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红率、强周期火爆PK价值投资惨跌:一个暴涨一个暴跌背后就是炒股的精髓!

一、炒股就是诱导别人的思维交出钱袋子

      很多时候炒股其实就是低买高卖的生意。

      都知道独角兽基金,当年发行的时候响声冬天,号称能配售打新。结果配售打新的基金两年多收益才12%多。两年多时间光银行利息就达到6%,打新配售才赚6%。这两年行情真的不错,赚6%确实不高。有没有想过万一当年基金发售说能参与配售的宣传尺度大点呢?因为从十大持股看,只有2020年1月前该类基金参与到市场配售,邮储银行、中国广核和京沪高速发行都是2020年一月份,后面大盘股发行都没有拿到持仓,么有配售新股。

     这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国内炒股宣传是一回事,实际又是一回事很普遍。不要大惊小怪,宣传过大是炒股的精髓

     很多时候,市场宣传什么,人人都知道好的时候,有可能是过热的时候,当然也有可能是刚开始,这就看个人能力分辨了。

二、价值投资为什么在2020年7月就死了

      没有这样炒股的,把估值定义到80倍以上200倍都不嫌高,然后还在谈价值投资。

    昨天科创板50指数有些个股跌幅不小,科创板50指数前几大排名的,华熙生物跌7%、澜起科技跌5.75%,跌幅真的不小。

      感觉当前的价值投资类似2017年底的白马股概念,就是又拉一批人高位接盘。所以当时我说:2020年7月清仓式撤离,至今来看大战略上没有错误。

     估值太高,谁买谁知道!400元东西1000元买还美其名曰拿几年不会吃亏的,这几年时间成本能让货币贬值15%,账面亏损过程人还难受。有一种情况不会难受,因为就认定自己拿的是聚宝盆,但是1年、2年可能还能被洗脑的认定自己是对的,第三年账面还亏20%就肯定扛不住要割肉了。

    集采这么明显的利空,30元的大博医疗都不敢碰,谁知道对它影响有多大。100元价格1.4元业绩,难道不是高估吗?多少医药股要暴跌?谁知道集采走完流程后公司业绩下降多少?但是2020年7月多少医药股被人吹成神?

    自打医药股因为集采会受到重创后,加上医药股极高的估值,整个价值投资就会因此出现一半以上的根基动摇。因为医药股能占据价值投资的半壁江山,它的经营性现金增速是最稳妥最佳的,从里面最容易选到长牛股。

    是不是发现炒股其实一半带有忽悠性质?因为医药股都受集采影响出现巨大的基本面改变,其它行业也会有这种质地的波动。没有只涨不跌的公司,价值投资一样波动巨大,持仓一样考验人的灵魂。

     昨天有一只消费类新股上市,N仲景基本面不错,但是上市120元业绩1.25元,市盈率相当于100倍。看看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等等还是不错,但是100倍市盈率增速平均30%,我给估值只能给到50倍,也就是60元合适。2017—2019连续三年每股分红2元,60元股价每年分红率才1%,给60元都算高的

    为什么价值投资在2020年7月死了?因为估值太高,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是神仙,万一选错账面会轻而易举出现20%—40%的亏损,这个亏损幅度神都受不了!说价值投资在2020年7月死了,是因为自己把自己当普通人看,不信自己能做到高难度的动作。不要相信别人高高价位区说的地动山摇的好,要看到自己是真金白银在做一家极其傻逼的事

三、现在大背景是中国经济复苏

 曾经我是芯片股最大的粉丝,满仓持有几年,但是2020年6月底后我就说芯片股不腰斩看都不看。心在看来不少芯片股腰斩,但这还是开始,只能说芯片股跌幅快跌结束,但是慢跌几年才开始,跌幅达到整个跌幅的一半左右。

    未来芯片股太多,良莠不齐,谁敢说自己押宝的一定是高增长的?我只做大背景存在,自己是猪都能被吹起来的过程。作为一头猪笨的只好做大背景,没有背景的时候想做会掉下来。价值投资背景被高估值掐死,芯片股被高股价掐死,当前市场最大的背景就是中国经济复苏。

   可惜一犹豫下手慢了点,中国经济复苏的有色、煤炭和化工都暴涨了。煤炭涨幅不会很大,毕竟煤炭价格难以大涨,有色基本到位,毕竟也不可能大涨。唯独化工是这次行情走势最强劲,也许明年一季度还是热点。

    大家自己去分析个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然后精准计算各产品公司业绩。因为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化工股高增长利好一定会出现,到时候被中国经济复苏的故事忽悠进来的人又很多,那时候股价高追的人又吃亏。

   其实又在重复价值投资、芯片股的老故事,低位没人知道高位人人都知道好猛追

四、指数没有可能大涨

     最近化工股要消停,市场就是银行股在推指数。

    银行股高分红率的能避险,因为年底了,避险资金会越来越多。

     当前指数级别大涨几乎没有可能,一旦冲击前高,资金就跟不上。市场外围确实有不少资金进场,但是无法推动整个盘面上涨,耗损资金太大。也许货币政策不收紧,2021年股指真能在3000点上方不停扑腾,这谁知道呢?

   总之,千万别当牛市,别在看指数,市场资金现在淘金中国经济复苏,这次回调后中国经济复苏的概念也许还会有第二波。不过数量会少很多,需要业绩确实大增的公司才有可能出现第二波上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