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春节是传统节日,为何在1929年却被禁止?

说到春节,相信大家都已经对它十分的熟悉了。在国内这个节日非常盛大,在这个时候,天南地北的伙伴,不管路途有多远都会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辛苦在外打拼一年的疲惫感也会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能跟家人团聚,心中充满喜悦,曾经的苦累都是值得的。

据称,春节起源于夏朝,不过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商朝开始,那时的古人就已经有岁首祭祀的习惯。这样的习俗了传承了上千年,然而在民国时期,却出现了历史上唯一一次没有春节的现象。当时规定所有人不放假,而且祝福话都不能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民国时期,当时西方文化涌入国内,1929年当权者就出了一项规定,要大家都实行新历,废除旧历,农历的新年不给过。所有人取消假期,不得过年,违反的话就要坐牢。要知道,春节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重要的传统节日,肯定不能说废除就废除。

为了能够让百姓更好的听从指挥,在1929~1930年时颁布了此命令,要求各地在农历的节日中不准放假。老百姓也被命令禁止过春节,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大家当时都对这个规定多有不满。

据说当时街上还出现许多巡警,他们日夜在街上进行巡逻检查,若有人没有开店,就会强制叫他们出来营业。像庆祝活动或者售卖农历产品,对联、灯笼这样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虽然这项禁令的执行力度很大,但越是这样就会越激起老百姓的反抗。

人们仍然偷摸过着传统的春节,由于屡屡禁止却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项禁令只能在1933年的时候宣布废除。后来,当时的高层管理者也知道这个规定未免有些太过于强人所难,而且有没啥道理,就只好取消这个政策,允许老百姓过春节。几千年的习惯,不能说废就废。

其实,当时选择废除春节的理由是想要摒弃封建文化,虽然初衷点是好,但春节不应该在被摒弃的范围之内,它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有着很高的地位,应该传承下去。面对历史文化,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哪些才是应该扔掉的封建文化呢?比如说妇女裹脚、以小脚为荣这样的习俗,一夫多妻制等等,这些才是真正该退出历史的舞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