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按摩章门穴具有养肝护肝的功效,你知道它的准确位置在哪吗?

章门穴
  章门穴,经穴名,别名长苹,季肋,隶属于足厥阴肝经,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的功效,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章门穴名解】
  1.章门
  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
  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
  后章门名意与章门同,后是与脾经冲门穴的别称前章门相对而言的。
  2.足厥阴少阳之会
  本穴物质不光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还有胆经辄筋穴冷降而至的水湿之气,故为足厥阴少阳之会。
  【章门穴位置】
  1.标准定位
  章门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章门穴图片

  2.取穴方法
  侧卧举臂,从腋前线的肋弓软骨缘下向前触摸第11肋骨游离端,在其下缘处。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当肘尖止处是该穴。
  3.穴位解剖
  章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肤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分布。
  以上诸肌均由第五至十二对胸神经前支和髂腹下社经、髂腹股沟神经支配。穴位下腹腔内相对应器官为升结肠、小肠(右)、降结肠(左)。
  【章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章门穴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的功效,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章门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按摩或者艾灸章门穴可有效缓解急性腰扭伤,或者腰肌劳损,出现腰部疼痛,腰部不能活动等症状。
  可以调节五脏间协调,一舒肝健脾、二防治妇科病、三有减肥的功效,敲打这个穴位把肝气郁结疏散掉了,把脾的功能增强了。
  章门掌管消化器官的疾病,因此对于胃痛、胃下垂、消化不良、肝脏、脾脏疾病有改善作用。此外,对于黄疸、呕吐、水肿、小便困难、背部僵硬、水肿等也有调理作用。

章门穴图片

  【章门穴主治疾病】
  章门穴主治脾胃、肝肾等疾患:如口干、食噎、呕吐、饮食不化、脘腹胀满、癖块积聚、肠鸣泄泻、久痢不止、大便秘结、羸瘦、疝气、血尿、白浊、腰痛、中风、胸胁支满、惊风、咳嗽、喘息、四肢懈惰、黄疸、脾痈等。
  现代又多用章门穴治疗肝脾大、肝炎、肠炎、消化不良、肠寄生虫、高血压、膈肌痉挛、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腹膜炎、肠疝痛、膀胱炎、肾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泄泻,肝炎黄疸,肝脾肿大,小儿疳积。
  其他疾病:高血压,胸胁痛,腹膜炎,烦热气短,胸闷肢倦,腰脊酸痛。
  【章门穴的按摩方法】
  1.按摩
  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2.针刺
  斜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肝、脾脏。
  3.艾灸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章门穴图片

  【按摩章门穴的好处】
  1.疏肝理气
  期门穴是肝脏的募穴(脏器之气汇集的穴位),章门穴是脾脏的募穴,在经络上非常重要。按摩这二个穴位可以强健脏器。
  按摩时,手放在穴位上,吸气,用手指缓缓按摩穴位,按摩10秒后吐气,吐气时放手,吸气时再刺激穴道,反复吸、吐的动作,并配合手的动作收放。
  2.章门穴疼痛怎么办?
  按摩一下章门穴,它是太阴脾经的幕穴看,是不是消化有问题。另外如果有疼痛,主要考虑为炎症或劳累过度引起的,可以去神经内科检查一下,现在可以吃一点止疼药物的,如英太青,要注意休息,不可以过于劳累。
  【章门穴穴位配伍】
  章门穴配足三里穴、梁门穴,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腹胀。
  章门穴配内关穴、阳陵泉穴,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章门穴配足三里穴、太白穴,有健脾和胃止呕的作用,主治呕吐。
  章门穴配足三里穴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
  章门穴配天枢穴、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
  章门穴配肾俞穴、肝俞穴、水道穴、京门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阳谷穴、气海穴治肝硬化腹水、肾炎。

编辑:栀子  核对:百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