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板砖揭开西方考古造假的谎言02

一块板砖揭开西方考古造假的谎言

  文 伟哥

  三、红陶土块

  不过,这种方法在当时虽然防水、防潮性能良好,但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对一整套房子用火烧烤,因为是敞开烧制,火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跟陶器相比,烧制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而且实施成本过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非一般人可为,所以使得这种方法无法普及开来,其使用的对象大概仅限于首领居住的房屋或宗教祭祀场所等。

  时代是不断进步的,整体烧制墙壁的方法过于笨重,所以,后来又有人发明出了更为省时省力的办法。那就是先烧制零散的红陶土块,然后再往墙壁里填充。通过用红陶块隔绝的办法达到防水、防潮的目的。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零散的红陶土块烧制起来也方便得多。而红陶土块自身体积大小的原因,也增强了他的普及使用范围。他不但可以填充在墙壁内,同时还可以铺在地面上,铺在任何需要防潮、防水的地方。

  目前在考古挖掘中,能够找到最早的相关信息应该是湖南城头山遗址挖掘出来的红烧土块作为建筑材料的证据:

  这里,6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带走廊的"四室一厅"。一个大家族,占据了最好的一个庭院。他们拥有两幢座北朝南的房屋。前面较大的那栋是卧室,7间4-8平方米的小房间分布在公共走廊两旁。人们告别了混居与群婚的尴尬,开始更文明的对偶婚生活。东西大道宽约2米、两旁有排水沟,用中国最早的建筑材料红烧土修筑。居住区就被规划在大道南面紧邻城中心的位置。

  --葛晓泉《拜谒城头山》

  离开"城墙",很自然地,我们进入到古人的"居住区",它在"城"西偏南的地方。为保护遗址,供参观的"居住区"是在原居住区的上面复原的。这个居住区里,设计有大居室、大厨房,另有中间走廊、两边门道对向走廊的排房,还有纵贯东西的道路。整个道路用红烧土块铺成,宽约2米,两旁建有排水沟。

  --红丝带《湖南之行--城头山遗址》

  根据城头山遗址发掘报告,在城头山祭台中发现有红烧土痕迹。祭台的祭坑中(大溪文化一期,距今6300-6000年左右)有在坑底铺满红烧土或坑内积满红烧土或放置大块红烧土的现象,红烧土体积都比较大,呈不规则形状。祭台1还有红烧土堆积现象3处。一处在祭台东坡,红烧土层厚约15~20厘米,既有大块也有小块。红烧土上不见编竹和木柱等墙骨痕迹,因此可以判定此处红烧土堆积不是房屋倒塌而形成。红烧土层上部和底部颜色纯正,无火候不均的现象,铺面比较平整,这极有可能是在别处预先烧制后再运到此处铺垫。第二处位于祭台西南部,其构成情况与东坡的红烧土层相同。第三处堆积在一填满红烧土的不规则坑内,红烧土面比较平整,系大块堆成,红烧土上不见建筑构件印痕,也无柱洞。

  --陈春君 刘俊男《从地下遗存看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烧砖的演进》

  说到这方面,怎么可能少得了著名的安徽省的凌家滩遗址呢?说到其他遗址的红陶块,都是文字描述,没有实物为证据,但安徽凌家滩遗址的红陶块网上却是有不少的图片,这里发上来以供大家分享:

  凌家滩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原始聚落中心,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巢湖流域,经14C测定,其年代为距今约5300-5500年……除玉器外,凌家滩遗址中还发现了近3000㎡的红烧土遗迹,这里有用红陶块垒筑的墙体,厚度0.5~1.5m,考古学家推测其可能是神庙或者宫殿建筑。 在红烧土遗迹的南部有一口红陶块砌成井壁的水井,其口径约1m,深约3m,这些发现同样引起了考古界和建筑史学界的高度关注。

  --李乃胜,张敬国,毛振伟,冯敏,王昌燧《我国最早的陶质建材--凌家滩红陶块》

  红烧土块填充的现象并不限于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这种先进的建筑方式也传到了北方的仰韶文化:

  在同一类型的庙底沟301号房址的柱洞内,还发现了充当柱础的石块。大河村的16号房址,地面以上的墙壁系由红烧土块垒砌而成。

  洛阳王湾11号房址,墙基为挖槽建造,内填红烧土碎块,房基内外都有柱洞。15号房址的墙基由大块平整的砾石铺成,上面直接筑墙,墙内立木柱,外敷草泥土,室内有较大的平台,台的外端有矮小的隔墙。居住面用两种不同的材料构筑,一为草拌泥的红烧土,表面坚硬,一为石灰质三合土做成,坚硬光滑。

  --《大话仰韶文化(7):聚落形态与房屋建筑》

  上面列举的都是不规则的红烧土块,这种红烧土块的烧制工艺比陶器要简单得多,而且使用功能也极为简单,就是作为房屋的防潮、防水的建筑材料,同时还可以作为其他相关材料使用,比如凌家滩的古水井就是这样。

