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再谈“剑术与剑”

文/子非鱼

曾经渴望能拥有一把宝剑,以为有了宝剑就能天下无敌。谁知,有了宝剑之后,却发现有人可以拈叶为剑......

晚清,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的中国大门,士大夫们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帝国,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之下不堪一击。

一次次的败北让一些帝国菁英们逐渐意识到,必须改革以应对西方的入侵。他们认为,大清之所以有军事上的失败,是因为大清的军队用弓箭长矛,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于是他们寻求改变,大批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武器、战舰,甚至军事人才。

这是晚清尝试“改革”的第一个层次*:技术改革。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他们的观点虽不尽相同,但主流思想是一致的:以夷制夷,洋为中用,在不改变现有体制的前提下,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当然,这些技术包括武器,生产设备,管理方法等。

结果呢?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进北京;

1883年,中法战争;

1894年,中日战争

...这些战争,大清一次没赢。

尤其中日战争,当时中国引进西方技术已有数十年,北洋舰队在国际上赫赫有名,国际舆论一致认为中国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中日战争的失败,让更多的菁英认识到,只引进西方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只能从根本上做出改变。

于是开启了晚清改革的第二个层次:体制的改革。第二层次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词同,孙中山等。

他们的观点也是完全不同,康梁要立宪制,孙中山要走向共和,但其主流思想是一致的:要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只靠一些技术层面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体制入手。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才能使国家走向富强。

结果,不用说了。

*这里用”层次“而不用”阶段“,是因为阶段有明确的先后顺序,而层次没有,层次仅为说明高低之分。

且技术的引进和体制改革的倡议,在晚清确实没有明显的时间分割线,很长时间内他们是并存的。

无独有偶的是,改革开放之初,国企没有活力、生产效率低下,和西方的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人认为只要引进了外国先进的生产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掀起了一阵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的狂潮。

结果数十亿花出去了,却改变不了国企的现状。直到有人逐渐认识到,国企改革的根本是产权的改革,也就是体制改革。

剑术与剑,有宝剑,无剑术,宝剑只能束之高阁。有剑术,无需宝剑,也可 拈叶为剑。


上一篇:我是地主,没有很多地的那种

推荐:剑术与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