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圆运动:桂枝麻黄各半汤(荣卫两郁)【一点资讯】
《伤寒论》是外感病的经典的著作。但是这种外感病大家不要认为就是感冒。感冒仅仅是外感病里边的表症。就好像人体是一个橘子一样——橘子皮的病就是“荣卫”的病,普通的感冒就是这样。但是我们知道很多的感冒它会导致人体很多的疾病,这些疾病非常复杂,而且在治疗大病、重病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的病都来自于感冒。
所以李老有一个经验——“病之来路就是病之去路”。病之来路就是病的去路,所以说我们把这个“外感”的道理吃透了以后,很多的大病、重病怎么样去治疗,你也有了一个思路。从里到外的治,这个病退的时候也是从里到外的退。比如说有的“肺癌”患者,你在给他治疗的过程中间,你会发现他会出现全身的“皮疹”,就和“湿疹”类似一样的东西,就是它从里到外开始病往外走了,那么里边的病情就减轻了。比如说普通的“湿疹”,它为什么要从“表”走呢?(是因为)有一些湿是从表来的,还有一些湿呢,“表”是一个出路。
我们知道中医的治疗方法有“汗、吐、下”这么一个“攻法”,这种“攻的方法”并不一定要用“攻的药”。湿疹的治疗当你这个“运脾土,除湿气”的时候你会发现它这个湿自己会找出路——有的就从大便走了,有的它从表走了,还有一些就吐了……所以这一些的出路(汗、吐、下)这只是出路,它并不一定要用这样子的强行的“汗、吐、下”的方法。这就是说“从里到外去治,你是先要治里、还是先要治外”,这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具体到“桂枝麻黄各半汤”,这个方子就是有两个方子合到一起,既有桂枝汤的“桂枝和芍药”,也有麻黄汤的“麻黄和杏仁”,剩下的生姜、大枣和甘草,把它合到一起之后——它为什么要一起来治呢?
我们知道:前边讲的病,有的是荣病了,有的是卫病了,那么“桂枝麻黄汤”是荣和卫都病了。
所谓的“病”就是指得“郁堵了”——荣卫双郁。“荣卫双郁”他都会出现这个“荣卫不和”的现象。所以说“荣卫双郁”它也会出现发热,恶寒,有的有汗、有的没汗,如果时间长了它就是没汗,为什么没汗呢——津液已经伤了。
同时:荣卫不和——“颈项强痛,身体疼痛,时间长了以后一会热、一会冷……”,所以说他就讲“八九日不解,形如疟者” ——这一类都是因为身体虚了所导致的。
“身体虚”的这一类病,如果你用现代医学的“抗生素”等这一类的药把这个病“压”下去以后,那么这个病邪就会由表入里,病反而会加重。比如说在小孩你如果过早地使用了“抗生素”,看见是把烧退下去了,症状减轻了,但是它会蔓延下来,甚至你越用(抗生素),他的烧持续的时间越长。
前天晚上一个家长给我讲了:她的孩子发烧,用上“美林”用上“退热栓”,用上之后好了,可是第二天又继续烧,问我该怎么办,问了一晚上。那么我告给她:你就用生姜大枣煮上水,喝到他微微出汗。
因为他的温度仅仅是38℃左右,这样子的感冒用生姜大枣稍微调和一下荣卫就好了;如果达到38.5℃以上了,你在加一点点“小柴胡”,能让他这个半表半里得到一个和解,对于这个荣卫的和解也有帮助,那么普通的烧也就退下来了;再高的烧你再去用“麻杏石甘汤”,或者是用现在的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
这样呢他都“没有达到用连花清瘟胶囊的时候”,感冒已经好了。她就给我讲“没有再发烧”。为什么没有再发烧呢——荣卫和解了,他就不发烧了。
你把病“压”进去的时候,如果他的体质好,他自己慢慢、慢慢能恢复;如果他的体质不好——我在临床上见得太多的小孩儿“紫癜”,这种“紫癜”就是入里了。入到哪儿了呢?(我们后边要讲)它入了脏了,入了“太阴脏”的时候,它就是这个“紫癜”。“紫癜发于肌肉”,脾主肌肉,所以说病到这了。
也有的变成“肾炎”了,那么“肾炎”入了哪儿了呢?入了“少阴”了——足少阴肾;
那么也可能会变成“心肌炎”,“心肌炎”多发于熬夜的中年人、青年人,它就会变成“心肌炎”——就是“手少阴”。
在临床上单纯的“荣郁了,卫郁了”,治得也快——来得也快,也好得快,但是有的是比较重的;这个“荣卫双郁”的现在更多见,反而是拖延的时间比较长,是因为他本身的身体体质差。
而在感冒的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孩儿,一定要让他把生的、冷的、肉、鸡蛋、牛奶……这一类消化慢的、不好消化的——“影响消化能力的”停了。我们知道“荣卫的根”根于脾胃,只有让脾胃的负担减轻之后,他才能把这一部分的力量用来调整身体。
