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到底有多厉害?如果刘邦不杀他,他会不会造反?

作者  看鉴君|
TA说
发布:2019-12-06 17:07:22    更新:2019-12-06 17:07:22
韩信为何最终不得善终,与他的天纵之才也不无关系。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坐稳了帝位的汉高祖,不再需要能征善战的将军,只需要俯首帖耳的能臣。韩信越是能打,刘邦越是担心。从齐王到楚王,再到淮阴侯,最终沦为阶下囚,旷世奇才韩信最终难逃命运的羁绊,无奈地留下一个悲惨落寞的身影。

天纵奇才的韩信为什么最终会落得一个项羽般的下场?他的真实水平到底怎样?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是汉朝最杰出的战将。但两千多年来,对韩信的真正成就一直有人非议。持批评态度的人,往往揪住韩信窝囊地死于吕后之手,指责韩信徒有虚名,说他只不过恰好碰上天下大乱,侥幸在卓越领导者的麾下成就了事业。

韩信之死

那么韩信的真实水平如何呢?既然评价的是一位战将,那么必须从他的军事能力着眼。

首先,韩信有着超乎时代的战略头脑

刘邦被项羽赶入汉中后,汉军不少将领感到东归无望,很多人丧失了斗志,甚至半路而逃。

善战者不善谋局,善谋者短于临阵,大多数都有这种缺点。文臣萧何、陈平,武将周勃、灌婴、樊哙等,并没有哪个人提出战略层面的设想。唯独韩信纵观天下大势,提出了抢占关中、消灭故秦三王的战略计划。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事实上东出陈仓故道、进占关中的计划,从后人角度看一点并不复杂,诸臣之所以没有提出来,主要原因在于:精于军事者在政治上丧了气,有政治头脑者又全无军事经验。只有韩信综合两方面之长,为刘邦划出了清晰的进取方向。

后世把韩信白起并称为“韩白”,那么“韩白”有高下之分吗?个人以为还是有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战略规划远比冲锋陷阵重要。方向决定了胜利与否。白起的百战百胜,大多是在秦朝君臣商定大战略后具体负责执行。战必胜攻必取固然体现了很好的战术才能,但他并没有系统提出灭赵的战略,与朝廷意见相左后直接撂挑子不干,这就是差距所在。

其次,韩信有鬼魅般灵活的战术

韩信在战场上的对手,先后有章邯、陈余、田荣、龙且、项羽等人。在他担任统帅的绝大多数战斗中,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没一个能打的,还有谁?!

井陉之战是硬碰硬的决战,赵军二十万对汉军数万,从大势上看是“十则围之”,韩信基本没有优势可言。但他硬是从看似死棋的危局之中,通过战术变化和大胆的指挥,把敌我形势逆转过来。

韩信探知陈余不愿抄后路的心理,敢于孤注一掷悬军入敌境,这是其一胜;敢于打破“背水而战”的忌讳,大胆地把部队置于绝地,这是其二胜;又敢把处于数量劣势的兵力一分为二,采取拔其根本的战术,当场打崩赵军士气,这是其三胜。

寻常将帅,能使出来一招,就已经很了不起,韩信能连续叠加运用多种战术变化,真是神机天纵。

最后,韩信还是个治军的全才

韩信不仅会打仗,更会练兵。

刘邦曾经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自负地说“多多益善”。这句话稍显狂妄,但确实是韩信练兵能力的真实写照。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汉军除刘邦的主力军外,尚有韩信、彭越、刘贾等多路方面军,各路兵马都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但唯独韩信的实力扩充壮大,成为足可匹敌汉军主力的方面军。

特别是灭赵之后,刘邦把韩信部主力军抽走大半,但韩信仍能以残阵为基干,短时间内重组大军。后来攻灭齐国,战斗力完全不受影响。

要知道,扩建军队并不只是简单的抓壮丁,而是需要建立完整的征召体制、训练体系和临战训练模式,这样新召之兵迅速进阶为能战之兵。然而这还只是第一步。

新组建部队除了训练战斗技术,更重要的是积累经验、提高作战底气。古往今来,有多少军队,扩充时像吹气球一样快速膨胀,但往往因为没有经验和底气,一遇失利就全军崩溃。

你这么厉害,你妈知道吗?

然而韩信重组的军队,完全避免了这些灾难。打败齐军固然可以说是出敌不意,但潍水一战全歼楚军龙且部,完全是硬碰硬的主力对决。韩信实力之恐怖,在这场大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至于韩信为何最终不得善终,与他的天纵之才也不无关系。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坐稳了帝位的汉高祖,不再需要能征善战的将军,只需要俯首帖耳的能臣。

韩信越是能打,刘邦越是担心。从齐王到楚王,再到淮阴侯,最终沦为阶下囚,旷世奇才韩信最终难逃命运的羁绊,无奈地留下一个悲惨落寞的身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