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知识而又不遗忘?

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戒掉某个坏毛病,或做了新的改进,或学习了新知识,一段时间后,又统统归零。
如果你对此愧疚,大可不必,是大脑“背叛”了你。
无论是从认知心理学,还是从系统科学来看,我们通常说的“进步”,意味着大脑系统的“改变”。而对大脑这一复杂精密的系统而言,改变,意味着风险,甚至是危险。

尤其是成年人,大脑神经网络的“主干道”已成型,更不愿意改变,更固执。

「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是人类杜撰的定义,但“脑细胞们”可不吃这一套。就好比我们不能“命令”心脏每分钟跳多少下,我们也无法要求大脑跟着主观愿望瞎放电。

事实上,跟大脑的主人的欲望不同,大脑更倾向于“维稳”,这更符合大脑利益。

大脑服务于“存活”,而非主观愿望——你认为有益的事,大脑未必认,反之亦然。

我们憎恨自己循规蹈矩,缺乏创见,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做个统计,循规蹈矩在绝大多数时候,存活率远高于想法独到的人。大脑不蠢,它比你更懂“历史”,更懂“概率”(以基因淘汰的残忍方式)。

简而言之,成年人的大脑会以保护你的名义竭尽所能抑制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很多“成功学大师”教人各种学习“秘术”,用力过猛,只会激发大脑产生强烈的抵制。

是不是很熟悉?跟我们身体的免疫反应对抗急性病一样。

然而,「慢性病」却能完美避开抵制,慢慢渗透、累积、进而彻底改变机体。

没错——正反派对调,把「稳定的大脑」视作需要被改变的目标,把「慢性病」改造成一种学习策略,那么它必定擅长「改变目标」。

换句话说,把「慢性病逻辑」迁移武装到学习方法上——会是一把利刃。

我们来看下“慢性病逻辑”的三个关键特征:

1. 后果累积不可逆

2. 身心侵蚀神不知鬼不觉

3. 多因多果不可控

把它“转化”为学习思想,对应的“翻译”是:

1. 学得慢,学得深刻

2. 没意识到是在学习的学习

3. 随机、跨界的学习

对照下主流学习观点,是不是发现,几乎是逆其道而行之?
比方说,学习要慢。现在不是都讲究高效,什么都要快么?又比如,没意识到在学习。不是都提倡学习要针对、要刻意么?
我们下面从认知神经科学和系统论控制论的视角展开来看。

学得慢,学得深刻

GL Ventures

这里的「慢」,并不是说,明明可以一句话一句话的读,偏要改成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故意拖慢。「慢」指的是,不要为了求快,而跳过学习的「必要过程」。

学校的学习,使很多人留下了一个后遗症——误把「理解」当成了「掌握」。那会我们掌握某个新知识点的标志是“能看懂”,也就是理解了。
但学校教材有个特点,知识之间前后贯通,后面的知识需要用到前面所学。
除法运算需要懂乘法口诀,求体积需要懂面积——这无形中就产生了大量被动练习,更别提为了应付考试所做的主动练习,这些环节被我们遗忘、忽视了。
于是,成年后的我们,通过阅读自学时,误以为「读懂」就是「会了」,然后,过,下一本。
这就是为什么,读了很多书,隔一阵,好像还是什么也不会。
真正意义的“学会“,也就是「内化」,至少经历了如下阶段:

1. 理解(即涉及的背景知识、推导都掌握)

2. 练习或记忆(即能把理论与现实案例做关联)

3. 情境迁移应用(能把知识抽象并跨域应用)

4. “不用想”的思考(初步内化)

然而,成年人阅读时,多少人止步于「理解」?
这种程度的学习当然无法契合“慢性病逻辑”的第一个特征:效果累积不可逆,学了没多久就遗忘,效果怎么累积?既无法积累,又如何动摇大脑强悍的“维稳”能力?
所以,「学得慢」就是建议,每当遇到新知,别读懂了就过。
应该在此基础上,多关联现实,或解释现象,或做出预测。联系你鲜活的生活、灵动富有情感的思绪,反思有哪些情境、阅历、活动是与该知识相关。
记住,新知识一定要建立在牢靠的地基之上,否则就变成了无根之木,如何长久?
还有一点很重要,千万别高估我们的记忆力,尤其是对于极具启发性的知识,务必隔个一年半载“温故而知新”。
这是“慢性病逻辑”迁移到认知学习的第一个思想——学得慢,学得深刻。如此,才能实现“效果累积不可逆”。

无意识学习

GL Ventures

「慢性病逻辑」衍生的第二个思想——没意识到在学习的学习

前面说了,成年人的大脑天性倾向于保持稳定,而学习的结果,却是改变大脑。

成年人学习,功利导向,但你想学的,却未必是大脑当下愿意接纳的。

从大脑立场看,你强迫它学习(改变),动机如此直白,就好像小偷朝人家喊“喂,我凌晨要光顾你家,记得留个门。”你说大脑会不会拼死反抗?

