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打秋风

打秋风,又名打秋丰,或打抽丰,意谓看到人家丰收了过去讨个零头,后来演变为假借各种名义向人索取财物之意。既然是各种名义,所以大凡能够打秋风的,多少总有些关系。首先是老乡,在中国的社会里,老乡是一种很奇妙的关系。虽然非亲非故,但天生的地缘上的亲近,却使得彼此似乎有着义不容辞的相互帮衬的义务,所以同乡之间,最适合打秋风。比如东晋大名士谢安,有个老乡宦途失意,落魄无聊,来拜访谢安。谢安一看就知其来意,所以二话不说,就问对方回去的路费有无着落。路费云云,当然也是委婉之词,其实就是找个名义,给对方些许资助。当然,从谢安的反应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一定有不少人向他打秋风。而且,我们也可以反推出,早在东晋之时,打秋风的风气,已经很兴盛了。结果是,这老乡抱怨岭南穷山恶水,做官数年,毫无油水可捞,只积攒了五万把蒲葵扇。谢安向他要了一把,平时有事没事就握着这把扇子。他是大名士,如此一握,京师立刻盛行起手握蒲扇之风,而其时又是秋天,市面上几乎没有卖扇子的店家,于是这老乡奇货可居,五万把蒲葵扇迅速脱手,很是赚了一把。

其次是秀才。所谓秀才人情半张纸,大家同读圣贤之书,同是舞文弄墨之辈,你飞黄腾达了,好意思不扶持扶持后进?这种风气,在唐代叫作干谒,或者又叫行卷,因为当时中进士全靠名声,很多举子就预先精心作好诗文,投给名公贵卿,若得赏识,为其扬名,往往就内定为进士。这种风气,在我们今天看来,无异于走后门、跑关系,可奇怪的是在当时却并不怎么受人诟病。不过举子之中,鱼龙混杂,也有一等秀才,才华平庸,却又热衷奔走于权门之间,名义上说是行卷,其实与打秋风无异。有一个李姓举子,不学无术,从市场上买了数卷诗文,投给当时的名诗人李播。不料无独有偶,这些诗文,正是李播当年用于行卷的。这真是假李鬼遇上了真李奎,若是一般人,早已面红耳赤,一溜烟跑个没影。怎奈这位老兄脸皮奇厚,硬是赖着不走。李播看他可怜,遂留他吃住。过了几日,必须得走了,李播送了他一些盘缠(打秋风成功!),这位老兄竟然请求将之前买来的诗文的著作权送给他,李播说那是我年轻时用来行卷的,现在已经步入仕途,那玩意确也没什么用处,要就拿去吧。举子略无愧色,直接收入囊中。李播顺便问他接下来要去何方,他回答说:要去江南拜访表丈卢某。这位举子的人品也真是差到暴表,他所说的卢某,恰恰是李播的表丈。这下尴尬到天上去了,但是这位老兄实在不是凡人,不但不惭愧,还近乎巧取豪夺地说:这样啊,那就请你将这位表丈一并送给我吧。说完扬长而去,留下目瞪口呆的李播,半天回不过神来。(见唐·刘肃《大唐新语》)

同样以打秋风著称的,还有南宋末年的江湖诗人。这是一批四处干谒权贵的落魄书生,精通星相算命,整一个走江湖的。而越是位高权重的官员,往往越信那一套,比如有一个叫宋自逊的江湖诗人,去拜访贾似道,交谈之下,大为投缘,结果获赠二十万,回老家盖了一套豪华别墅,着实衣锦还乡了一把。其他人看到打秋风这一行业大有前途,相率成风,甚至干脆将圣贤之书扔到一边,连科举也不去考了,专攻此道。这些人组成了一个打秋风集团,十百成群,天天聚集在一起,信口雌黄,议论人物,时不时凭空制造一些绯闻。许多士大夫怕惹上无端之祸,对他们竟是十分忌惮,一见此辈上门,赶紧隆重出迎,有的紧张之下,甚至穿反了鞋子(所谓倒屣相迎)——这哪是打秋风,简直是变相的敲竹竿了。

相比之下,我的做法就温和得太多了,我绝对不会像这些人那样巧取豪夺,或者甚至敲诈勒索,最多是在微信公众号“生意惨淡”而觉得百无聊赖之时,跑到高中的班群中去吆喝几下,或者抓几个比较熟悉的学生或朋友出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让他们给我打赏。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的脸皮很厚,出奇地厚。不过,最近从网络上得知,罗尔的老婆接受采访时声称,丈夫所写的那些关于女儿的悲情文章所得到的200多万的巨额打赏,是丈夫的稿费收入,并且理直气壮地说:“写文章赚稿费,没有什么不对的。”我于是不再惭愧,因为跟她比起来,我的脸皮,简直几乎没有丝毫厚度。

《儒林外史》第四回,知县汤奉心里念叨:“张世兄屡次来打秋风,甚是可厌。”我也知道打秋风容易惹人厌,不过仗着有一点交情,倒也并不自觉面目可憎。就像本文一开头所说的,大凡能够得上打秋风的,都是有一定关系的。

——没有关系,我会向你讨赏么?

