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成长圈2021年最新股票池维持不变,主要分为消费、医疗两大行业,总共33家公司,我们先来看看33家成分股2020年的涨跌情况。中国中免涨幅最高,年内涨幅220.13%,表现最差的上海机场跌2.95%,格力电器跌2.27%,已剔除的中国平安年内涨幅4.34%,如果单独持有这几个,今年就会错过一段好行情,这些公司是好,但好公司不排除出现一年两年不涨的情况,所以分散投资很重要。33家公司涨幅平均95.56%。同期沪深300涨幅27.21%,上证50涨幅18.85%,上证指数涨幅13.87%,深证成指涨幅38.73%,创业板指涨幅64.96%,大幅跑赢各大指数。我认为投资标的与投资理念缺一不可,抄作业容易,抄心态难,投资做不到100%正确,能做到胜率大于80%,也很了不起。分散持仓能够容错,避免踩雷,鸡蛋不放到一个篮子里,还能让你获得组合平均收益。这里的分散投资主要指的是:行业分散,减少品种之间的相关性。再细分可以分为大市值和小市值(百亿以上)的公司,深市沪市创业板公司,甚至A股港股美股市场均衡配置等。一种策略不会一直有效,2020年消费、医疗、光伏、新能源等涨的好,明年会不会风格转换?相信现在没有人能准确判断,那我们怎么办?股票走势也不能预测,我们只需想好风险及其预案就行,涨怎么办,跌怎么办,这里同样,做好风格会不会转换的心理准备就行,放低收益预期往往超预期。判断短期一年比较难,判断长期趋势比较容易,长期看消费、医疗行业的收益率是最高的,那就在鱼多的地方捞鱼,首先赢在起跑线,投资消费行业的底层逻辑是我国的人口数量,投资医疗创新药行业的底层逻辑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在剥离了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中国平安等银行保险后,价值成长圈专注于消费、医疗创新药两大行业的投资,力争取得跑赢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价值成长圈股票池里的33家公司一直没有名字,决定简称“价值33”,33家公司里有22家消费行业公司,简称“消费22”,消费22成分股如下:11家医疗创新药行业,简称“医疗11”,医疗11成分股如下:还有12家战略成长股,简称“战略12”,战略12成分股如下:并以2021年1月1日为基准,设立“价值33”、“消费22”、“医疗11”、“战略12”四大指数进行追踪,数字很好记,都是123对子。特别说明两家公司,上海机场的主要利润来源主要为免税,2019年占总盈利比重为70%,可以和中国中免一样认定为消费;东方财富纳入医疗行业不太合适,旗下的证券与基金平台,分别对应老百姓的两种理财方式,也是消费者离不开的,所以纳入消费22。价值33的定位是2-3年,对一些估值比较高的成长股,如果业绩增长乏力,会进行杀估值,所以需要持续跟踪;战略12的定位是5年,兼具确定性与成长性,且成长性对确定性有一定让步,比如贵州茅台每年净利润增长30%以上比较难,但是确定性高,高端白酒五粮液的确定性也大,这里仅拿茅台一个做代表。价值33中,从北向资金最新动向看,外资减持爱尔眼科、晨光文具、洋河股份、泰格医药、美的集团、五粮液、通策医疗、中国中免。加仓恒瑞医药、格力电器等,其中顾家家居、上海机场、健帆生物、东方财富、欧普康视、欧派家居、桃李面包、洽洽食品、盐津铺子8家的北向资金持股比例为历史最高。公司名称标红的为以2021年预估净利润估值,在当前市值下,市盈率处于近2年的平均或以下位置,估值占有优势;黑色字体的含义为以2021年预估净利润估值,在当前市值下,市盈率处于近2年的平均位置以上,估值不占优势,没有出现的名单表示北向资金暂时处于观望状态,增减动向不明显。外资的选股水平,以及投资理念,都是有目共睹,数一数二的,所以北向资金也称聪明资金,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向资金历史净买入12021.09亿元,持有的A股总市值高达2.29万亿元,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比高瓴资本的体量大多了,如果没有限制外资持股上限,以后真有可能买光流通股。
如何应用好北向资金?有这么几条原则:1.北向资金持股比例越多越好,持仓市值越大,说明外资越看好。2.外资持股比例少的,并不代表公司不好,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比如洋河、通策医疗、晨光文具外资持仓不多,但不妨碍他们是好公司!3.加仓、减仓属于短期外资行为,减仓不意味着所有外资不看好,可能A在卖,B、C、D仍持有不动,比持仓动向更重要的是持仓的量级,持仓总量很重要。
比如美的集团8月20日北向资金持股比例17.07%,减持了4个多月,持股比例仍然高达15.46%,说明大多数外资机构长期看好,中国中免也有减持,最新持股比例仍然高达10.2%,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机场,目前市值不足1500亿,外资处于大幅加仓中。
附价值33最新北向资金持股比例如下:
持仓比例标红表示:北向资金持仓总量创出新高,文末附价值33近3年年报以及2020年三季报的财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