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享的对话

编辑:筱燕

设计:小小

期数:第613篇

心之力 | 爱语言 | 爱沟通 | 正念力 | 悟书会
关于对话和沟通,我认为这是一种平等的权利,是自由的一部分,也是建立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建立一种平等沟通的氛围却是不容易的。

首先说明一点,我在这里谈到的对话和沟通仅限于个体的人际关系,不涉及国家外交层面的对话和沟通。

在我看来,平等对话的前提是关系的平等,什么是关系的平等呢?

就是你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尊重对方的生命。

佛教讲:众生平等。

按照与时俱进的说法,在社会这个系统中,每个人的角色不同,职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是平等的。

然而,在消灭差异化的思维中,当你占据生命的主角时,你会有种错觉,会区分哪些是值得的交往的,哪些人是不值得交往的,哪些人是配尊重的,哪些人是不配尊重的等等,当你完成这样的区分和归类后,平等就离你越来越远了。

你会为哪些“门当户对”的人建立高品质的通道,对于不是一个层面的人你连话都懒得说,因为你知道TA的层面和低层逻辑是什么。

假如你看过《天道》这部电视剧,里面的有这样一个场景,丁元英在一个早餐摊前吃完早餐,店家忘了他付过钱了,再次问他要了一次钱,他一愣,然后也不屑置气去讲理,直接再付一遍钱走人,因为他的思维已经推演出结果是什么样,再去争执和沟通没有必要了。

这就像成语“疑人偷斧”里的人,一旦怀疑你是偷斧头的人,无论你偷与否,他都认为你就像偷斧头的人,这是明显的投射不对等的关系。

所以,关系的不平等是很难有真正的协作与对话的。

在特定的文化中,你能不能和某人说上话,似乎都显示出你的地位和份量,同时也表示你的话语权是不是很有价值。

所以,这个话语权的背后又牵扯出身份和地位,身份和地位的悬殊,又给对话不平等增加了砝码。

为什么现在亲子沟通成了父母的难题,就是因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的。

“你是我生的,还翻了天不成!”

“你是我儿子,我不了解你,谁了解你!”

“孩子的事情我做主了”

父母代替孩子的话语权,父母代替孩子做决定,甚至剥夺孩子的体验感,都是不平等关系的体现。

你可能会说,孩子本来就小,不可能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平等”不是“平衡”,平等的心理基础是“公平感”。

其实,只要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尊重孩子的自主权就是在建立关系的平等性,就是尊重生命的主体性。

所以,如何在人际关系能达到协作、分享、对话的自体沟通状态,这才是关键

而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就是倡导可分享的对话,通过协作的姿态,互相邀请进行生命语言的交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