我们讲的“麻黄桂枝各半汤”是“荣卫双郁”。“荣”是向上向外的;“卫”是向内向里的。
就好像一条公路一样:有向东的、有向西的、有向南的、有向北的。那么当你向东的方向的车太多、堵了的时候,有的时候也会影响你——在十字路口,东西的堵了,可能南北的也会在这堵了。所以说在这个路上,如果你往南的开的多了,它就把往北的路给占了。那么这样子的话,它也会荣卫双郁 ——就是堵路“一起堵”更常见,单独的一个方向的堵比较少见。这就是所谓的“病”就是说这个“交通”出了毛病了,这就是“郁堵”的毛病。
大家想象一下:公路上往南的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它慢慢、慢慢地甚至会把你往北的路也都给你占了,最后仅仅是因为往南的路的“郁”,导致了你往北也“郁”了,这就是“荣郁”和“卫郁”的问题。
所以说两个都“郁”了该怎么办呢?就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这种的两方面都堵了以后,它疏导开的力度就慢了,所以说,时间就蔓延下来了。
古代的时候没有我们现代的这些“西药”,所以他这个“荣卫双郁”的,虽然拖延的时间长,但是不会加重。因为他的中气相对也弱,那么他这个激烈的反应也不强大。“荣郁”或者是“卫郁”它反而是过于偏,如果是他“中气大虚”的话,他这个病就会“由表入里,易入脏腑”,入了脏腑之后病情就加重了。
现在正好相反。实际上现在高发的这个心血管病啊,肾病啊……这一类的病,甚至还有一些顽固性的腹泻——脾胃类的病,甚至是感冒后残留下来的咳嗽比较多见,都是因为“用药太过,正气不足”。
我们有一个原理叫做“本气自病,本气自愈”。就是说,感冒的时候他的病变,我们治疗的是他自身的、本身的“气”的病态,他恢复的时候也是我们本身的功能恢复了。
所以说现代的很多的病在治疗上,他针对着病情的症状去治疗了,但是没能够把这个“本气的自愈”的能力加强,因为西药它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当你把这个病情“压”下去的时候,他就会留下很多毛病——包括“喘”。这个“喘”我们要在下面讲“射干麻黄汤”的时候来讲。
这三个方子都是外感病的治疗的方法。一个是“荣郁”,一个是“卫郁”,一个是“荣卫双郁”。
荣郁——就会发热,偏于疏泄,荣是疏泄的力量;卫郁——偏于恶寒,它是偏于收敛,因为卫是收敛的力量。那么外感的“风”,风是疏泄的,和人的“荣”加到一起,它就堆积到一起,就多了,所以他就发热——可以这样去理解。
卫郁是收敛的力量(比如寒的力量)加上人体收敛的力量,加到一起(收敛的力量)就增加了,增加了以后,相对来说,就需要用疏泄的方法,把这种收敛的力量给疏导开。这一些都是相对的,真正损害人体的是:
外在的疏泄的风——伤得是“收敛”的力量,所以要用芍药来增强它,不要让它太过了;
外感的寒——是收敛的力量,这种收敛的力量伤得是人体疏泄的力量,所以说外感的寒邪,他“疼痛”的症状要加重一些,他有一个“骨节疼痛”,脉也是“弦紧”的,所以我们要用麻黄这种“开表的、疏泄的”这种的力量来平衡它,把它多余的这部分的力量散出去,实际上也是修复了人体的疏泄的力量。
外感有表症,“表症不解”就会入里。入了里:
入了脏,脏是属于阴的,他表现的就是“寒象”。所以很多的大病、重病、入了脏腑的病,它都是一些“寒”的,就要用温药去化;
入腑的,也有一些很重的,比如说入了“太阳腑”(膀胱)——很多的膀胱癌的患者,尿血很严重的这个患者,他大部分是由外入里之后入了腑了,这样的人体质平时都是比较好的,或者是入了“阳明腑”了,就变成“结肠上的、直肠上的”这样子的病,他也是表现的“热象”,但是这种的热象也是由表入腑以后引起的。
在荣卫的病的治疗上边,大家一定要切记:所有的“外感表证”都是我们人体的“荣卫”被伤害了,并不是说“这个风啊、这个寒啊”还在我们体内,所以治疗上面要针对“荣卫”去治,不要针对外来的“风啊、寒啊”去治。这是现代医学,现代“中医学”的一个偏差,从我的理解来讲是这样。
因为我也是中医学院毕业,也学了“风寒,风热”等等的一些治疗,但是,重新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时候,发现不是这样。
《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以下简称《全书》)是首部秦伯未著作集大成之作,自2003年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读者好评。再版更名为《秦伯未谦斋中医学全书》,从全新角度,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秦伯未学术体系的全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秦伯未学术体系架构。
