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方”!驱邪 活血,善治全身痛,适合久病之人

​中国人祖传“止痛方”!驱邪+活血,善治全身痛,适合久病之人,请你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说,文老师,你的专栏真好,把中医学里头的宝贝,一桩桩、一件件都展示了出来。

是啊,中医学里的宝贝,太多了。作为国之瑰宝,它们应该让普罗大众所知晓。

不为别的,最起码,可以振奋国人的文化自信。

更何况,广泛而深厚的民意基础,是中医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在,我想给你展示的这件宝贝,是中国人祖传的“止痛方”。

闲言少叙,先来听我给你讲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性,姓武,医案记载是70岁。

这个人,从四年前开始,左下肢的后外侧,就出现了持续性疼痛。针灸、西药等,此人都尝试过,效果一般。

不过,说实话,那种疼,当时还可以忍受。

后来,大概在半年前,此人疼痛加剧了。沿着坐骨神经位置,此人出现了放射性针刺样疼痛。那种感觉,真是“万箭刺腿”啊。他白天不敢下地,晚上也睡不好觉。

怎么办?大家一致商议决定,看中医,喝汤药。

刻诊,见患者脉象弦细,苔薄白,舌质暗红。

了解到过往的病史和治疗史以后,医家当时给开了一张方子。我先写出来,然后给你仔细讲解。

但见——

秦艽15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五灵脂15克,香附15克,牛膝10克,地龙12克,当归12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元胡20克,伸筋草30克,木瓜20克,桑枝30克,荜茇3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7剂以后,疼痛大大减轻。晚上可以安然入睡,白天能缓缓地下床走动。

再用14剂以后,疼痛麻木完全消失,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此后,又用14剂,以巩固疗效。

半年后随访,患者未曾复发。

这张案例,就收载于1988年的《中医杂志》

好了,医案故事,我们先放在这里。现在,我转而给你讲一番中医道理。这个道理,你懂了,上面的医案和医方,你就都懂了。

中医里头有一句话,叫做久痛入络。

啥意思啊?就是说,一个人身上的疼痛,别管最初是怎么引起的,只要存在的时间一长,就肯定会引起淤血,导致脉络阻滞。

说白了,就是久痛,必有淤血。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久”,到底指多久呢?这要因人而异了。有的人,一两年,有的人,三五年。

上面医案里这个患者,从最初左腿疼痛到寻求中医治疗,已经历时四年半了。这么长的时间,完全可以发展为“久痛入络”的局面。

比如说吧,他的舌头,色暗红。这就是血在脉道里运行不畅的表现。脉细,也说明血液在脉道里运行得不好,涓涓细流,是容易产生瘀滞的。

另外,这个人后来的腿疼,有什么特点?是针刺样的疼痛。这种刺痛,也说明有淤血。

所以说,此人的舌脉、全身症候等信息,都在告诉我们,他疼痛日久,已经产生淤血了。

因此,别管人家最初产生疼痛,是由于什么,就现在而言,首要任务是去淤血。

好,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秦艽15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五灵脂15克,香附15克,牛膝10克,地龙12克,当归12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元胡20克,伸筋草30克,木瓜20克,桑枝30克,荜茇30克。

你别看这里的药味不少,其实,它很好理解。

川芎、桃仁、红花、当归,以及乳香、没药、五灵脂,这些药材都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其中,后三味药在活血的同时,有杰出的定痛功效。总之,活血化瘀这个事儿,是此方重点要做的。

接下来的这些药,就更容易理解了。秦艽、羌活、独活、伸筋草、桑枝,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元胡和香附,善于理气止痛。牛膝和地龙通经,荜茇散寒。

如此一来,患者风寒湿邪得到驱散,经络得到疏通,淤血得到化散,他的毛病自然也就好转了。

好了。现在,要说重点了。上头这个方子,你把独活、元胡、伸筋草、木瓜、桑枝、荜茇和乳香去掉,就是我想要告诉你的,中国人祖传的止痛药——身痛逐淤汤。

身痛逐淤汤,源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这张方子的标配,你记好了,就是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和红花各3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

它能干啥呢?既能驱散风寒湿邪,还能活血化瘀。也就是说,一个人外感风寒湿邪以后,日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以至于久痛入络,形成淤血刺痛,可以用此方应对。上面医案里的方药,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加减而已。

请注意,此方和一般的祛风除湿止痛之剂不同。它的特点,在于化瘀血。化瘀为主,驱风寒湿邪为辅。患者的疼痛感,以刺痛为主。一般来说,它应对的是身体局部疼痛发病时间较长的人。

可以说,这张身痛逐淤汤,是中国人祖传的止痛方。肩膀、胳膊、腰腿等处的疼痛,都适合。从诞生之日起,它不知道帮助了多少人。当然,使用前提,就是辨证属久痛入络、淤血阻滞。如果压根没有淤血什么事儿,那就别用。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

其实,身体肢体疼痛,这是人们到了一定年龄后,都要面对的问题。我通过此文,想要告诉你,中医是有很多办法来解决的。而且,这些办法,很人性化,侧重点不同,各具风采。比如这个身痛逐淤汤,紧紧抓住久痛入络这一点,所以问世以来一直受临床家们的青睐。作为患者的我们,应该树立起信心。

文中配伍,比较典型,有借鉴的意义。不过非专业的读者朋友,务必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这里有大量的驱邪和活血之品。血虚失养引起的筋骨疼痛,湿热蕴结引起的疼痛(比如痛风等),是不可以用的。面对方药,我们要谨慎,不能盲目尝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