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论》
张良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于是逃跑去到江苏北部的下邳藏匿下来。一次,他出城,到桥上游玩,一个老头过来,故意把鞋脱了,扔到桥下,然后让张良给捡上来,再给自己穿上,张良一开始有些怒,但是看他老,忍住了,就照办了。老头就笑了,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过五天早上你来这儿。”言下之意,来这儿我教你。结果五天后张良来了,老头因为他来的晚了点,就怒而走掉,说过五天再见。如是者三,最后终于把一本《太公兵法》的书授给张良了。
苏轼对张良发了议论,却不怎么对。他的文章翻译如下:
留侯论 (苏轼)
张良在那个桥上得到那个老人给他一本书(太公兵法),这个事情很怪,世人都不懂,以为那老人是鬼。这是过分了。其实那老人的意思并不在书。当时,秦朝持法甚急,其锋不可犯,其势不可乘,而张良忍不住自己的忿忿之心,就用匹夫之力(找了个大力士一起去伏击,用铁锤投掷出游的秦始皇),逞能于一次投掷之间。这个时候,张良没有死,那也离丢命差不多了。(结果没投准,张良变更姓名,转而藏匿到下邳城。)张良以盖世之才,不去做伊尹、姜太公之谋,而去做荆轲、聂政这样的刺客,因为侥幸才没有死,这是下邳城外桥上的那个老人所深为惋惜的啊。所以他就故意倨傲地摧折之。他能有所忍,然后才可以做大事。所以老头说:“孺子可教也。”
有报仇的志向,但是不能居人下,这就是匹夫之刚。这个老人啊,认为张良有才但是度量不足,所以就深折他的少年刚锐之气, 使他能忍小愤怒而就大谋。为什么是这么说呢?俩人都不认识,猝然在野外相遇,而命对方给自己干奴仆才干的事,然而张良能油然而不怪,这固然是秦始皇也不能惊的了他,项羽也不能激怒他的了。
我看那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胜,项羽之所以败,也是在于能忍不能忍。项羽不能忍,百战百胜,于是轻用其锋。而刘邦忍着,保全着自己的锋锐而等着项羽疲敝了,这是张良教给他啊的。当时韩信破了齐国,要自己当王,刘邦发怒。由此观之,这犹然是有刚强不能忍之气。当时要不是张良当场劝他忍着接受韩信的要求,谁能保全的了刘邦啊。(这段文章,是为了议论忍是有用的。)
司马迁猜测张良应该是魁伟奇伟男子,后来看了他的庙像才发现他是貌如妇女女子,不与其志气相称。唉呀,这其实才是张良应有的样子啊(意思是张良能忍,像女子)。
译后附言:
苏轼遂把史书里两件事情,硬联系在一起,构成逻辑。《史记》中先记述了张良刺杀秦始皇,未能成功,反倒弄得自己逃亡去了下邳。随即,又记述了张良在下邳遇到这个怪老头的事。于是,苏东坡就把这俩事给联系起来了,他说:张良投击刺杀秦始皇,是张良有刚锐之气,这是不好的,所以呢,后来在下邳的时候,那老头在桥上见他,就是想折辱他让他改掉这一点。因为改掉了,所以就授给了他书。
不过这里就有个疑问,张良变更姓名,藏匿在下邳,连秦始皇都找不着他,这老头怎么知道这个桥上的人就是当初行刺的,需要折辱他励志训练一下呢。苏东坡讥笑世人说那老头是鬼,说世人都不懂,现在,他反倒论证出了这老头是鬼。哈哈。
不是鬼,怎么知道这桥上人是张良呢。
老头看他给自己穿鞋了,于是就说了“孺子可教”一话。随后,按苏东坡的意思,老头就授给了张良书。但实际《史记》记载的不完全是这样。按《史记》记载,老头对张良说“孺子可教”后,又约张良过五天一早在这儿等我。结果张良去了,但是老头还是借口张良来得不够早,约张良再来,直到第三次来,方才授给张良书。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按苏东坡的意思,这都是老头在折辱张良的锐气,帮着张良提高修养,然后好授书给他。
其实我觉得非也,老头主要在于判断张良是否能忍。老头给张良的书是《太公兵法》,这书是道家一派的,主要是隐忍以柔克刚的路子,所以老头找自己的传人,得是个能忍的人,这样的基本禀性,才合适学习这个学派。
老头的一番表现,不过是测试张良是个什么禀性的人,最后发现他是个能忍的人,符合本学派宗旨,于是传给他书。
苏东坡却硬去联系前面刺杀的事,牵强地挂在一起瞎理解,说目的是挫他的刚强之气,这样好给他授书。吾不知其可。
所谓调教一说,根本不能成立,当时老头叫张良给取鞋和穿鞋,张良就乖乖地干了。这怎么是调教呢。老头约五天后见,张良当时是跪下来答应的,这又怎么是调教呢——这也调教得太快了吧。所谓调教,应该是老头叫张良给穿鞋,张良不肯,于是老头制了张良一顿,张良吃了苦头,方才学乖了。但是,这里根本没有这个过程。
其实,从前张良刺杀秦始皇不果,被秦始皇满天下追,这个“挫张良之锐气”的调教,岂不已经相当强了,比起脱鞋捡鞋的调教,厉害百倍。要说调教,那秦始皇也早把张良调教好了,还需要他这个没用的脱鞋来调教。
如果老头这么做是出于调教张良,那他随后就不会说:“孺子可教也。”而是当说:“孺子乃可教也。”或者“孺子若此,乃可教也。”
苏轼为了文章吸引人眼球,素来好故意立惊人之论,实在不能自圆其说。
其实,张良搞伏击投掷,也是需要一些阴谋的。第一,需要事先知道秦始皇的动向,那就要买通打点秦始皇身边的人。第二,在此之前,张良变卖家产,以求刺客,又带着自家的三百僮仆,这些都需要秘密行事,在失败之后,能成功逃脱,并且在下邳隐藏。总之,是要密谋的,而且是长期的,是在韩国灭亡后十年左右才行动。说这就是个匹夫之刚,严重需要练忍,否则没法开创大事,不亦过乎。
其实,正是因为张良长期处心积虑,在社会上行动历练,或者他本身就是个能隐忍有谋的人,所以,当他见到这个奇怪的老头,无缘无故耍弄自己,他还是能忍住,去给老头拣鞋和穿鞋。后面老头两次迟早,张良也都忍了。
张良确实貌如女子,所以他才是个柔和能忍的人,但这不是经过老头子“脱鞋疗法”调教后的,而是本就如此。
至于苏东坡最后说刘邦的胜是因为能忍,项羽的败是因为不能忍,这也不是刘项成败的主要原因。关于刘项成败的主要原因,到底如何,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说了,但主要并非在于谁能忍,谁不能忍。章邯跟项羽之间有杀叔父之仇,但是项羽把章邯拜为雍王,这一点上,项羽是能忍的。刘邦在函谷关堵塞项羽的军队,项羽说要进攻刘邦这个竖子,但是别人(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