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骁歌诗歌作品欣赏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作者小传:骁歌,本名梁登寿,男,教师,四川万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有诗歌作品散见于《星星》《新世界诗选》《当代教育》《广安日报》《大巴山诗刊》《达州日报》等报刊。对于诗歌:诗在诗歌外,我在诗外。
骁歌诗五首
《高山包谷》
留守男人的血性
六十度烧酒的豪放
一个村庄的乡愁
一段被春运撕扯的爱情
都与一棵包谷有关
包谷是山里的十万大军
整整齐齐,精心布阵
盛夏,留守的男人
一身燥热
把山歌别在裤腰上
与烈日对着干
与每一个包谷棒子过招
最后,男人交出体内的盐
交出一年四季的关节炎
包谷杆子齐刷刷地倒下
天空就高出了三尺三
巴山夜雨
一箩筐激情,被来自
异乡的一个电话点燃
就着一碗包谷烧
留守的男人趁机倒下
那双为生活弯曲的罗圈腿
便慢慢地伸直
《感恩的故事》
一次,把父母接到城里
谁知这两棵老玉米
一进城就丢了魂
乘电梯头晕
过马路不看红绿灯
邻居不能串门
成天抱怨:
城市太大,大得
找不到一个摆龙门阵的人
最难忍受的是
进门穿鞋套
到儿子这里走一遭
都不能留下一个脚印
住在高楼
就像站在电线杆上的
两只麻雀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那眼神,早已朝着田野的方向
私奔
终于明白
我的父母是土命
最恰当的感恩
就是送他们回田埂
半月后,我打电话问询
电话那头,弟弟兴奋地说
这两把生锈的镰刀
天天在庄稼里晃来晃去
现在,又是光彩照人
《吹》
小时候
故乡是一个火烧馍
我从碳灰里扒一股暖流
一吹,母亲就把我揽进怀里
搂紧
长大后
故乡是我眼里的一粒沙
父亲扬起巴掌,狠心地
一吹,我就背着这个行囊
去远行
成年了
故乡是窗前的红烛
新娘含情脉脉地
一吹,挂在阳台上的那轮月亮
就掉进老屋的水井
如今
故乡是一支沧桑的唢呐
留守老人鼓起腮帮,用力
一吹,这块魂牵梦萦的土地
就在我眼睛里转
在我喉咙里哽
《吃火锅》
冬天已经很深了
在火锅店
面对一盆复杂的味道
我努力把身子坐直
火锅像一个多情的女人
给一点温暖
就会热血沸腾
小城里的人
都喜欢在这里添油加醋
谁料到,生活是一锅汤
有的人原汁原味地投入
却被湿漉漉地捞出来
尝尽酸甜苦辣
多少次
我把一些难言的滋味放进锅里
和着坚硬的骨头,熬成高汤
去抚慰那些受伤的鸽子
可我弄丢了最初的佐料
麻木的日子,被刺激得唏嘘不已
吃火锅
我经常泪流满面
有时是因为辣椒
有时是因为烈酒
还有一次,是因为那火苗
蛇一样
咬住了一个大巴山人的命运
《立秋》
风,怂恿着稻浪快跑
残留的火气开始向下沉
低处的大地酝酿着金黄的梦想
母亲坐在板凳上摘豆角
父亲腰间别着镰刀在田埂张望
空气里溢出五谷的幽香
乡亲们的脊背上
翻滚着古铜色的太阳
一些农具,先于秋风抵达
出神于丰盈饱满的故乡
秋天,是个掩体
城乡两栖人
被一阵骤雨推搡
那虚构多日的坚毅
被土狗一个响亮的喷嚏扭伤
立秋了
中国诗歌报投稿须知
1、诗歌作品体裁不限,请随作品附上本人生活照片、作者简介、联系方式。
2、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不同意修改、评论和配图的请注明。
3、投稿邮箱zgsgb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