《谦斋医学讲稿》是学术代表作
《全书》中的《谦斋医学讲稿》是秦伯未结合自己读书心得和临证体会,阐发中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并通过治疗案例进一步印证。
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秦伯未学术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力倡以经典打好临床基础。其次,要博览群书,取各家之长。在36篇文稿中,除《黄帝内经》《伤寒论》外,秦伯未共引用了60部医学书籍内容,30多位前人的论述作为他自己阐述问题的依据。足见其对经典著作、前人理论经验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秦伯未特别强调继承与发扬并举。继承并非一味地照搬前人经验,而是需要批判地接受,有创新地继承。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用古人丰富的经验指导临床,综合分析归纳成为更为准确、更为完整的理论。
书中《腹泻的临床研究》,就是根据《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医宗必读》等古代文献关于腹泻的病因、病名、治则的记载,提出以暴泻、久泻为纲,按虚实两类辨证施治。虚证于内伤,或浅者在脾,或深者及肾,采用健脾、温肾、益气、升提、固涩等多种补法;实证以湿为主,结合寒邪和热邪以及食滞等,采用化湿、分利、疏散、泄热、消导、调气等多种泻法。秦伯未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治愈了众多的难治性腹泻患者。
系统透彻研究《黄帝内经》
秦伯未致力于中医学经典理论的研究中,尤其重视对《内经》的钻研,享有“秦内经”之美誉。他认为,《内经》通过总结前人实践经验形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同时也丰富了古代的医学思想体系。研究中医学必须首先学习《内经》,然后顺流而下贯彻到其他医书,打开中医宝库的大门。
秦伯未一生以不同题材撰写了多本有关《内经》的专著。其中,《读内经记》对内经的文字、训诂、句读进行了一一的剖析和诠释;《内经类证》将内经中有关叙述病症的记载摘录出来,进行分类编撰,是中医文献中最早、最系统的分类参考书籍;《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是秦伯未对内经病机的进一步诠释和总结,对中医临床指导有着深远的意义;《秦氏内经学》节选内经原文,言简意赅,颇有“衷中参西”意味,是学习《内经》较好的通俗读本之一;《内经知要浅解》书名“浅解”,意在深入浅出,由博返约,对《内经知要》各篇予以题解,使知要领,词义准确、有理有据。
在临床教学和实践中,秦伯未广泛应用《内经》理论做指导。例如,讲“水肿”病的治疗时,他把《内经》中散见于各篇的有关水肿的论述加以分析,联系《金匮要略》《外台秘要》等文献,结合他自己的临床体会,总结了治疗水肿病的6个基本法则,即发汗、利尿、燥湿、温化、逐水、理气,并列举了代表方剂及兼证变化的应变原则。这些有关“水肿病”的理、法、方、药用之于临床,均有较好疗效。
辨证论治指导临床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医界有忽视中医基础理论,强调单方验方,或单纯依据西医诊断、化验指标处方用药,而不加以辨证分析的倾向。针对这种情况,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专辟“浅谈辨证论治”一节予以论述。他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的诊疗规律,从认识证候到给予适当治疗,包含着完整的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秦伯未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西医结合。他强调,西医诊断虽可助于对疾病的认识,但对于中医来说,不能受其束缚,只能作为参考,要有信心和勇气使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去治疗,这样才能不失中医之根本。他诊治每一种疾病,都是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确定治则、治法和选方用药。
