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救头部受伤昏迷、溺水、植物人、癫狂等急病
中医并不是慢郎中,只要对症效果立竿见影,在急救中方面更是可以大显身手。正面给大家分享高血压等原因引起昏迷的急救,小儿感冒惊厥的急救,溺水的急救,以及植物人、神灵作祟等几种病症的特殊急救方法。
头部受到外伤造成昏迷的急救
高血压、过敏、精神失常、情绪激动、癫痫、或头部受到外伤等原因引起的昏迷,一般针刺涌泉穴施救,效果最好。肾为先天之本,位于下焦;而涌泉穴属肾经井穴,位于足底,是人体最低处,是五脏六腑的根基,是性命的根本。因此,针刺涌泉穴既可调整肾经经气,又可激发全身正气,有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平衡阴阳的功效。
涌泉穴,位于脚底 (配图)中趾横纹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在脚底这个位置,一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呈人字形的两条纹,这个交叉处,就是涌泉穴。用毫针在两脚涌泉穴直刺5-8分,捻转提插,很快患者就会苏醒过来。
小儿感冒高烧昏迷
少儿感冒后大多会出现高烧,一般持续高烧而没有出汗的,属于热扰心神,这时容易发生高烧说胡话的情形,人们常说的烧糊涂了;持续的高烧,同时出汗较多时,致使身体的津液耗损太过,造成阴阳不相接,这种情况容易发生昏迷,都属于感冒惊厥,多见于幼儿、少儿。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惊厥都会慌了神,往往手足无措,或者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其实,此时最应该做的是先通过正确的降温,让孩子及时苏醒过来。因为高烧昏迷时间越长,越容易因脑部缺氧缺血造成脑损伤,留下后遗症。待孩子苏醒后,再去医院检查治疗。
孩子发生高烧说胡话、昏迷时,可以指掐人中穴、涌泉穴急救,一般掐按1-2分钟后就会苏醒。同时用酒精棉擦试腋窝、太阳穴、风池穴等处降温。最好的方法,是用放血针在十个指尖放血,既能马上让孩子苏醒,也能迅速退烧,而且可避免留下后遗症。
溺水的急救方法
虽然用到的机会不多,但是也很有必要分享给大家,万一遇到了也许会救人一命。这个急救溺水的针刺方法,只要溺水者心口还热的,救活的可能性极大,是传承数几年的急救方法。首先要将溺水者身体扶成长跪的姿势,就像叩头那样,头着地,臀部略微翘起,就像图片上的姿势。最好旁边有人帮助扶着溺水者,保持姿势不动,这样既能让溺水者随时吐出积水,也是最佳的进针角度。
施救前要检查溺水者口中有没有异物,施救期间保温也很重要,因为昏迷的人,尤其是摸不到心脏跳动的,体温下降的很快。体温下降,就会导致身体的各种功能减弱,甚至停止。
先用1寸毫针在人中穴斜刺1针,直至龈交穴;然后用3寸毫针直刺会阴穴。会阴穴也叫生死窍,位于人体前后阴之间,是任脉、督脉和冲脉的交会处。针刺方向要对准心脏部位,深刺2-3寸,身高体长的当然要扎的深一些。捻转提插针柄,溺水者吐出被呛进胸肺里的积水,就救过来了。
针灸还可以救醒植物人
中医还有针灸奇术——回阳九针,用在病人生命垂危,已经药水不进了,但是病人可能有未了的心事,咽不下最后一口气,闭不上眼。或者病人家属有重要的事必需要问等情况下。有《回阳九针歌》记述了针刺的穴位: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这9个穴位要按照口诀的穴位先后顺序进针,在四肢的穴位只针一侧,男左女右取穴。下针后醒过来,出现类似回光返照的那种情形,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机会,患者可以后世或遗言交待一下。
回阳九针顾名思义主治阳虚欲脱的病症,如冷汗淋漓、面色苍白、肢冷脉伏,以至不省人事等危证,针后立即见效,恢复正常之生理机能,可达到回阳救逆挽救生命。
有资料介绍,有中医用回阳九针救醒植物人的先例,经几个疗程后,可以达到自主翻身。简单的进食能力,并有了喜怒悲伤等情感反应。
专治精神疾病的针灸
中医针灸更玄奥的是十三鬼针,据说是孙思邈所创。专治神灵作崇、鬼邪附身,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癔症等稀奇古怪的精神疾病,疗效独特。
但是十三鬼针的操作是很有讲究的,一是古本《针灸大成》的“针灸秘要”项,孙真人十三鬼针歌的前面有一段符咒,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时认为是封建迷信删掉了。再者,在记载十三鬼针许多医治案例中,几乎都有祈祷或诅咒的内容。所以,使用十三鬼针,最好还是请教有经验的中医。
对于传统中医所说的神灵鬼崇不能一概以封建迷信而抹杀,而要从“心主神明”,即有形的血肉之上的神志、意识、灵魂层面来理解,况且现实中有许多现象科学也无法解释。据说在古中医还有祝由术,完全用符咒治病。从中医针灸经络学角度分析,《黄帝内经》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痰火攻心,而心主神明,以致癫狂病发。而十三鬼针的穴位多在治疗神志方面确有奇效。远志只能讲这些以抛砖引玉,十三鬼针歌诀放在公众号,有兴趣的同道者可以钻研。
类似十三鬼针的独特针术已有很多失传了,令人惋惜!有人说是医家不愿传承,其实远志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医的生存环境限制了传承和发展。比如说一句封建迷信,就会把这些珍贵的东西扼杀。换句话说,只有给这些独特的医术应用的空间,才能得到传承和弘扬,发挥其价值。但远志相信民间一定还有精通类似十三鬼针等特殊针法的高手,需要广大相信中医、爱好中医的朋友们共同挖掘。
谢谢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