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遗存研究花山岩画
杨清平(右一)在考古取样。
杨清平在清理遗迹。
本报记者 蒋 林
在今年7月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中,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杨清平研究员主持的《左江花山岩画与相关考古遗存的关联性研究》获评优秀。这是对该研究成果的高度肯定。左江花山岩画,现已成为广西壮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杨清平课题组的这项研究,缘起为何,又有什么意味?
A 文化考古领域的新开拓
1994年,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考古专业毕业的杨清平回到广西,在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工作。在20多年里,他几乎跑遍了广西所有的市县,研究涉猎的领域包括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岩画等。主持和参与了几十项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项目,获得了一大批重要的考古学资料,为广西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和年代序列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因在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原自治区文化厅和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记二等功一次。
杨清平对花山岩画的关注由来已久,很久以前就写过有关左江花山岩画方面的学术论文。2007年开始,广西开始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他和自治区博物馆原副馆长蓝日勇一起负责指导南宁市和崇左市的普查工作,其中就包括对岩画的调查和登记。2010年,为配合左江花山岩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他作为负责人之一参与了自治区申遗办组织的左江花山岩画考古调查,那一年的调查发现了10多个遗址。进入申遗文本编制阶段,文本编写者面临很多需要解答的问题,例如,岩画的主人在哪里?他们的社会生活状况、社会性质如何?等等。为此杨清平承担了两个课题任务,一个是“左江流域的考古调查与研究”,另一个是“左江右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考古遗存研究”。这两个课题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申遗文本的编制和主题展览的举办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申遗成功后,杨清平感觉围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进行的考古遗存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比如,岩画分布区域及临近区域早期考古学文化类型及特征是什么?花山岩画与相关考古遗存到底有没有关联?如果有关联,那么和哪些遗存有关联?在什么方面有关联?关联度到底如何?等等。他认为,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弄清楚左江流域及其邻近地区古代考古学文化的类型、文化内涵、年代序列等学术问题,而且有利于左江花山岩画的深入研究和保护。于是,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B 艰苦繁复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
考古类研究项目不同于一般的社科类研究项目,它需要大量的野外调查发掘和资料整理分析工作。
课题组的工作可谓艰苦而又繁复。
首先,集中力量组织人员对左江流域岩画分布区域内已经发现的几十个遗址进行复核,对岩画周边区域进行再次考古调查和试掘。新发现了8个遗址,试掘了6个遗址,出土器物3000多件。调查与试掘工作共收集图片资料8000多张,原始文字资料约5万字。同时还对左江花山岩画进行了多次近距离的观察,对一些岩画的数据进行了重新采集,收集岩画图片约2000张。
其次,对左江流域近年来围绕花山岩画研究而进行的考古发掘所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包括对8000多件器物标本的清洗、编号、分类、登记、统计和近3000件器物的绘图、拍照、观察、描述、分析,所有人骨和动物骨骼标本的鉴定、测量、分析,植物遗存的鉴定、定量和定性分析,标本测年等。共获取照片资料1万多张,线图3000多张,原始文字资料约20万字。初步完成了发掘报告,共约70万文字、650幅共2400张线图,发表与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6篇。另外,对左江流域以往发掘的材料进行分析,分析的标本达3000多件。对广西骆越分布区域及越南北部地区早期考古材料进行了统计和系统分析,对上述地区的遗址进行了登记造册,登记的遗址达380多处。另外还通过历史文献检索,并借助图书馆和网络手段,全面收集与左江花山岩画相关的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方面的资料,收集的相关文字资料超过500万字。
