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和人口不好吗?周天子为什么要把这些给别人,实行分封制?

原创鄂G游天下2020-11-13 20:46:13

前言

长达数百年的春秋战国,周天子形同虚设,各诸侯国之间争战不休,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周朝实行的分封制。那么,周朝为何要实行分封制?任何事情的发生,必然会有相应的背景;任何制度的出台,必然会有相应的目的。

周朝当时属于新兴政权,面对的形势极其复杂,有来自外部的因素,也有来自内部的因素,如果处理不好,周朝堪忧,所以周朝必须出台一些好的政策来应对,分封制只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政策之一。周朝统治者的原意是通过分封制"解决一些问题,达到一些效果",至于后面春秋战国的事情,他们当真是难以预见。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形势图

一、 分封制的背景

1、 力有未逮

倘若不是商纣王处置失当,周武王其实是很难成功灭商的。商朝享国五百余年,所积累的实力实非周武王可比。周武王继位之后,大力搞建设,用了九年的时间做准备,方才迈出灭商的脚步,在孟津搞了一场"孟津之誓"。当时参加的大小诸侯有八百之多,气势直冲云霄,周武王的本意是通过此次行动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发展成果,试探一下商纣王的反应,顺便看看有没有可趁之机。

然而他在了解到商朝有了准备之后,觉得己方胜算不大,只好率军回返。直到两年后,商朝朝中生乱,主力军队又滞留在东南与东夷作战时,周武王才觉得有了胜算,他召集参与"孟津之誓"的各路诸侯,一起直扑空虚的朝歌。纣王措手不及之下,商朝宣告灭亡。

牧野之战前的形势图

周武王不仅灭了商朝,还趁势灭了很多亲附商朝的方国,导致黄河中下游一带出现很多的权力真空地带,再加上商朝的残余势力依然不小,周朝的安危实难保障。周王室毕竟是起家于商朝的边陲之地,陡然间拥有了比商朝还要大的疆域,相应的军队、官员都显得力有未逮。

据史料所载,西周的军队主要由两支,分别是驻防在镐京的"西六师"和朝歌的"殷八师"(后来换防至洛邑,又称"成周八师"),每师约三千余人,加起来也就四万两千余人,而商朝进攻东夷的主力军就超过了十万之数。再加上当时社会生产力较低、交通条件较差,仅靠周王室自身的力量,要想有效管理一个比商朝更大的疆域,没有好的制度,很难!

商朝疆域图

2、 宗法制的发展

夏启继承禹之位,建立夏朝,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朝虽有兄终弟及,但更多的还是父子相传,这种传承制度奠定了宗法制的基础。夏朝中康失国时,少康借助宗亲之力复国,随后分封了曾经帮助他的宗亲为诸侯,这些诸侯在分享君主给予的统治权时,还担起了为君主效力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模式实则就是宗法传承制度的发展,君主在继承父辈的特权地位后,还需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将部分权力分配给宗族中的其他成员。不仅君主,其他的奴隶主们也会在宗族内部按照血缘关系进行权力与财产的分配,并明确各宗族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周朝疆域

商朝建立之后,因为常常出现弟继兄位,所以有人认为宗法制和商朝没什么关系。实则不然,首先,兄弟之间的传承也是在宗族内部传承;其次,就算是兄终弟及,商朝也讲究一个兄在,弟不得立,这依然在血缘基础上建立的秩序;最后,商朝也是在发展的,到了后期,商朝的宗族组织体系已经很完善,有直系、旁系之分,有嫡子继位、庶子分封。

周朝的前身,周部族原本是商朝的一个方国,内部的传承秩序同样是依托于血缘关系的亲疏,文王继承的是他父亲季历之位,武王继承的是文王之位。与此同时,武王灭商的核心力量来自于宗族,故而,他在灭商之后是有必要将部分权力分给宗族成员,比如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等都是在他手上被分封的。

周文王画像

二、 分封制的目的

1、 奖赏军功,屏藩王室

周灭商,本就是以弱胜强,若非有各路诸侯、宗族兄弟和一众文武大臣相助,实难成功。那么周朝建立后,对于这些周朝的开国功臣将予以什么样的回报呢?纵观历史,胜利者因为蛋糕没分好而沦为失败者的例子比比皆是。

付出和回报如果不成正比,那些开国功臣必然心生不满,对于新生的周朝来说,将会是莫大的危机。现在很多人常常有一种"送礼难"的感觉,送礼不就是送出礼物吗?这有何难?然而"送礼"需和"收礼"匹配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那么难点就来了,"礼"如果不是别人想要的"礼",别人就很难"收礼"。

姜子牙辅助周武王灭商

道理是一样的,周天子需要弄清楚功臣们内心里真实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方能避免和功臣们产生矛盾。众所周知,西周是奴隶社会,那么对于奴隶主们而言,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无疑是土地和人口。金钱赏赐只是一时的财富,而土地和人口却是取之不尽的财富。尤其是当初参与"孟津之誓"的那些诸侯,他们本来就是一方之主,如果只是用金钱来打发他们,他们能背弃殷商而盟周,难道就不能再次背周吗?

另外,周朝初建,府库又能有多少财富?而土地就不一样了,不说已经征服的土地,还有很多夹杂其中的大量未征服的土地,都是可以用来作为赏赐的。故而,周武王选择了"裂土分封",不仅可以让受封之人感恩戴德,还可以让他们成为周王室的屏障,继续征服那些未征服的地区。

周公旦劳苦功高

2、 巩固政权,强化王权

商朝虽灭,但是遗民众多,而且这些遗民对于周朝的认同感并不强烈。对于周朝初期的统治者来说,天下是打下来了,但是要想民心向周,实在是任重而道远,总不能像打天下一般靠武力吧。周武王当真是高明,他采用了以殷治殷的方式,分封以纣王之子盘庚为代表的商王室后裔为诸侯。

如此,商朝遗民们短时间内就不会因为对周王室的不信任而生乱,只要再做一些布置,待时间一长,遗民们的那颗向商之心自然会淡化,后世一般称这种方式为"温水煮青蛙"。

西周初期的分封示意图

周朝在还是周部族的时候就颇为重视民心,和商朝的"崇神"不同,周部族"崇人",这也是周能取代商的一大原因。正因为有这种思想基础,周朝初期的统治者深知天下能否安定,皆系于"人",而"人"的核心就是"人心"。那么"人心"又是什么?"人心"就是"人"对周朝的认可之"心"。既然纣王无道、无德,那么周王室就必须要有"道"、有"德",如此才能得到"人心"。

在当时的条件下,信息传递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周天子要想尽快让天下人感受到周王室的"道"和"德",就只能走捷径,比如将神农氏、黄帝、尧帝、舜帝等这些上古明君的后裔分封为诸侯,既能够向天下人展示出周王室治理天下的"道",也能让天下人感受到周王室的"德"。

诸侯国的“拓荒”能力

结语

周朝后来确实因为分封制而导致了天下混乱,但是分封制确实为周朝贡献良多,比如让周文化的辐射范围更广阔,让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更有力度(相对商朝的方国分封制而言)等。历史上像分封制这种先利后弊的例子很多,比如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府兵制、均田制等等。

究其原因,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后,制度未变,而时势却不断在发生改变,再好的制度,一旦不合时宜,也会弊端突显。总的来说,周朝推行分封制是顺势而为,只不过后面形势有变,分封制却难以改变,方才让分封制为后世所诟病。

参考文献:

《史记》

《左传》

《礼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