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的满族居住历史不仅仅是三百多年,而应该是一千多年

1.

今年是宽城满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老羊铲史也在此表示祝贺!

祝百姓幸福安康,祝各民族和谐共处,祝国家繁荣昌盛。

清末民初,满族这个民族又一次走到了低谷,按照布尼阿林老人写的《承德满族姓氏考》这篇文章所说,辛亥革命以后,满族在社会上受歧视,国民政府也提出令八旗人入籍、冠姓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许多满族人不得不更名改姓,并在所在省、县入籍,很多年的时间里,满族与周边的汉民族融合到了一起,直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国家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很多过去已经和汉民族混在一起的满族,重新认定自己的民族,相应的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了。

三十年,也是弹指一挥间,人们已经习惯于自己的满族身份了。

可即便如此,满大街的满文牌匾,也没有几个人认识。

2.

一般的人都认为,满族是从清初开始进入宽城。

张凌阁、郑权、赵焕森写的文章《宽城满族的由来》把宽城满族的来源分为七种情况:

一、先有宽城驿,后有宽城街。据《承德府志》记载“康熙三十一年定各蒙古地方,皆安设驿站,每站相距百里”,自喜峰口外至扎赍特等旗1600余里为一路,原设2站,添设14站,计16站。宽城驿马站就是其中之一。

《宽城县民族志》载:驿马站中有驿丞、官夫、驿丁等。宽城驿站其姓氏有翁、李、曾(姜)、赵、鲍、梁、张、瞻、王、姚、唐、陈等12姓,其后裔分布在宽城镇、缸窑沟和下河西。

二、汛地官员及眷属,相当于水文气象监测部门。据《永平府志》和《承德府志》记载:“长城以北有九口十八汛”。宽城境内设有“龙须门汛”、“清河口汛”“宽城汛”、“偏崖子汛”等汛地。

龙须门杨氏宗族、清河口任氏宗族、偏崖子杜氏宗族等就是其后裔。

三、来宽城开金矿的旗人。清朝末期慈禧太后曾派其皇亲来牛心山和峪耳崖两地开私房金矿。金矿管理绝对需要自己人,外人不放心。现在的铧尖牛心山村东北一华里处“北大线”就是当时的矿址,牛心山的叶氏宗族就是叶赫那拉氏的后裔。

四、皇帝奖励有战功的人,来跑马占圈到宽城定居的旗人。据《热河省县旗事情)记载:“康熙八年(1669年),康黑帝对部下12名功劳者,允许出关在该地带居住。亦是彼等遵从皇帝诏谕,各率百五十乘骑,跑马站圈,遂领有一天一圈地域土地,皇帝便以此地定为王租,马干、祭田、官粉、功勋、狱租、边戎、鰥寡之额地。但于乾隆帝时,在额地以外的余地上,移入一次退役归农的战功者400 名,使之领有各自相当数量的土地,以偿旧功。前者谓之干总,后者称之为庄头(属于旗人)。据初步查明,宽城县有28个庄头。如板城的吴、佟、张、计庄头;汤道河的范庄头;苇子沟的杨庄头;偏崖子的杜庄头;李家窝铺的金、李庄头;亮甲台的计庄头;崖门子的苏庄头;柳树下的张庄头;龙须门的杨、张庄头;塌山的任庄头;黄崖子的袁、衡、佟庄头;孟子岭的袁庄头;峪耳崖的袁庄头;桲罗台的姚、衡庄头;铧尖的赵、叶庄头;大地肖、王庄头;碾子峪的章庄头;山家湾子的佟庄头等。其中大部分是皇粮庄头,有几座是官庄头。如板城满族乡椴树沟村计庄头,就是一个“官庄头”,现部分房屋完好,有墓碑一座;上河西满族唐姓祖先唐玉龙因作战有功,被皇帝封为“武德将军”,现已传至十几代。碾子峪乡孤山子村章姓庄头,也是一个官庄头,有满汉文字写成的家谱,并有汉满文字刻的“诰封通仪大夫章公讳图严墓志碑”一座。

五、分丁拨户,迁入宽城的旗人。到长城以北圈占土地的满族人,有些仍住在关内,他们将庄丁派到关外,在圈地范围内搭起窝棚,耕种圈得的土地。每年秋冬派人到关外收取地租。后来由于人口日繁,闲散余丁日增,原居住之地难以容纳,这些庄头便来取了分丁拨户的办法,将居住在关内的子孙及庄丁分迁到关外圈地范围内居住。居住在关外的满人,原来的地方居住不下,也实行分丁拨户。龙须门张庄头、柳树下张庄头、土牛子张庄头,就是从现在的平泉小寺沟的苏子沟分丁拨户而来,大地乡(现改为松岭镇)肖庄头是从青龙肖营子分来的,汤道河范庄头、崖门子苏庄头也是从青龙分来的。

