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或将嗅到能源危机,中国继高铁后,另外一张国家名片或将出世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日前援引科学家们的分析评估,目前全球的煤炭储量将在200年后用完,石油将在2050年前终结,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已经摆在我们眼前。

能源是人类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的主线,中国传说中燧人氏钻木取火,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下神火,都在说明人类一直以来对光明和能源的探索,能源更是一个国家经济未来的体现,此刻,就当全球OPEC 产油国还在为原油供应量和产量喋喋不休争论之际,世界已经处于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迭代的交汇期。

而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将目光再次投向中国,无论是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和发现,还是新能源的探寻和开发,中国无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创下了多个绿色能源之最,中国勤劳智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实现了众多领域的突破和创新,并确保这些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比如,可燃冰就被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更是人类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所以谁先掌握可燃冰,谁就将在未来获取最大的增长动力。

消息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掌握可燃冰试采核心技术的国家,并将要正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开采,目前,蓝鲸1号已经在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完成首次可燃冰开采,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两项世界纪录,这也意味着中国已提前占据了该能源技术高地。值得一提的是,美日德韩印等多国也制订了可燃冰勘探计划,但目前,拥有先进技术的美国、日本、德国却一直没有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进行全面开采。

与此同时进行的是,中国还计划将在3.6万公里外的太空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根据计划,将在2030年开始建设兆瓦级空间太阳能试验电站,据悉,该项目已在重庆启动建设,这意味着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家,对此,外媒评论称,中国将新能源和太空技术的科研努力推向新高度,这也是能吸引世界目光的原因所在。

我们注意到,这只是中国太空计划的一部分,新消息显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核动力飞船将定期往返于行星际空间,在遥远行星和小行星上的采矿地之间运送工人,而下一个目标将是火星。

同时,中国对太阳能、风能、电池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应用也非常广泛,不仅于此,中国预计还将在几十年内建成世界上首座用于发电的稳定燃烧人造太阳项目托卡马克装置,给人类带来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而就在这个时候,媒体又传来重大的利好消息。

据俄卫星通讯社一周前报道称,被称作中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造太阳项目托卡马克装置已经在成都正式建成放电,等离子体温度达到1.5亿摄氏度,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将进一步加快人类探索未来能源的步伐。

据人造太阳项目装置总工程师宋云涛介绍,人造太阳没有链反应或放射性废物不受控制的问题,甚至海水也可用作燃料,一升海水所提取的聚变燃料相当于350 升石油所产生的能量,所以,仅从这点上说,热核反应堆能产生人类用不完的大量能量,这也是这项新能源技术能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原因所在。同时,中国核能工程建设安装方面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认为,人造太阳将是世界能源史上继煤炭和原油被开采使用之后的又一次能源变革。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代人所面临的重大投资机会之一,并将成为继高铁,大飞机、华龙一号后,又将出世的一张国家经济名片。

我们在不同场合提及,如果评选现在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海外的国家经济名片,无疑就有中国高铁,而中国高铁也被外媒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树立了国际高铁运营的新标杆。而高铁之所以能成为国家名片,在于它的民用性,是与消费者生活出行密切相关的高科技产品,上到国家元首下到城市打工者都能真真切切地享受到它带来的福利。

按照《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的分析,新一轮全球经济浪潮是以新技术驱动的新消费经济,必须通过以新能源、新通信和新交通物流技术为推动力的经济变革,实现突破性增长。里夫金认为,在这一轮浪潮中,中国在新交通、新经济和新能源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当全球市场还在近日为原油、煤炭和能源争论之际,中国已经创下了多个绿色能源之最。

另一面,在传统能源领域,在中国的石油开采技术提升下,新的油气资源也在不断增加,比如,借助新技术,新疆油田稠油产量也突破亿吨,而优质的环烷基稠油更是被誉为石油中的稀土,是国家经济和重大工程建设的战略性原材料,分析认为,以上这些可能是人类能源史上继煤炭和原油被开采使用之后的又一次能源变革。

以上这些都让美国、日本等国的传统能源工业嗅到了新能源危机,而这些无疑正在为中国经济打造新的战略能源储备增长奠定了硬基础,并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用油气成本和绿色经济发展都具有意义。

对此,国际能源署表示,到2030年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核能国家,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1年全球能源回顾》报告,中国在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取得成功,这对于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至关重要。(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