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杜镇杰老师《赵氏孤儿》 有感!

所有戏剧最重要的就是conflict(戏剧冲突),而最吸引目光的就是climax(高潮):这出戏的climax是错落有致,大的小的起起落落,节奏把握得让看戏的人始终有一根弦绷在心里;尤其是赵氏孤儿这出戏,可以说每一场基本上都是大高潮,大高潮里面又有小高潮,比如盘门一场,杜老师的程婴从一开始的胆怯慌张到最后的坦然到凛然,观众心里的弦从这一场开始一点点随着婴儿的一声声啼哭被绷得越来越紧;而到“瞒不住了”,剧情被推进到高潮时,反而坦然放松,又被韩厥的舍身为义所感动。再比如打婴一场,物理对抗转变成为报仇大义而言归于好,使观众对程婴的忍辱负重,魏绛的忠直正义有了更深的感受。

从conflict戏剧冲突的角度讲,细微处最见演员功力,尤其是internal conflict(内部冲突)——内心到意志,比如在最后,程婴看长大的赵孤的那个殷切,期盼,还包含了十五年来苟且偷生,忍辱负重的目光:一个眼神,故事和冲突全在里面了。对比后面返场武家坡看王宝钏的眼神则是写满了宠溺和调笑,其实行头没有改换,只在神态变化,人物性格和背后的故事就全部和盘托出了。

在戏剧冲突这一点上,这出戏最大的冲突就是“以命换命”这一主题,我看戏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同样是“以命换命”,在《金陵十三钗》里面,贝尔会想,人们不是生来平等吗,为什么我们要用女人去换女孩?只是因为他们未来不会有女孩们那样的成就,她们出身贫寒、命运悲苦,她们就是肮脏下等的吗?

而在《赵氏孤儿》里,选择不再是perspective and objective(冷静客观),而可以说是totallybiased(完全偏见)一个是自己亲生儿子,一个是赵氏被灭满门,庄姬临死托付的遗孤。没人能对血肉之亲客观冷静,有偏见的选择更加动人。

两条生命从根本上差距更小:他们没有过去的人生,他们从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角度来说是完全可以相互替换的;只是从附加意义上,一个是国仇家恨的托付;一个是血肉之亲难以取舍。中国人相比虔诚迷信上帝的外国人来说,往往更看重物质相比于精神;但是在多年根深蒂固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大时代里的普通人也能做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无私抉择。生命生来平等,但是生命的附加价值让生命变得不同。京剧的大内核其实还是教人向善:我们的国家没有遍地的教堂,没有周末组织的唱诗班,没有教徒自发走街串巷的宣传;传统儒家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其实就在京剧的唱念做打里,在每一个相传已久的传说故事里,在日常使用的成语俗话里。中国人很少大张旗鼓地追求仪式感,而中国人的美好品德,是渗透在每日每年我们看得到,挂在嘴边的一切事物里面,这就是我们伟大而务实的同胞们。

最后感叹一下杜老师的临场反应能力:最后王宁摔下去之后头掭了,乐队明显都愣了,一边过门一边不知所措:而杜叔这边特别自然地给王宁往回勒,但是从观众角度看就是老父亲体贴儿子晕倒给孩子擦汗,过渡得也十分自然。不过王宁站起来之后有几个大动作,自己不能伸手扶,但是明显看着就是又要掭了,杜老师眼疾手快用右手给他摁着,从剧情上也说得通:老中医关切刚刚晕倒的病人,恰到好处的处理方式反应了演员多年的舞台经验,临危不惧,可以把失误变成看点。

梅琜卿 2020.11.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