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的杨振宁,和他干的好事

馆馆人文史记 
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
作者: 布呐呐
前不久,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迎来了他的百岁华诞。
很多人评价:
杨老是在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之一。
其实,他的人生故事比我们想象中还要瞩目和传奇。
1
佛洛依德说,
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到他的一生。
杨振宁的童年,
是一段美好幸福的回忆。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
父亲杨武之是清华大学的数学系教授,
也是最早将西方数学引入到中国的先驱者之一。
陈省身,华罗庚都出自他的门下。
华罗庚曾写道:
“古人云,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叔,我之鲍叔乃杨师也。”
杨师就是杨武之。
杨振宁出生仅10个月时候,
父亲便去美国留学。
此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五年后,
父亲杨武之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 
并被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杨振宁便随父母搬进了清华园。
小时候,
杨振宁有个外号叫“杨大头”。
因为他额头比较大,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天庭饱满,
一定是个聪明孩子。
小小年纪,
杨振宁就展现出了自己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天赋。
家里有很多英文和德文数学书,
他都经常会拿来翻看。
有一天,
杨振宁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名为《神秘宇宙》的书,
他被书中的内容吸引。
回家竟对父母说,
“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父亲虽然把这句话当作是孩童的狂语,
但他坚信杨振宁气宇不凡,必成大器。
于是,在一张照片背后,
父亲写下:“振宁似有异禀,吾欲字其伯瓌”的字句。
在杨振宁的童年时代,
中国正经历内忧外患。
但是在清华园里,
杨振宁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八年童年时光。
对于那段生活,他曾眷恋地回忆道——
“清华园里每一棵树我都爬过,

清华园里每一棵草我都曾研究过。

能在一个学术环境浓厚的氛围中成长,

是我一生中第一个极大的幸运。”

2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当时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所中国顶级大学,
被迫南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
这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
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据统计,培养出8位两弹一星元勋、
2位诺贝尔奖得主、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00多位人文大师和170多位两院院士。
那一年,杨武之也举家迁到了昆明,
16岁的时候,
杨振宁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
也是那年招收的年龄最小的学生。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教员,
他在这个学校里,
一待就是7年。
回忆起那段岁月,
杨振宁说终身难忘。
“那时,正处在民族危亡、
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特殊历史时期,
生活艰难,日本飞机还不停地疯狂轰炸昆明城。”
有一次,日本飞机轰炸昆明,
杨振宁的家被炸毁,
他拿了把铁锹,翻挖半天,
才从废墟里找到已经被压得变形的书籍。
他抱着那些书,如获至宝。
当时杨振宁和同学都有同样的一种思维,
那就是对中华民族强烈的拯救意识,
他们希望能通过知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
3
杨振宁曾对学生有这样一段寄语:
“有人找到了正确方向,
有人却走进了穷途末路,
费了很多时间得不出结果。
所以,我给研究生一句话,
要清楚方向,选对方向!”
这番话,
是他求学教训的总结。
在科研的道路上,
他曾经因为选错方向,
过了一段痛苦且焦虑的日子。
1945年8月28号,
杨振宁远赴美国芝加哥求学。
一开始,他想做物理实验,
因为他觉得实验技能可以对他将来回国更有帮助。
虽然他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储备,
但是做实验对他来说却困难重重。
当时同学之间流传着一句玩笑话:
哪里炸得乒乓响,哪里准有杨在场。
那时,氢弹之父泰勒建议杨振宁专心做理论物理研究,
并愿意当他的导师。
从此,杨振宁便走上了理论物理之路。
从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以后,
杨振宁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是世界著名的数理胜地,
集中着当时世界上最知名的学者。
在那里,
杨振宁和仰慕已久的爱因斯坦成为了同事。
爱因斯坦在读过杨振宁的一篇统计力学的文章后,
还约杨振宁一起交流。
每当回想起这段往事,
杨振宁都觉得引以为豪。