  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的进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现有建筑材料的形制和使用方法了。于是,这些红烧土块就开始产生了变化。比如,形成规整的形状。这样,它因为固定而紧致的形状而变得干净整洁。不但建筑时更为方便,打扫起来也比不规则的红烧土块干净得多。同时,规则形状的材料在审美视觉上也更具美感。于是,烧结砖便慢慢浮出水面了。

  四、烧结砖

  这一节开始,烧结砖就开始登场了。那么砖的形制就开始出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任何新事物是横空出世的,他必定要经历多个过渡阶段才能达到出世时的形态。尽管红烧土跟砖之间已经比较接近了,但一块不规则的土疙瘩到规整四方形的砖之间毕竟存在着巨大的形体差异。所以,在红烧土跟砖之间还差了一个过渡阶段的形态,那么,这个形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陈春君《中国上古的烧砖与粘合建材演变研究--以长江、黄河核心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

  这是距今5100~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庙前遗址挖掘的早期烧结砖。四张图中,三张图还不是成型的砖,但其中有一张的砖跟现在的形制差不多了。这张图充分说明,发展到了这一步,砖已经开始呈现初步雏形了。不过,我们看其他三张图片时,就会发现,砖并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

  一个先进新技术的产生,并不是一件偶然现象,而是整个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因为社会的需求而催生的。比如家用电脑用久了,就想要用可以带走的电脑,于是笔记本产生了。CRT显示器用久了,太过笨重,于是,液晶显示器就出现了。座机用久了,手机就出现了。功能机用久了,智能机就上市了……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是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才产生的。为什么现在的新科技不在非洲产生呢?原因有二:一是非洲没有相关的科技人才和科技环境。二是非洲人没有对高科技饥渴的需求。即便有高科技产品投放非洲市场,人家要么是不感兴趣,要么是掌握不了操作技巧。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非洲都不具备,所以,新科技技术是不可能在非洲产生的。

  那么,先进的事物和技术产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本人仔细思考,列出以下三个方面条件:

  一是勤劳聪明的社会群体。只有一个勤劳而且聪明的社会才具备产生先进的新技术。勤劳的人们才会对新技术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聪明才智则是新技术产生的充分条件。一群愚蠢的人是不可能研发先进的新技术。当然,从社会层面来说,聪明跟勤劳是成正比的。聪明人往往勤劳,懒惰的人往往都不聪明。

  二是足够数量的社会人口。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人口,比如10万,20万,50万……的人口,那么社会的结构也不会复杂到哪里去。同样的道理,既然社会的结构不会复杂到哪里,那社会的需求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没有足够人口,没有高度的社会需求,自然也不可能产生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当这一切都没有之后,自然不可能促进更为先进的技术产生了。所以,一项先进的技术产生,其基础必须是要有足够多的人口数量。

  三是富饶的物产、资源。没物产,没资源,那就是个穷逼地区。经济政治繁华程度决定先进技术发展,只有拥有这几个条件,新的先进技术才会产生。 穷逼是不可能引领文明的。

  五、空心砖

  到西周,砖这种建材基本上已经成型了,其形状跟跟现代比较接近,不过尺寸大小不一。其中,出土最大的一块板砖达到长1米、宽30厘米、厚5厘米的尺寸,可以算是板砖中的巨无霸了。因为尺寸比较大,所以必须做成中间空心的款式。这样,既可以减轻砖本身的重量,同时还可以达到干爽透气的效果。这个时候的砖,主要是用来铺地,或者王室贵族的墓地比较多。那时候的墙主要是夯土建筑,用砖来筑墙的反而很稀少。

  西周之后,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空心砖的形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依然还是老样子和尺寸,除了砖外表的饰纹不同。其功能并没有什么改变,比如:

  战国空心砖的作用,在地上而言,主要是用于铺设台阶或踏步,这与当时盛行高台楼榭的建筑风格有着很大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有发现其被用于排水设施、砌筑水池和屋内卧榻铺设,这与空心砖的中空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到汉代中后期,也出现于祠堂建筑之中。当然,也不排除房屋建筑使用的可能。地下墓葬中,战国空心砖起初用来铺设墓底和四壁,用以代替木椁,后随着墓葬形制的改变,为适应墓顶的铺设和墓门的设置而出现不同形制的空心砖。

  --项文《战国空心砖研究》

  这个时候的空心砖,尽管形状跟现在的砖差不多,但是体积都比较大,比如上图的这块"车马回阙汉画像砖",尺寸是长40.1厘米,宽14.8厘米,厚8.5厘米,比现在的砖大多了。这些砖之所以比较大,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需要在上面绘制图像,如果尺寸小了,容纳的图像内容有限,所以就只有采用大尺寸。而之所以采用空心制式,没别的的原因,就是减轻重量,方便搬运。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