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老同学不再是人脉,往往是“陌路人”

01

刚刚跨出大学校园的那几年,我和同学们联系很频繁。

张同学在张家界做导游,不仅看了风景,还赚了钱;刘同学在东莞一家电子厂当电工,月薪五六千;王同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在家乡的一个小镇上班......

对于同学们的去向,我大部分都知道。如果去了某个同学工作的地方,一定会顺道去看看同学,大家在一起喝一杯,聊一聊人生理想,谈一谈生活的变化。

如果哪个同学有困难,同学们一起商量一下,肯定有人牵头,为该同学送去一笔慰问金。虽然钱不多,但是同学情很浓。

如果哪个同学创业成功了,总有混得差的同学,会去投奔他。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合伙做生意,也是常事。

记得我的同学小亚,在广州从事物流行业,一下子就带了三个同学一起参与。他们在广州闯天下,还真的闯出了名堂,个个都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走出校门的时候,同学就是很重要的人脉资源,真的不假。

可是,多年以后,老同学不再是人脉,往往是“陌路人”。

02

“不如开个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吧。这句话,从某个角度,把同学会上的龌龊事情,说透了。

我参加过几次同学聚会,刚开始觉得同学聚会很真诚,大家多半是回忆青春时光,把校园里的美好,再一次展现在眼前。曾经有恩怨的同学,说开了,大家就无所谓了,不再计较了。

这两年,我对同学聚会,有些反感了。一方面是同学聚会的组织者,多半是混出了名堂的人,通过聚会来炫耀自己的成绩;一方面是同学们走上社会之后,变化很大,已经沾染了社会上的陋习,甚至有人借机会敛财、拆散别人的家庭。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离婚多年。他在聚会的时候,向曾经喜欢过的女同学表白,并且送给女同学一个大戒指。因为这件事,导致女同学很为难。毕竟,她是有家室的人,这样的事情,被传出去了,丈夫肯定会吃醋,甚至导致离婚。

当同学聚会不再那么真诚的时候,同学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了。还有的同学,悄悄退出了同学群,连招呼都没有打一声。

总有一些同学,聚会也不会参加了,就是打电话给他,也不会来了。一些很穷的同学,根本就没有打算参加同学聚会,他怕坐冷板凳。

老同学,从最真诚的人脉,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也许,从同学聚会的时候,就可以体现出来。

03

同学,也仅仅是同学,求人不如求己。

前天下午,我在初中同学群里看到一条消息:同学小李生病了,已经住院半个月了。

老班长在群里发言:“我们凑点钱,去看看小李,他就在县里的中医院住院。”

有五六个同学响应,其他的同学,处于“冷眼旁观”的状态。

昨天中午,老班长带着一千块钱到医院看望小李。

小李对老班长说:“说实话,我这次住院,花了两万多。这些钱,都是借来的。刚开始,我打了几个电话给老同学,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借钱给我。哎,我家里穷,没有脸面对同学们。”

小李的话,令人心酸。落难才知真心!一个人生病了,同学们也不一定会帮他,要是一个人负债累累了,估计同学们会躲着他。

这个社会,互相帮助的同学并不是没有,只是越来越少了。

多年以后,如果你把同学当成人脉,估计你会失望的。

同学们都成家了,也有了不同的生活圈和工作圈,彼此联系少了,人生的发展和变化也知之甚少了。

你主动求同学帮忙,也许你找错了人,高估了在同学心中的位置。一方面,同学不一定有能力帮助你,一方面同学根本就不想帮你,不会给你面子。

04

同学圈里的人脉,往往是互相需要。

总有一些同学,从学校毕业多年之后,还常常联系,并且互相合作做生意、开店铺、打工等。

这些同学,他们的人脉关系,从单纯的同学交往,变成了互相利用、互相需要的人脉。

比方说,一个做柑橘生意的同学和一个在大城市做水果批发的同学,两个人开展合作,可以赚更多的钱。做批发生意的同学,可以从做柑橘生意的同学那里,买到比市场价便宜一些的柑橘,赚到的差价更多;做柑橘生意同学,因为结交了做批发生意的同学,打开了柑橘的销路。

还有一些同学,组成了一个小圈子,他们常常聚会,共谋事业发展,或者成为了生活中最要好的朋友,同学小聚变成了朋友聚会。

陈果说:“人群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脉,这仅仅是互为功利;还有一种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这是廉价的交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学本来是一个类别的人,大家在一起努力学习,都想考入好的大学,都想为人生建造一个更高的起点。后来,同学们走上社会,大家的目标就不一致了,不再一类人了,再聚拢在一起,显得“牵强附会”。

聪明的人,对于老同学的人脉,抱着一种随缘的态度。和合适的同学交往,和真诚的同学做朋友,远离看不起自己的同学,拒绝和不友善的同学交往。

对于人脉,要有自己的态度,别交错友,别看错人。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