这造成什么结果?就是很多人学习实用技能时,往往只能学到“拙劣模仿”的层次,一旦换个情境,就用不好,或不会用,甚至都没想到。

这种“拙劣模仿”其实就是没有触动大脑的实质改变,是用你以前的旧技能生硬模拟新的技能。就好比很多人学游泳,只会“狗爬式”,这实际是婴儿时的爬行技能,而游泳的入门技巧,却一窍不通。

我们学新东西,无法为所欲为。许多知识,需要大量的前置条件。缺乏必要的前置知识,学习新事物时,很抱歉,你连“新”在哪里都看不到。

我们常常以为,不同人看同样的东西,画面是一样的。科学早已实证否定了这一直觉。事实上,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看到的略有不同。正如下经典测试图所示,你看到的是老妇人还是年轻女子?

事实是,我们每个人看到的画面,不过是真实世界的某一小侧面。

由于五官接收到的真实世界的信息量,远超大脑的处理能力,为了降低负荷,大脑采取了「简化」,即用“已懂的概念”去压缩外部信息。

比如,我们懂得「鸟」的概念后,在公园里就不会细细「看」不同的鸟了。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以自身的专业、熟悉的概念去看待同样的事物。

比如,同样一颗参天古树。

物理学者看到的是力学结构(树干),数学家看到的是分形几何(叶子),搞历史的人会寻求朝代痕迹(细节),诗人看到的是沧海桑田(整体),而消费主义者们看到的是朋友圈素材。

用控制论的话语来说,大脑的输入取决于“大脑已有的累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说的就是这个理。

在目标学习领域积累不够,那你学习时输入的多是无足轻重的噪音,就是通常说的“抓不住要点”,属无效输入,自然不会引起大脑内部系统的优化更新。

我们越是感觉需要“刻意”去学的知识,往往是大脑积累不够的领域。

那对于目标知识,如何甄别“大脑准备好了”?

这正是“没意识到在学习的学习”的高明之处,当大脑准备好时,它会激活你的欲望——你极欲获得某些问题的答案,因而主动、自发的闯入埋藏答案的新世界,探索其中。

实际上我们年幼时都频繁体验过。只是成年后渐渐淡忘了“需要一点付出”才能获得的求知乐趣。
简而言之,那些能够让你「内化」的有效学习,实际上非常主观,非常个人化,它只局限在有限的领域——当你接近这些领域时,会有种“答案近在眼前”,顿悟马上破蛹而出的兴奋感,类似解字谜、找规律,问题本身就是乐趣,诱惑着你,魂牵梦萦。
你需要一点耐心、专注才能激发“独属于你”的深度好奇心。这种探索,看似不像学习,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它既能优化大脑神经网络优化,又不会引起抵触反应。

随机、跨界的广义学习

GL Ventures

第三个思想,即「慢性病逻辑」的多因多果不可控,对应的学习思想是:随机、跨界、广义的学习。

大脑相当谨慎,它在骨子里就以「科学模型」认知新事物,即,不仅讲究实证,更讲究「多元实证」。如此,才会愿意接纳新知识、新观点。
比如,相亲对象的父母、三姑六婆、兄弟姐妹,都说这姑娘靠谱,可信度如何?不高。因为这些人都是姑娘家的人,“信源”雷同。但如果恰好你同事、你校友,或者小区门卫也认识这姑娘,评价都很好,那可信度就高了。
再以“大陆漂移说”为例。
作为一个潜在推翻当时地理科学的理论,最初的提出者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从生物考古学、古气象学等维度提出证据,为当时的主流科学界所反对。直到30年后,陆续从地震地质学、古地磁研究、天体物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获得依据,科学界才重新接纳了新大陆漂移说。
这就是“多元化信源”的强大说服力,一个“信源”有可能会出错,但如果是多个不同维度的“信源”,同时出错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你想要实质改变大脑,那么得用多元证据说服它。
哪里来的多元?学识别仅限于单一专业,视野要宽广。
所以,如果想要取得「实质进步」,切忌只盯着眼前那一亩三分的狭隘专业,而应该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
你擅长数理逻辑语言,那么也该了解艺术人文语言,反之亦然。
理由很简单,宽泛多元的“信源”,往往能起到“交叉验证”的效果,这能有力“说服固执的大脑”,让它乐于接受改变,积极拥抱正向的变化。

总结下「慢性病学习思想」:

1. 慢才是快——「理解」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2. 没意识到在学习的学习——给思维多点留白,让求知欲引导你
3. 跨界、随机、广义的学习——多元交叉验证,辅助大脑吸纳新知
有效学习的实质是「改变」。哲学家托马斯·布朗(Thomas Browne)曾诗意的描述,“活着这一长期的习惯使我们不愿死亡”。
每当你抱怨学习容易但进步很难时,千万别忘了,这是大脑对你的本能保护。
设想下,如果改变很容易发生,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你性情每天在变,价值观每天在变,记忆渐渐变得不牢靠,生命中任何亲密的关系将不复存在,直至分不清想象与真实……
对「改变」保持敬畏,对「进步」保持平常心。
一旦失去平常心,开始激进,幻想着超越生物规则时,也就无法体悟「慢性病思想」的益处了。

本文转载自少加点班,不代表官方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