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就在这个当口,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赵州问南泉:

“什么是道?”

南泉:

“平常心是道。”

赵州: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

南泉:

“如果心中还存有什么趣向,就有了那边,

没有这边;就会顾了前面,忘了后面。

因此,所谓全面,被扭曲了的东西,

怎么会是圆融无碍的道呢?”

赵州:

“如果没有一个趣向,回顾茫茫,

我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

南泉:

“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

不知是无记。若欲真达到不疑之道,

你应当下体悟,道犹如太虚,

廓然荡豁,岂可强说是非耶?”

所谓‘知’,即思维,

道超越了思维,但并非没有意识。

所谓‘平常心是道’,

就是指这个活泼泼现成的真心。

佛家的清净自性也好,

儒家的心之本体或良知也好,

都是指回归心的本来面目,

即心体的纯粹意识状态。

这个清净自性的本体,

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最根本基点。

体认这个心体,

本来一切具足,本来清静自在,

从而达到圆融无碍、来去自由的精神境界。

有了这样的深切体认,

人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不为名利所动,

不为富贵贫贱所扰,不执著于悲喜烦忧,

才能真正拿得起、放得下,摆脱一切束缚。

《论自性》......悟真篇

自性本清净,

自性本自足。

自性不生灭,

自性合万物。

自性即道性,

自性即真如。

无喜亦无悲,

无相亦无物!

陈真人2014/5/11号下午,写于缘真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