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眼睛评价孩子
开心周末版——看童真趣事,悟教子真经
不要用眼睛评价孩子
每个苹果咬一口
贝贝的小姨带着女儿来作客。妈妈洗好苹果端了上来。贝贝急忙抓起一个咬了一口,“呸,这个不甜!”放下,又抓起一个咬了一口,“哎,这个还是不甜!”
看着贝贝又要咬第三个,妈妈生气了,“你这孩子,真不懂事,不仅不让着你表妹吃,还这么挑剔?”贝贝转过头,一天的天真:“我就是想给表妹挑一个最甜的呀!”
妈妈“……”
眼见不一定为实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看待孩子表现的问题上,很多时候,我们大人都是外行。我们总是用大人的固有思维,去评判我们眼中看到的孩子。而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眼中看到的只是一种表象,而看不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妈妈的眼中,贝贝犯了两点错误:一是家中来了客人,不是先把苹果让给表妹吃,自已却先抢着吃,没礼貌;二是,吃东西太挑剔,咬一口,一尝不甜,就不吃,就要再换一个。如果仅从表面看来,确是如此。
可这并非我们的小贝贝的想法。他知道家中来了客人,他知道苹果要先让客人吃,为了让表妹吃到最甜的苹果,他要亲自尝一尝!
呜呼!我们的小贝贝不仅懂得待客之礼,更是用自己的一片诚心,去招待客人,这才是最高规格的待客之礼。
莫轻易否定孩子的“不良”行为
可是,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少大人,却就是喜欢凭自己眼中看到的表面现象作出判断,不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就批评孩子,这着实会让孩子感到委屈,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今后再有这样的场景,孩子便不愿再去主动,甚至远离逃避,形成性格上的孤僻。
还有很多强势的家长,更是不给孩子说明分辨的机会,硬给孩子贴上诸如“没礼貌”“太挑剔”等各种各样的“错误”“缺点”“差”“坏”的标签。长此一往,孩子不但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更会走向家长标签的圈画:“我如此真心招待客人,你都认定我没礼貌,那我干脆就没礼貌好了!”“我想挑个甜苹果给客人,你却说我是挑剔,那我以后就挑剔好了,反正不挑白不挑!”到最后,家长还会慨叹说,“也不知咋回事,这孩子咋这么多坏毛病呢?”家长却不知道,孩子本来没有这些毛病,都是家长想象出来,强加给孩子,滥用“标签”贴出来的!
走进孩子心灵,了解真实的孩子
正如3月4日《我是馒头,没有错》中所说,幼小的孩子没有错,这是幼儿教育的一条铁律。当我们不满意孩子做法和表现的时候,我们不能急于发表意见,定下结论,更不能胡乱给孩子贴上标签、扣上帽子。家长一定要耐心地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你应当确信:我的孩子绝对是好孩子,他们绝对不会犯错的,我眼中看到的孩子“不良”行为一定是假象。孩子因为纯真无邪,思想觉悟一定比我高;孩子想象力丰富,他的做法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我们的正确做法就是等一等、看一看,再等一等,再看一看,孩子到底想要做什么?实在看不明白,你就蹲下身子,虚心地向孩子请教,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你就会恍然大悟:噢,孩子原来是这样想的,好啊,好孩子……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做法肯定会存有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指导的。
比如贝贝给表妹要挑一个最甜的苹果,心是真诚的,用意是好的,但是,从讲究卫生的角度来说,你咬了再给别人,不太卫生,这些常识,我们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告诉他们,聪明的孩子当然一说就会明白的……
结语:家长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要急于批评,要走进孩子心灵,耐心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有礼貌的,懂事的孩子!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更多教子高招更在下期……)
本文为平湖一柱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