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考95分,排名倒第一也是优秀,万不可贴上差生的标签
【家教智慧 第645期】
这个周末,一个朋友来找我,说他上一年级的儿子全班倒数第一,这可咋整啊?
我说:“孩子考了多少分啊?”
朋友说:“语文95,数学96。”
我说:“这个成绩很好了呀!就算小学一二年级90分为优秀,孩子也已经是‘超优’啊!你怎么还垂头丧气呢?判断一年级孩子的学习,名次是最靠不住的啊!”
一年级,学习内容少而简单,加之很多孩子又上过学前班,因此,一般情况下,一二年级孩子的考试成绩都很好,双百孩子更不鲜见,其成绩差距微乎其微,孩子稍有不慎,错上一两个字,一两道题,就不是双百了,名次就可能倒数了!但这并不标志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差了,试想,假设是100道题,孩子做对90个就很好了吗?如果是高考,上清华、北大都没问题,这样的孩子,你怎么能说他学习差呢?
因此,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特别是第一次参加考试,千万不要用名次去评判他们,名次是最不可靠的,分数才是标准。
如果老师和家长看不到孩子“学到的东西”“做对的东西”,眼中只盯着孩子“错误”不放,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特别是如果用“名次倒数”来给孩子贴标签,会让心智尚不健全的孩子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学习的自信心、上进心!
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队员得到赞扬很受鼓舞,心想:“下次一定更加努力,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
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为什么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到指责,心中很不服气,暗想:“我打倒了7只你没看见,却只看见了未倒的3只,看来,我的努力算是白费了。”结果教练甲训练的球队成绩不断攀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训练之初,两支球队队员的水平旗鼓相当。但随着训练的推进,两队队员的水平却明显地拉开了距离。这其中的原因不在于训练的方法和队员的能力,而在于两个教练目光停留地方的差异:前者是将目光停留在了成功之处,对其大加赞赏;后者眼中看到的全是失败之点,然后横加训斥。
教练甲的做法对队员是一种“正强化”,教练乙的做法对队员则是一种“负强化”。
所谓正强化就是当一个人出现某种“好行为”之后,伴随赞美、奖励等积极刺激,正强化的功能是增加“好行为”出现的次数。
所谓负强化就是当一个人某种“好行为”不出现时,就实施批评、惩罚等消极刺激。负强化的目的,也是想增加“好行为”出现的次数,但是,由于强化点在“不好行为”上,所以,对当事人来说,对“不好行为”的记忆反而大过“好行为”的记忆,因此,再做事时,脑中首先想到不是如何“做好”,而是如何避免“不好”,结果,使“不好行为”更容易出现。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都有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心理需求。因此,赏识是一种最好的“正强化”手段,它能激起孩子“向好”的强烈愿望,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各方面都还不够完善的孩子,这种心理需求尤为强烈。
如果把孩子的考试成绩比作太阳,出错扣掉的几分,不过是太阳上的黑子,小小黑子是挡不住万丈阳光的,扣掉的几分也不会影响孩子今年的学习和成长。
每位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把握孩子的心理需求规律,莫让“排名”“名次”所误导,看成绩要看主流,莫盯住几个小小的错误,要效仿“保龄球效应”中教练甲的做法,让目光停留在美好的地方,关注他们的优点、长处、进步和成绩,选用世上最美的语言,毫不吝惜地送给他们,用肯定和赞美,坚定他们的信心,鼓舞他们的士气,让他们从心底涌起“横扫十只瓶”的愿望与豪气!让他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认准每一个字,做好每一道题,上好每一课,考好每一次试,让孩子把学习的标准,不是定位在名次上,而是定位在成绩上,从一年级的第一次考试,到十二年后的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在优秀以上,就一定能跨进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大门!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