六、随帝入关来宽城定居的满族人。今汤道河区大石柱子满族乡部分旗人,就是这部分人。据大石柱子满族乡双松汀王氏旗人家谱记载:“铁岭县牛庄人氏。嗣后,二世祖随主过江至京都奉旨受业于管主大人德论牛录,世袭一等男之职,看守估论满洲正蓝旗太皇姑坟祭田圈界。嗣后,又从居永平府迁安县冷口外双松汀住”。

七、逃荒迁居来宽城定居的满人。在清代,尽管有大批满人来关外定居,但当时宽城带较关内仍是地广人稀,山坡河畔还有很多未开垦的荒地。而康熙中叶以后,关内八旗兵有定数,饷有定额,但人丁猛增,旗人生计问题常陷入困境,特别是一遇灾害,不仅旗人,其他各族人民也纷纷出关逃荒。

3、

布尼阿林也从姓氏的角度,披露了部分宽城满族人的来历:

宽城满族自治县的满族,虽然早已习惯于用所冠汉字单姓,但其本姓还斑斑可考。如聚居在大李石柱子乡、汤道河镇和李家窝铺乡的金姓为爱新觉罗氏,铧尖乡的叶姓为纳喇氏,大石柱子乡的王姓为完颜氏,山家湾子、板城、缸窑沟等乡和宽城镇的佟姓为伊尔根觉罗氏,碾子峪、餑罗台、独石沟等乡的章姓为章佳氏。宽城还有翁、李、曾(姜)、赵、鲍、梁、张、詹、王、姚、唐、陈等12姓,均是当年驿马站兵丁的后裔,他们分别居住在宽城镇和缸窑沟、下河西两乡。

4、

然而,宽城建县比较晚,196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宽城县,以青龙、承德两个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宽城县的行政区域。1964年,兴隆县的燕子峪公社划归宽城县,而在此前的1950年2月,平泉县桲罗树区的南苇子沟、北苇子沟、朝阳山、蔡家沟等六个行政村划归了青龙县,宽城建县后部分划归宽城,所以,平泉的满族与宽城现有的满族还有联系。

布尼阿林:平泉县的满族多为皇粮庄头的后裔。郭杖子乡高杖子村李姓 ,属镶黄旗。姚杖子满族乡有林、姚二姓。黑山口乡仓子村姚家院姚姓,祖籍山东省登州府黄县小姚家店,后迁辽东,随清军入关后,拨来此地,属镶黄旗。七沟满族金姓,分住于戏楼后、三岔口两村,祖籍浙江省金华府兰谿县,后迁乐亭枣林庄,又移居盛京,属正白旗。东六沟庄头院金姓,一世祖金聪,二世祖金永亨、三世祖金国志,据传是乾隆皇帝的老师。

5、

综上所述,宽城的满族人的来历基本清楚,多是从清初以后陆续迁移过来。

然而,看满族历史,来宽城区域居住并繁衍下来的满族人应该比这早得多,早到一千多年前。

满族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先民叫肃慎,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早在舜、禹时期,就与中原往来。

唐玄宗的时候,满族人的祖先,这个时候叫靺鞨,成立了渤海国。

渤海国与契丹接界,两国冲突不断,终于在925年的时候,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征渤海国,第二年,渤海国灭亡。

契丹对渤海国遗民进行移民,将渤海国的老百姓迁移到上京道(赤峰巴林左旗)、中京道(宁城)各地,与契丹、奚族、汉族人杂居。1029年,成千上万户渤海国遗民被迁徙至上京周围。

辽朝设置北安州管辖承德境内丰宁、围场南部和隆化、滦平、承德三县部分及兴隆东北部,泽州管辖今平泉、宽城及承德县东部,松山州管辖今围场东北部,长兴县管辖今围场南部,兴化县管辖今围场西部,南京道析津府蓟州管辖今兴隆西南部,承德全境都在辽朝统治范围之内。 大量渤海国遗民也迁徙至承德境内。

这次大移民,应该才是满族人最早来到宽城。

此外,金灭辽后,契丹的一支(奚族)最后消失在都山,盛产天女木兰花的都山是宽城境内的最高峰。

宽城的满族人居住的历史应该有一千多年。


老羊铲史与宽城有关的文章: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修复滦平的古北口、金山岭和宽城的喜峰口长城?

当年在宽城、兴隆一带打鬼子的“常胜部队”是怎样的一支英雄部队

华燕检测感谢您关注  老羊铲史

验车到华燕   快捷又方便

地址:承德市开发区东西营(鸡冠山地质博物馆对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