但,也有遗憾,

就是没能和爱因斯坦留下一张合照。

4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那段日子,
杨振宁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理论物理研究上。
1957年,
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
这个定律打破了几十年宇称是守恒的绝对定律,
在物理学界引起巨大轰动。
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这样一个影响如此巨大的理论,
从提出到获奖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
在诺贝尔奖颁奖史上更是绝无仅有。
此消息传到中国以后,
国内报纸立即进行报道。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周培源和钱三强
代表中国物理学会给他们两人发去贺电。
有业内人士说,
很难想象,假如没有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工作,
今天的理论物理会是什么样子。
面对外界的种种赞誉,
杨振宁说:
“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
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5
除了诺贝尔奖,
杨振宁还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成就。
比如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杨-巴克斯特方程等。
其中,套用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获得诺贝尔奖的就有五位。
除此之外,
杨振宁还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
粒子物理、场论这4个领域内作出了巨大贡献。
有一张合照,
最能直接反映杨振宁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
在国际物理会议后的集体合影中,
他被大家一致推举站在C位,
而之前站在这个位置的人是爱因斯坦。
“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说过:
“如果不是诺奖规定每个人只能在同一领域内获一次的话,
那么杨振宁应该再获一次诺贝尔奖。”
曾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教授曾评价道:
“中国人在国际科学上建立不朽之功绩者,
乃杨振宁始。”
美国权威物理学界对他的评价是,
“杨振宁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
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富兰克林奖章给他颁奖词写道:
他的贡献,已经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成就比肩,
必将给未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自然》杂志曾评选人类千年最伟大的二十位物理家,
里面有我们在教科书中熟悉的牛顿,
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等物理学巨人,
而杨振宁是其中唯一在世的物理学家,
也是唯一一位中国科学家。
可以说,
杨振宁对基础物理学的贡献,
足以载入人类文明史册。
6
1971年,
杨振宁乘坐法航飞机回到了离别26年的祖国。
为了回国,
他冒着很大风险,历经很多阻挠。
因为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了一个命令,
凡是中国血统,
并且在美国取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人,
不准许回国。
回国后,
接待人员让杨振宁列出一份想要见面的人员名单,
他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邓稼先。
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安徽老乡,
他们在清华园里长大,
是中学同学,
又是西南联大的同学,
还一起到美国留学。
两人是同学、朋友、更是挚友。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有美国媒体报道,
有一位美籍物理学家帮中国制造了原子弹。
见到邓稼先后,杨振宁向他求证:
“原子弹是不是中国人自己造的,
有没有外国人的帮助?”
杨振宁迫切想知道一个答案,
因为在他成长的岁月里,
中国由于没有先进武器。
一直被西方欺负,
所以杨振宁希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是自己做出来的,
他不想中国人再受制于人,受尽百般屈辱。
第二天,
杨振宁收到了邓稼先送来的一封信,
信里说原子弹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
那一瞬间,杨振宁热泪盈眶,
他感受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人站起来了,
再也不会被欺负了。
回到美国后,
杨振宁在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表演讲,
在演讲结尾,
杨振宁将此行所见到的巨大变化,
归结为两个字精神。
他说中国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
把中国的面貌全变了,
他为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
7
每饭勿忘亲爱永,
有生应感国恩宏。
这是父亲在1957年,
送给他的一句话,
从此也成为他一生的激励。
自1971年首次访问新中国以来,
杨振宁几乎每年都要回国一到两次,
把世界先进科研成果,引入到国内。
1977年,
杨振宁担任全美华人协会首任会长。
他自费8000美元在《纽约时报》上刊登整版——《致美国卡特总统公开信》
敦促两国建交,要求美国政府放弃孤立中国的政策。
他还特意在这封公开信的旁边加了8个字,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细数这几十年,
杨振宁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太多贡献。
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筹到巨额科研经费,
无偿协助建设实验室几十座。
在清华大学工作二十多年,
他个人陆续捐钱600万美金,
还把自己在美国的房产也卖了。
以清华名义发表SCI论文几十篇,
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水平。
策划和资助了CEEC计划(中国学者访问项目),
推荐1200余名年轻学者出国培训,
为中国至少培养了10个以上的中科院院士和5个大学校长。
不断说服世界顶尖科学家来中国发展,
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姚期智,
他是图灵奖唯一的华人获奖者,
他创办的大名鼎鼎的「姚班」,
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计算机科学的顶尖人才。
……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教授曾说,
“在国外 ,
我们讲到杨振宁以及他的成就的时候 ,
心里都很骄傲。
同时由于他的成就太大 ,
对我们这一辈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
压力在于我们要接近他的水平 ,
甚至只是做出像他所做的一小部分都是做不到的……”
8
杨振宁百岁生日那天,
他拄着拐杖,身型佝偻,四肢枯瘦,
举着话筒的手一直颤抖。
这样的场景,
让人心里发酸。
多希望时间可以慢一点,
不要让他再变老了。
2007年,
杨振宁在自传集《曙光集》的前言中写道:
“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个长夜。
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
我今年85岁,看不到天大亮了……”
那时候,
他以为天大亮恐怕要再过30年,
担心自己没有机会看到了。
但没想到,短短10年间,
国内和世界都发生了惊人变化,
曙光已转为晨曦。
2018年,他给新书取名为《晨曦集》。
杨振宁很喜欢“晨曦集”这个名字,
因为它寄托了自己一生的期望。
他曾经还表达了一个心愿:
希望到100岁的时候就再出一本《天大亮集》。
在最近的记者采访中,
他说,“我想今天应该可以说'我已经看见天亮’。”
记得杨振宁说过一段话:
“我的一生可以算做一个圆,
从一个地方开始,
走了很远的地方,现在又回来了。”
细数过往,他的人生已经足够传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