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督导模式的补充与创新 ——以意象对话中的临床实践为例

意象对话(Imagery Communiation Psychotherapy),是由朱建军博士在20世纪90年代创立的心理疗法,在三十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着重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回归,正不断经历着全面的深化与完善。其中,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咨询师伦理与技能培训、咨询师资质考核与临床案例督导四个方面,始终被作为意象对话学术发展的四大支点。而此文将就其中一个支点——临床督导的议题,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析与总结。

一、什么是“督导”?

督导的意义是什么?

简要地说,“督导(Supervision)”是一种发生在两个心理临床从业者之间的专业关系。关系的要素有两方——一方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具备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另一方是为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提供与案例相关的专业支持的具备资质的“心理督导师”。

尽管不同流派的督导任务内容有所不同,但所有督导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临床工作有序进行。例如:经典精神分析的督导中,督导师的任务是“纯粹的教授”,内容是关于“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及治疗所需的正确分析技巧”;自我心理学的督导中,督导师的任务是“面对问题,解释、澄清和分析问题”,内容是关于“被督导者的阻抗或‘学习困难’以及‘有关学习而产生的各自问题’”;客体关系学派的督导中,督导师的任务是“容纳和分析诠释被督导者的焦虑”,内容是关于“被督导者被病人引发的焦虑以及整体治疗状况”;等等。

(《督导关系——一种当代心理动力学方法》,Mary Gail Frawley-O’Dea & Joan E. Sarnat 著,李芃、傅文青等译,P32)”

而在意象对话流派的临床督导实践中,督导师的核心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职业伦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督与指导(包括两难困境的风险评估等);2、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胜任力的提升(包括与案例有关的专业技能与咨询师个人心理素质的必要训练与指导);3、临床案例的相关评估、心理分析与操作建议(包括必要时的技术漏洞矫正等);4、督导关系(咨询师与督导师之间)的“共移情”及其与被督导案例的“同构性”分析。

二、传统的“督导模式”

及其主要演变(1-2-3)

最早的“督导”一词,是在1902年非正式地在精神分析领域中提出的,雏形是弗洛伊德在自家举办的周三团体讨论。

1、经典的权威式督导:

当时的督导,是由弗洛伊德作为掌握着绝对权威的督导者,把他的理论教授给被督导者。这与佛洛依德所倡导的经典精神分析工作模式异曲同工——“就好像病人对分析师的不认同被理解成阻抗一样,被督导者与督导者的分歧——不能接受或不愿意接受督导者的观点——都被理解成被督导者本身接受能力的局限。……督导者一直被看作是一个中立、客观的观察者,以这样中立的角度‘督导’被督导者和案例。”

(《督导关系——一种当代心理动力学方法》,Mary Gail Frawley-O’Dea & Joan E. Sarnat 著,李芃、傅文青等译,P17)

2、“二人模型”式督导:

1932年,费伦奇指出:“分析师也参与建构了病人的移情反应”,于是“二人模型”也随着对权威督导模式的质疑,进入了精神分析领域并影响了一部分精神分析师。(《督导关系——一种当代心理动力学方法》,Mary Gail Frawley-O’Dea & Joan E. Sarnat 著,李芃、傅文青等译,P18)” 1968年,费伦奇的学生巴林特进一步指出,精神分析督导也是一种由督导者和被督导者双方共同参与的关系。

(《督导关系——一种当代心理动力学方法》,Mary Gail Frawley-O’Dea & Joan E. Sarnat 著,李芃、傅文青等译,P21)。

3、三项督导模式:

在30年代末期,柏林精神分析学院的“三项督导模式”,最终被确立为标准的督导模式。它包括:精神分析课程、候选人的个人心理分析、与一个或多个资深分析师的分别督导。

(《督导关系——一种当代心理动力学方法》,Mary Gail Frawley-O’Dea & Joan E. Sarnat 著,李芃、傅文青等译,P22-23)

