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乡村记忆——木匠
乡村记忆——木匠
文/游传化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木匠已是个陌生的名词了,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农村,木匠却十分吃香,而且倍受人们尊敬。因为当时日常生活所用的桌椅板凳、睡床衣柜、案板风箱,还有农业生产用的犁耧锄把、马车平车,以及建造房屋的房梁木架、门窗木棒,甚至人死后用的棺材,等等,处处都离不开木匠,木匠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血脉里。因此木匠在农村和铁匠、石匠、茅匠、泥瓦匠、篾匠等并称为手艺人。
木匠也称木工,是民间传统的手工制作者,他们主要工具有:锛、凿、斧、锯、尺、钻和墨斗等,这些工具都装在一个长方形、带有梁子的木箱里,这个木箱称为工具篮,木匠出门干活时一般挎着或由徒弟挑着。
木匠分为祖传和师传两种。祖传,因为世代是木工,行规和手艺自家传授。师传就是要拜师学艺,遵循一定程序和行规,学艺前要举行拜师仪式,先烧香放炮祭拜鲁班祖师爷,然后向师傅行磕头改口礼,再由介绍人和同行们作证摆上拜师席,献上拜师帖。徒弟进门后,先从粗活杂活做起,担水,扫地,拉大锯,识尺码,磨刨刀,锉锯齿,再到抡斧头,开木料,推刨子,凿眼,接榫,一样样地学,一件件地做,不得有半点松懈。
木工具体操作主要是锯、砍、刨、凿四个方面技能。锯就是下料,截段的长度要比做出来的成品稍长些,这是木匠们的原则,因为长一点有加工的余地,所谓长木匠,短铁匠就是这个道理。砍,就是用斧头将木头尽量砍削成接近所做成品的模样,然后再进行刨光、凿榫眼、做榫头,最后整体安装。徒弟学艺时,师傅大都会让他独立制作一张小板凳。因为板凳虽小,但要将其制作得像模像样并不容易,起码需要粗通锯、砍、刨、凿四大技术要领。因为小板凳和方凳不同,四腿二枨的大小,叉开角度,需要凳面上四个斜榫眼凿得十分精确,才能保证其对称、匀称、美观,稍有差错就会不协调。
徒弟不仅要一点点学手艺,还要跟师傅虚心学做人做事的礼节。因为木匠吃的是百家饭,所以讲究也很多,例如,坐席要坐下位,吃饭不多言,师傅不动筷徒弟不能先吃,吃菜不可满盘子夹菜,眼睛不可直视女人等。行话道“三年满,四年圆,离开师傅去挣钱”。一般经过三年的学习锻炼就可以出师了。出师时师傅要给徒弟置办一套“锛、凿、斧、锯”等工具。当然徒弟也不能忘了恩师的栽培,逢年过年都要买些礼物来看望。假如师傅去世,徒弟也要和孝子一样披麻戴孝领棺下地。
农村木匠大多走村串户进行加工。每年秋收后直到第二年午收前是木匠们最繁忙的时间。其中多半是被人家请去做嫁妆。因为过去街上没有专业的家具店,也没有电锯、电刨等机器。所有嫁妆全靠木匠一锯一斧手工制作。农村女儿出嫁是件大事,嫁妆反映娘家实力,家主都很重视。主人一般都是先准备好木料,然后把木匠请到家里来做,木匠吃住在家里,一干就是十天半个月,有的甚至一两个月,主家每天都是好酒好菜地招待,不敢怠慢。当然木匠们干活也格外认真细致。嫁妆做好后,主人还要拿足工钱和烟酒之类的东西酬谢木匠。
建房也是木匠大显身手的时候。农村建房,除了房屋的门窗需要木匠制作外,杈房梁也需要木匠来做。过去房屋多半是土坯墙,在泥瓦匠们垒第二层土坯墙的同时,木匠们就开始忙乎杈房梁和顺棒了。杈梁一般在新房附近的树底下进行。三五个木匠们各执工具,耳朵上夹着个铅笔头。有说有笑的操作着,他们有的弹线,有的锯,有的砍,有的刨经过他们的辛勤努力,一架三角人字大梁不久就巍然立起。
上梁是木匠们最风光的时候。上梁是技术性很强的活。木匠师傅把房梁用绳子系好,爬上砌好的墙顶,就吩咐下面的人将绳头扔给他们。木匠在上面用力拉,下面的人往上擎。擎到手够不着时,就用叉子继续往上擎。房梁上好后,梁的正中用红纸或红布写上吉联“上梁大吉,吉星高照”高悬耀目,煞是喜庆。这时,木匠将一串鞭炮系在房梁上点燃,"劈劈叭叭"地响声,引来一群大人小孩来看抢滾梁馍和喜糖。
此外做寿棺也是木匠要做一件大活,木匠会被主人请到家里。寿棺即棺材,一般木匠不愿意在自己家里做。做棺材不是一个人的活,一般需要三、四个木匠共同合作完成。木匠会根据主人要的标准什么“二四”、“三五”、“六六”(一般都是指棺材板的厚度)来开工。棺材的长度过去都是老木尺四尺二寸长,这个主人一般没具体要求。木匠们各执家伙"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如果遇到主家病重的急用棺材,他们会连夜加工出来。当然这里也有讲究,主人要给什么开锯礼、翻盒(棺材)礼等喜钱或香烟作为酬谢。
随着市场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了九十年代,现代化木器厂渐次出现,款式新颖漂亮的广式家具迅速占领了市场。同时起脊房屋已改成宽敞明亮的楼房,门窗也逐渐被塑钢和铝合金所替代。木匠失去用武之地。他们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大部分改行搞装修和铝合金安装。于是木匠和那“哧啦哧啦”锯下的雪花般木屑、伴随着“拉大锯扯大锯,姥娘家里唱大戏……”的童谣,以及“呲呼呲呼”刨下的圈圈薄薄的刨花,永远成为那个年代的记忆了!
(本文作者游传化(尤传化),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国红杏诗社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谣)申报人、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灵璧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审核小组顾问、政协灵璧县第十届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