C 岩画与考古遗存之间的关联
杨清平课题组提交的研究报告,是广西乃至国内国际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左江花山岩画与相关考古遗存之间关联性的研究报告。
该课题对左江花山岩画与相关考古遗存的关联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分别从族属、具体文化元素、遗址内容关联、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复杂化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研究报告在对有关文献和考古材料综合考察后指出,左江花山岩画与左江流域早期考古遗存都是骆越及其先民们创造的文化遗存。
报告认为,从具体文化元素方面看,左江花山岩画与广西骆越分布区域考古遗存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岩画中很多图像在考古遗存中都有发现。左江花山岩画中的铜鼓形态与考古所见的万家坝型铜鼓和石寨山型铜鼓特征相同或者相似,因此,可以认为岩画上的铜鼓图像大部分是以万家坝型铜鼓和石寨山型铜鼓为代表的早期铜鼓;考古发现的剑、羊角钮钟、铜铃、环首刀等器物正投影图像与岩画上的同类器物图像基本一致;岩画中的船纹以及龙舟竞渡和羽人祭祀图像与广西一些铜鼓上的龙舟竞渡纹饰相似;岩画中发现的面具图像和考古遗存中发现的面具在内涵上相同,均是巫觋祭祀仪式活动过程中作为沟通神鬼与人之间的法物工具;岩画和考古遗存中发现的狗和鸟都反映了骆越人爱狗崇狗、爱鸟崇鸟的习俗;岩画上人物以蹲式人形为主,以双手曲肘上举、屈膝下蹲、裸体为主要特征,分为正身人像和侧身人像,多为舞蹈形象,这些人物图像与广西出土器物上的人物形象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们应该是同一个族群的人物;岩画的颜料与考古发现的赭红色原料成分基本相同。
课题组认为,左江花山岩画与其附近分布的台地贝丘遗址、洞穴遗址、城址等在地理分布、选址考虑、所反映的精神世界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关联。
报告认为,从宗教性文化内涵来看,左江花山岩画与考古遗存之间存在紧密的深层次联系。
左江花山岩画表现的是群体祭祀舞蹈这样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祭祀内容十分丰富,祭祀的形式多种多样,所表现出来的祭祀传统是骆越人宗教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考古遗存表现的骆越原始宗教信仰观念一脉相承。考古发现表明,广西骆越地区的人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灵魂不灭等观念,这些观念的产生与发展为左江花山岩画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先秦汉代,骆越地区发现的祭祀遗存表明这时骆越地区人们的原始宗教信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左江花山岩画的祭祀形式主要有乐舞、击鼓、犬祭、人祭、交媾等,其中以乐舞的形式为主。岩画和铜鼓上羽人舞蹈人物形象基本相同,通过羽人舞与神灵沟通,目的是为了祭神和娱神;在集体歌舞祭祀中击鼓和敲钟也是左江花山岩画和考古发现的祭祀遗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左江花山岩画与考古遗存都反映出当时由巫师主持祭祀的祭祀形式;岩画中的人祭仪式在考古发现的铜鼓纹饰中也有表现。
岩画所表现的祭祀内容与考古遗存反映的祭祀内容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祭日传统、祭祀河神、祭生育神和土地神、祭鼓、以鼓祭神等在左江花山岩画与考古遗存中都有发现。
左江花山岩画祭祀的目的与考古宗教性遗存要达到的目的相同或相似,都有祈求部族人丁兴旺、生产丰收的愿望,都含有通过支配或取悦自然物或鬼神来达到阻止它们伤害自己,甚至化害为利、逢凶化吉的目的。
课题组认为,左江花山岩画与同时期考古遗存在反映骆越社会复杂化进程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左江花山岩画画面人物形象通过正面、侧面形态的不同,武器、器物、头饰、冠帽、羽毛、地平线、身形的大小以及排列位置的改变,侧身人物的有无及数量的多少等等,反映出不同等级之间的区别,成为社会分层的等级象征,同时岩画的绘制和内容都体现出当时较强的社会分工、强有力的组织和领导体系。这与从考古材料表现出的广西骆越分布区域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先秦汉代时期社会逐步复杂化的进程相一致。
在文化研究和考古专家看来,杨清平课题组的这一研究成果,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文配图由杨清平提供)
来源: 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