作者简介: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复旦大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工作以来,时勤时堕。前年颇知发奋,先后著《论语择善》,编《四库全书总目选》,点校《宋史翼》。教研之余,颇事笔墨。然外表沉潜宁静,内心张狂躁动。近来性情一变,作别青灯,抛却古卷,转玩公众号,专以文艺创作为事。露才扬己,任取笑于通人;掀天揭地,是快意于吾心。管他儒林文苑,过我诗酒生活。近作一诗,颇示己志,录之于下,以飨知者。诗曰:

也曾静默慕沉潜,

少年头角时峥嵘。

板凳难坐十年冷,

初心不使一尘蒙。

可能骏马作喑马?

到底书生是狂生。

文章著成宣天下,

记取莆阳吴伯雄。

(0)

相关推荐

  • 文史知识 | 陶易:唐代举子打秋风

    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记载,夏侯孜考进士多年未中第,其仆人李敬跟着他历尽艰辛.有人劝李敬说:"当今北面官人,入则内贵,出则使臣,到所在打风打雨,你何不从之?而孜孜事一个穷措大(贫 ...

  • 意识流手记·脸皮

    近来感到自己脸皮越来越厚. 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只是说,真实地从生理上感受到自己的脸皮越来越厚了.--硬梆梆的,干巴巴的:靠使劲张嘴,打开牙关,把脸皮撑一撑,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晚上也不想洗脸. 但 ...

  • 蹭饭的日子|往事

    (9月24日,到同乡老大哥处打秋风,打秋风的形式与感受与早年大不一样了,但情意依然是乡情友情,还是农耕时代的遗响.) 我在厨房摆弄努力做个好厨师的时候,常常想起当年到老乡家蹭饭的往事. 1980年代中 ...

  • 杨关庆 | 闲话辣椒

    我喜欢吃辣,但肠胃不配合,稍微多吃一点,肚子就闹毛病,许多时候,我只能望辣生叹.邱县县城有个巴庄火锅店,这是四川风味的,有鸳鸯锅,一边是菌汤或者清水的锅底,一边是麻辣的锅底.麻辣的锅底,是当着客人的面 ...

  • 夜语闲话炒股系列009-股票何时卖出

    从标题上看,大概是所有人都会关心的问题,股票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卖出? 在股票卖出这件事上,远比股票买入要难得多,卖出这件事情上,很容易患得患失,一卖就涨的现象比比皆是,好像主力就盯着手里这仨瓜俩枣的,只 ...

  • 闲话读书

    闲话读书

  • 闲话读书大法

    凡是上过学的人都有一定的读书经验,只是多寡之别,有为脱盲而读之者,有为入仕而读之者,也有为生存而读之者,有为求趣解闷而读之者,也有为术业而读之者--相比之下,为术业读书者经验应该多一些,这类人多为高级 ...

  • 闲话江湖:护院的生存之道,凭借的不是武艺,而是人情世故

    过去人家,举凡富户,大都雇佣练武之人保护私人财产与生命安全,谓之护院. 护院者受雇于人,必当尽心尽力,但若要护住宅院,依靠的不仅是武力,还需"瓢把子"的关照.换言之,江湖并非打打杀 ...

  • 初夏时,闲话

    立夏了. 天气,却依旧慢条斯理地保持着其固有的节奏--它单不会因为你说那夏天到了时,它便立刻去逢迎着你的心境,板起面孔学起夏热的模样. 这大自然是无有边际的,它本身,对于人类来说,便是至高无上:所以, ...

  • No.1495 今天生日,说点闲闲话

    早晨,睁开眼睛,这早晨与其他的早晨没什么不同. 每个早晨,复印的一样. 非得要找出心中的那点不一样,那便是今天早晨,我的六十四岁,从梦中睁开眼皮的第一个早晨. 对了,今天是我的生日. 真的六十四岁了? ...

  • 研究发现:人们喜欢八卦闲话的真正原因

    如果认为背后说人闲话是一种罪过,你可能就大错特错了.有研究认为,背后说人闲话或八卦被认为对人的灵魂来说实际上是健康和有帮助的. 根据美国常春藤联盟研究型大学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 ...

  • 闲话热词 || 从离开王某强的某蓉说起​/轩诚文,读(第599期A)

    轩诚杂谈: 对于语言,我一向还是比较谨慎的,所以对于一些网络流行语,我一贯是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但是由于网络强大的冲击力,一些词汇还是躲无可躲,避无可避地冲到了你的面前,那你就必须面对,这时我才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