐光启墓和光启公园,徐光启去世后,谥号文定,是文定路的由来。古代文职官员去世后,谥号一般按照文正、文成、文忠、文端、文定、文襄排列,都是非常好的谥号,排列略有差异,徐光启在大明末代皇帝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没有那么高大。
徐光启纪念馆里的展示很有代表意义,周子睿同学非常感兴趣,对《几何原本》,特别是《坤舆万国全图》看得非常仔细,包括上面可能表示图腾的动物,都可以思索一下,再提问和讨论。
利玛窦和徐光启在南京认识,在北京成为挚友,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对于早期的西学东渐共同做出了贡献。利玛窦是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周子睿反复问了几遍,他是外国人?外国人?看起来学校里还没有教到这个内容。
穆桂英在排兵布阵
勾股定理的演示
光启公园出来,从文定路向南,路过汇师小学,一所创办于1870年的学校,是上海开埠以来校史最长的学校之一。最早是徐家汇一所小教堂的蒙学班,也叫读经班,辛亥革命时改名为类思小学。1925年,教会在类思小学北面建造了一所徐汇师范,类思小学成为徐汇师范附属小学。1934年,徐汇师范停办,改名为徐汇中学,类思小学也改名为汇师小学。享誉世界的泥塑大师张充仁是在这儿读的小学。
前面到蒲汇塘路,早先的蒲汇塘从这儿流过,在东端拐了一个弯后,与漕溪交汇,北流至今天港汇广场前,与李漎泾(法华泾)汇合后注入肇家浜,向东穿过上海县城区,从大东门流出后汇入黄浦江。
从名字上看,蒲汇塘、李漎泾应当是比肇家浜高一、二级的支流,但明朝初年,黄浦夺淞后,上海中部的河流系统整个被改变,原先的从属关系基本被打乱,不过最后它们的命运也差不多,都被填埋为路。
林则徐担任江苏巡抚时,曾经组织民众疏浚蒲汇塘等河道,从河底挖出的淤泥堆成一座小土山,位于蒲汇塘转弯处,故名土山湾。
西方人进入中国传教,建教堂之外,最热心做的一件事是收养孤儿,他们认为是非常大的善事。耶稣会创办的孤儿院原先在董家渡,靠近上海老城区,比较局促,同治三年(1864年),迁入土山湾新址,习惯称土山湾孤儿院,就是土山湾博物馆的旧址。
在完成救助孤儿后,接着就是教导孤儿一门手艺,令他们长大以后可以自食其力。在土山湾孤儿院教的是手艺、技术,培养的是(今天叫)工匠。
第二次鸦片战争到民国初期的中国,正处于三千年未遇之变局,新旧中西文化在上海这片土地上激烈碰撞,接受了西式基础美术教育的孤儿们,无论是掌握了哪一门手艺,在社会上都是大受欢迎,其中的佼佼者就有机会成为一代大师。
土山湾孤儿院被称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后来中国最有成就的绘画大师像周湘、刘海粟、徐悲鸿等,都与土山湾孤儿院有渊源。我认为称其为海派艺术之源,可能也不为过。
博物馆里重点介绍了从土山湾孤儿院走出去的二位大师:泥塑大师张充仁和黄杨木雕刻大师徐宝庆,也陈列了他们的一些(仿制)作品。
艺术是有感染力
从土山湾博物馆出来,已经近正午,天气愈加闷热,大家简单商量一下,决定今天到此为止,尽管还有点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