秦伯未认为,中医治疗西医诊断的疾病,要想取得疗效,关键在于必须运用中医的理论为指导,细致观察,不能忽视中医辨证的依据。他通过临床实践形成的这些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例如,他在治疗西医诊断的神经衰弱疾患中,就是根据中医理论来分析其临床表现,而总结出其发病机制主要在肝,病性有虚有实,也有虚实夹杂,并确定了14种基本治法。
重视医案医话总结
秦伯未勤于著书立说,几十年如一日,晨起即伏案写作,将前一天临诊体验及阅览心得,写成短文或医话,并对其学术专著进行不断的充实加工。在多年临床实践,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他及时总结整理,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炼出规范性的诊疗方案,如《全书》所收入的《中医临证备要》《治疗格律》等。
秦伯未非常善于吸取前人经验,尤其重视医案医话的整理汇编,早在1928年就编写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清代名医医话精华》,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他在书中指出:“医案为中医价值之真实凭据。”“医案是中医的特点,实事求是,生动活泼,最适用于中医同道间的观摩,实有广泛征集和及时发表的必要。它是根据临床具体事实做出总结,有理论,有法则,而这些理论和法则又都有一定的根据,因而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多看各家医案作为借镜,也可取长补短,增加智慧,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全书》中,还有“重视中医医案”的专题。
致力中医教育,推崇八字方针
秦伯未早年开中医函授教学、刊授教育之先河,先后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指导社,后多年执教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生呕心沥血,无私付出,在发展推动中医教育,培养中医人才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亲自编写各种实用教材和专著,《全书》收录的“中医入门”“实用中医学”“国医讲义”就属于此类内容。这些讲义的特点是重实用、重经典,但又不泥古,把临床病案直接纳入教材,而且学习模式大多是边读书学习,边跟师实践。
秦伯未对门下弟子,经常采取上大课、布置作业、写医论、随师出诊、整理医案、总结病例等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业务能力和写作水平。他很推崇学习中医的八字方针,即“学习、钻研、积累、探索”。他说:“一个临床医生,不加强学习是十分可惜的。有的医生年轻时,就在学术或临床方面取得了成就,成为名医;有的人当了一辈子医生,经治的病人也很多,但疗效就是提不高,学术上也缺乏长进,这是为什么?首先是重视学习不够,基础没有打好。不具备勤奋学习的基础,也就谈不上钻研。有些医生,平素也比较注意学习,甚至从古书中抄录了很多的资料,虽然他注意到学术的积累,但由于缺乏探索精神,在诊疗中没有掌握好对这些学术资料如何进行分析、鉴别和实际应用,也就难以取得更多的收获。”
普及中医学知识
秦伯未除了撰写大量有深度学术专著外,还亲自编写宣传中医知识的通俗读物,例如:《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所收录的《家庭医药常识》《饮食指南》《药性提要》《国医小丛书》等,都从不同程度对于中医学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纵观《秦伯未谦斋中医学全书》,我们不难发现,秦伯未的宏富著作既承前人余绪,发掘古义,昭示后学,又独具本人学术特色、真知灼见和珍贵实践经验。本书再次修订出版发行,希冀为当今广大中医科研人员、临床医生、院校师生进一步强化中医理论教、学能力,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