此后,三项督导模式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了当代心理动力学体系中的“传统督导模式”。

三、实践与思考:意象对话对传统“三项督导”督导模式的补充与创新

“三项督导”模式被提出后,受心理动力学影响的各个学派都不同程度对其进行了借鉴,并逐渐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补充或创新。当代的意象对话也不例外。经过三十年的反复实践,意象对话在原有三项督导基础上进行了补充(第2、3项)和创新(新增第4项),最终确立了“四项督导”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项、相关基本理论与技能的课程培训(沿用)

第二项、咨询师的个人分析(沿用)与小组成长(补充)

第三项、临床案例的个体督导(沿用)与团体督导(补充)

第四项、督导师的个人督导、朋辈团体督导与助教制度(创新)

四项督导模式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补充”和“创新”?

首先来看标准的三项督导模式。它包括:精神分析课程(或相关课程)、候选人的个人心理分析(候选人作为一对一个案的被分析者)、与一个或多个资深分析师的分别督导(咨询师与一位或多位督导师进行的一对一个案督导)。

在意象对话实践中,意象对话课程、一对一个人分析、一对一案例督导这三项也被相应地借鉴并沿用下来。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仅有这三项是不足以真正达成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胜任力的:

首先在大环境方面,相比于西方心理学超过百年几代精英的不断发展,中国心理学行业才刚刚站稳脚跟,到目前为止全国注册系统上的督导师也不过数以百计。意象对话更是白手起家,没有多少资深的“前辈们”可以作为“遗产”来瓜分。与此同时,一对一开小灶对有志于成为咨询师的候选人来说也是价格不菲,何况还是自费。因此,照搬西方心理学这个“富二代”的督导模式是不现实的。

既然僧多粥少,一对一开小灶又太贵,那么“大锅饭”也是一个不错的补充。正是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意象对话才坚持把“小组成长”和“团体督导”两部分加入在我们的督导模式中。实践已经证明,“小组成长”的确非常有效地补充了一对一个人分析的不足,而“团体督导”也非常有效地补充了候选人一对一个案督导的不足——这两项的补充,基于我们当代的国情条件,对于咨询师的职业素养提升来说是必要且行之有效的。

值得一提的是,意象对话还在以上基础上,创新性地采用了第四项,即,督导师的个人督导、朋辈团体督导与助教制度。这不仅与国情有关,更与意象对话的发展阶段有关。对意象对话来说,为了最大化地保证学派的专业胜任力和职业伦理,第一批被认证的督导师团队仅有8位成员。而他们中的多数已经分别创立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并已经在实践中收效甚显。然而,如何保证督导师自身的专业胜任力,并避免各自的闭门造车呢?意象对话提出,督导师们除了接受一对一的督导,还需要参加督导师团体的朋辈督导,以便互通有无、查缺补漏。此外,当一位督导师在进行团体督导的时候,意象对话还鼓励其他督导师一同出席做公益助教——这样,一方面督导师之间可以互相切磋、彼此督促,另一方面更使得被督导者和其他参与者能够有机会获得不同的专业信息,看到透过同一个案例的相关材料,从不同的视角完全可以深入挖掘到不同的“心理现实”,从而不再“迷信”某一个督导师的“正确”、把督导师当作“掌握唯一真理的权威”,切身领会到“现象学”与“复杂性系统”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重大价值,最终获得一种回归到“人性”本源的成长和领悟,由此充分开启被督导者自身的潜力和创造性。

summary

总结:意象对话所实践的“四项督导模式”,是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中国本土化的一个成功的尝试。这一模式以后也将在回归疗法、沙屉等心理咨询疗法或技术中被推广应用。

曹昱

黄金级意象对话心理师

常驻北京

国际候选心理分析师(IAAP Router);心理学博士、教育硕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中国社工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意象对话学部常务理事;回归疗法联合创始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意象对话公众号的观点或立场。)

图片 | 网络

编辑 | 高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