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重在十四气
智者知养生也,养生在十四气。慎言语以养神气,忌狂喜以养心气,戒私心以养胆气,善制怒以养肝气,少忧思以养脾气,食清淡以养胃气,常咽津以养肾气,深呼吸以养肺气,多运动以养骨气,广交友以养人气,好读书以养灵气,足睡眠以养元气,祛惰性以养志气,畅情志以养正气。
一、慎言语以养神气
说话谨慎,少说话,多做事,以静养神,则心神安宁。无论男女老幼,絮絮叨叨、漫天胡扯,讲话不谨慎,一番大话、假话、废话,易于伤神散气。且言多必失,祸从口出,闲言杂语,是非恩怨,容易让人分心,消耗心神,影响身心健康。所以《易经》告诫,君子以慎言语。寡言静养,人的神气才充足,精神稳定。
二、忌狂喜以养心气
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称为“七情”,它们直接连着内脏的气机。喜的情绪影响心脏气的变化,过喜伤心,即过分喜悦,会促使心气聚然上冲,原本沟通的心肾之气一下子分离开来,使之失去平衡而引发心脏病。
三、戒私心以养胆气
人的胆气大小往往与公心多少相联系。一事当前,公心在先,多想集体和别人,其胆气自然会壮。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这种不怕鬼、不信邪的胆气,来源于无私心。反之,私心过重,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就没了底气,少了胆气,亏了大气。特别是那些干了坏事的人,不可能有豪壮的胆气和平静的心态,总是提心吊胆。
四、善制怒以养肝气
怒伤肝,盛怒之下,肝气上冲。患有肝病的人,大多是易于发怒而又不能自我调解的人。因此,养肝气的重要一环就是善于制怒,增强对情绪的调解能力和自控能力,保持中和之气。
五、少忧思以养脾气
脾主思,忧思伤脾。过分忧思者,往往胡思乱想,久而久之,思则气结,食欲不振,神经衰弱,导致疾病。人虽不能杜绝忧思,但可以减少或化解,使自己的头脑尽量专一、简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少狭隘,多宽容。
六、食清淡以养胃气
经常食用大鱼大肉或过于油腻的食物,就会增加胃的负担,降低胃的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各种胃病。食物清淡,低盐、低糖、低脂,素食为主,素荤搭配,粗细搭配,多吃果蔬和新鲜食物,保持合理膳食、平衡饮食,杜绝暴饮暴食,才能养护胃气。
七、常咽津以养肾气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充足,人的生命力旺盛,就能延年益寿。道家的“练津生精、练精化气”是养护肾气的一个好方法。练津,就是用舌抵上腭刺激内分泌神经群,也可以用叩齿和舌头绞动上下内外牙齿牙龈的方法,激发口腔的津液分泌,待津液涌满口腔时,分三次咽至下丹田(三次的线路为:左线、右线、中线),照此长期咽津,肾气自然充足。
八、深呼吸以养肺气
古人养生要求是做到“三调”:即调神、调形、调息。调息,讲的是呼吸,要求呼吸深细匀长。养生的呼吸方法很多,如鼻吸鼻呼、鼻吸口呼、口吸鼻呼、喉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顺呼吸、逆呼吸等。这些,可锻炼肺活量,增强肺功能,使体内能补充更多的氧气和其它能量。深呼吸是调息的前提,“细、匀、长”是深呼吸的保证。
九、多运动以养骨气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多了,可以保持肢体关节的灵活度。人体大小关节灵活,才能使体内各条气路上的大小隘口畅通,从而使骨骼摄取内外营养(包括钙质、胶质等)的功能大大加强。一个骨气充足通畅的人,不会出现骨质疏松、关节强直、骨质变形等症状。
十、广交友以养人气
人的生命活动既不能脱离自然,也不能脱离社会。养生保健不能自我封闭,要通过广交朋友,建立起开放式的、和谐的生活空间和广泛的人际关系,以强化人的群体效应,即强化人气。人气旺,事业兴,利养生,身心自然健康。
十一、好读书以养灵气
聪明在于勤奋,智慧在于积累,灵气来自于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脑元体里储存的知识信息越多,激发启动灵感的能量就越大,因而灵感显现的机率也就越高。有了灵气,就有了智慧,不仅事业会获得成功,而且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去养护自己的生命。
十二、足睡眠以养元气
人的生长衰亡都是由于元气的变化所决定的。元气充足,生命力就旺盛;元气减少,生命力就衰弱;元气消失,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因此,养护保持元气对人至关重要,做到不浪费、不过度消耗,才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累了就要休息,不能经常熬夜。人减少散失元气的途径一般有:发生对心灵有震撼、对躯体有摧残的大事故;长期生活在精神受折磨的环境中;患了大病。这些情况,往往影响人的睡眠和休息,进而使元气大伤。
十三、祛惰性以养志气
惰性,是与生俱来的恶习。在惰性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人的志气就差。事业的成功,身体的保健,都离不开志气。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于家庭、社会、乃至自身的干扰,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每克服一项困难,都需要志气来保证。而立志气就必须祛除惰性。
十四、畅情志以养正气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谓正气,就是对病源微生物的抵抗力以及自身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邪,指的是各种致病因素。对疫病的预防,首要的是要增强人体的正气。人的正气主要由精气等物质构成。而精的生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靠饮食物化生成的气血来不断充养,均衡饮食,营养全面而丰富,则气血充足,气血充足则精力充沛;二是靠脏腑功能的正常,气血和顺,情志畅达,不正常的情志对气机有很大的影响,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机逆乱,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是自我宽慰、自得其乐;“淡”,是淡泊、无奢望、无妄;“虚无”,是心无挂碍,心灵和精神获得最大的自由。恬淡才能从容,虚心方可纳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