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2号卫星云图
编者按
(3月23日),是第60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气象观测的记录。随着气象观测手段“段位”越来越高,天气预报也从早先被人们屡屡吐糟到如今的“越来越精准”,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源于——
气象卫星
它从地球上空
对地球及其大气层
进行气象观测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
54所与风云气象卫星
那些“风云激荡”的故事
正文开始前,先来一段“废话”
前尘往事之“小白”科普0 1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FY-2)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由两颗试验卫星和四颗业务卫星组成。
它在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定位于东经105度,其位置决定了它是整个地球观测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获得的观测资料对国际的气象界乃至地球科学界都是一个贡献。在世界气象组织的空间计划中,风云二号卫星被列为骨干业务卫星,承担为全球天气和气候观测的义务。
0 2
风云四号卫星(FY-4)是我国第二代地球静止轨道定量遥感气象卫星。
它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配置有912个光谱探测通道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可在垂直方向上对大气结构实现高精度定量探测,这是欧美第三代静止轨道单颗气象卫星不具备的。
2017年2月27日,风云四号获取了世界上第一幅静止轨道地球大气高光谱图,同时获取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卫星云图和闪电分布图。它的启用,福泽中国也福泽周边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都因为风云四号卫星数据的共享,从而实现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
那么,54所与风云二号和四号卫星,
产生了怎样的交集?
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别急,
听小微慢慢道来
风云共,故事出
气象卫星的精密轨道确定和高精度轨道预报是调整卫星姿态、获取高精度定量观测数据和图像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正是因为有了针对三万八千公里高的卫星精度为米的高精度测量系统,才使风云二号和四号卫星实现米量级的天气预报成为可能。
不错!负责研制和建设这套
风云卫星多站测距和精密定轨系统的
正是54所航天专业部的技术大拿们
不仅如此,
作为系统集成单位,
他们还为风云四号卫星
量身定制了
地面应用系统
54所与风云气象卫星的故事
从此而出
那些不解的缘分
从未因为时间而淡去
百转千回,只为你更好
风云二号和四号卫星都是静止高轨道卫星,同时,要实现24小时、365天对卫星测距,为提高定轨精度,就需要大三角布局三站或多站测距系统,通过多站的测距结果对卫星定轨。简言之,一个卫星需要配一套多站测距系统。
由于静止轨道卫星定轨精度中测距精度的影响占90%以上,所以提高测距精度就是多站测距系统的首要任务。
54所技术人员,百转千回
为了让风云卫星
更好地履行观天象使命
从风云二号到四号
应用新技术
取得了3个不得不说的新突破
01
他们最新研制的风云四号测距系统,采用双频测距实时修正电离层延时……(此处省略高深的技术描述一千字),新技术的应用将气象卫星的定轨精度由风云2号的近百米提高到风云四号的12米。
02
风云四号卫星每天需要进行轨道调整,因此用户要求在轨道调整后,系统立即对卫星进行10分钟测距并即刻输出定轨结果,定轨精度优于60米。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么高的定轨精度,难度是相当大的。54所技术人员,反复设计试验,最终将该精度控制在40米到55米之间。随着观测时间的增加,定轨精度逐步稳定在12米以内。
03
风云四号卫星多站测距和精密定轨系统利用扩频码实现地面站与卫星的精确测距,同时又利用信息码和卫星转发器实现各地面站之间的信息互通,省去了气象站再建卫通站的惯例,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卫星多站测距和精密定轨系统。
百转千回的努力,
总是值得的
天道酬勤
而君子以诚立身
54所为风云二号研制的系统
最早的一套设备
已连续工作15年
为风云四号研制的系统
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已历3年有余
从未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气象探测
用户代表赞美说:
电子行业国家队就是不一样!
项目有开篇,总有终结
而故事,是无限延绵的
只因那些无悔的日月里
曾经付出的
一片丹心,无限努力
……
千山万水,此情可共
风云四号卫星多站测距和精密定轨系统共有一个中心站和4个外地站,中心站建在北京。
而外站,它们之间距离越远,对卫星的测距定轨就越准确。
为了最好的定轨精度
4个外站
从南到北,从西到东
分别建在东北的佳木斯
西边的乌鲁木齐
南边的广州,以及
西南边陲腾冲
为了赶在卫星发射前夕建好地面站,54所的技术人员冒着零下30°C的风雪奋战在佳木斯和乌鲁木齐的高山上,野外的刺骨寒风也让电缆变得坚硬而脆弱,稍不留神就可能断掉。为了同老天抢时间,他们总是趁着中午的暖阳“高光时刻”,放弃热腾腾的午饭,抓紧时间将电缆敷设好。
“五十四所人能吃苦,
五十四所人技术精”
这是用户对54所技术人员的赞誉,
也是对54所的肯定。
而现场技术人员
也没有辜负这种赞誉,
所有技术指标、测试验收
均一次通过,
交付的技术文档,
让很少接触电子工程的
气象站工作人员
直夸清晰可懂,
赞不绝口。
前尘往事,皆已成过往
而他们,还在
下一个工程项目的路上
继续前行
不改初心
END
(感谢航天专业部陈建民、王彬提供的大量资料)
执行主编/龚敏康 责编/庄芳 校对/李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