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态中,2020年中国报告文学书写了什么 | 丁晓原
文/ 丁晓原
2020年,无疑是特别的一年。有失去也有获得,有悲伤也有欢喜……现实既多卓然可观的巨变,也时见蕴含在生活日常中的特质。这些不仅构成了报告文学创作的巨大背景,更成为它书写的直接对象。
有价值的时代生活与报告文学文体的有机相得,生成了报告文学作家写作的新动能和新可能。2020年的中国报告文学,犹如那浩荡时代大潮中的多声部交响,沉郁激扬,壮美深远,斑斓多姿。
非常态中的艰难与温馨
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类的又一次破坏性试验,更是一场我们无法逃避并且必须考好的大考。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同心抗疫,最终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定性胜利。
这样的大疫造成了一种独特的非常态,它为文学烛照社会、透见人性等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题材,是2020年报告文学写作的一大热点,不同时空、不同身份的写作者,以各自的取景和笔墨,叙写具有中国特色的抗疫故事。其中有疫情暴发之初病毒的肆虐和生命的羸弱,也有由生活的流速突然降减应急而形成的艰难与焦虑,更多的则是对生命第一、人民至上,举国奋力驰援湖北、保卫武汉等真切场景、感人故事的摄取和报告。大疫终将过去,而这些存录了抗疫现场的报告文学,也会因为它存活了一段艰难而温馨的历史而具有珍贵的价值。
闻令而动,驰援湖北武汉,是抗疫报告文学作品的主题句。张培忠和许锋的《千里驰援》、李琭璐的《我来自北京》等作品分别记叙了广东、北京等地第一时间派出援鄂医疗队,紧急赶赴抗疫前线参与救治,体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千里驰援》是这类作品中较早推出的一部,它以钟南山在武汉封城前数天的行程和活动、“团圆夜亦是出征时”、春节正是医疗队“战时”等的散点速写和病区改造、危重病患抢救等镜头的特写,写实了广东“逆行者”的效率和仁爱。《我来自北京》中的“我”其实是一个复数“我们”,“我们”中的刘颖、金建敏、王洁等北京医生、护士,以各自都有的“奋不顾身的理由”,选择人生的“最美逆行”。当病人由医生衣服上的名字,查到“医生来自北京”时,“眼睛就突然亮了”,这些具体细节的表现力、感染力跃然纸上。
有一些写作者的名字及其作品应当被我们特别提到。李朝全、李春雷、纪红建、曾散等,他们是作家,更是逆行者。在疫情紧张之时,他们受中国作协指派,奔赴武汉“战场”,执行文学战士的使命。如,李朝全从“战场”“战士”“鏖战”等多个断面,以细实而颇具现场感的叙写,记录武汉同济医院这一危重症救治基地的战“疫”实况,突显了“一心赴救,无惧生死”的大医精诚。纪红建深入武汉采访35天,访谈医护、病患、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居民、干警等200多人,写成长篇报告文学《大战“役”》。这是一部全时、全面而又立体多维报告武汉抗疫大战的“大”作品,信息丰富,意旨厚重。
武汉本地作家刘诗伟、蔡家园、普玄等的作品,因其“有根”和“在场”自有其质地和色泽。刘诗伟和蔡家园合作的《生命之证》,是一部“武汉‘封城’抗疫76天全景报告”。普玄的《疫中之家》,取“老计和家”“母婴之家”“瘟疫和年”等百姓疫中的生活景象,加以摄照呈现。将这两个作品合成起来,就是一部叙事饱满的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手“内史”了。
还有一种写作或许更具特质,这就是援鄂医生的亲历写作。《查医生援鄂日记》是其中的代表作。作者是上海仁济医院呼吸科查琼芳医生,她将自己特殊的经历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作品没有宏大叙事,有的只是与抗疫一线相关者具体而细微的叙事。“无数人都在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疫迎面,人心可鉴。抗疫战斗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感奋的闪光人物,在他们自带光源的抗疫故事中流溢出人性美好的粲然。熊育群的《守护苍生》,主人公是战“疫”中的钟南山。抗击“非典”时67岁的他临危受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已是84岁的他再度披挂上阵,“他劝别人不要去武汉,他却去了。明知道老年人最易感染”。作品通过“天下救人事最大”“仁心乃本心”“敢医敢言是天性”多侧面典型情节的描写,垒筑起钟南山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老而弥坚的精神丰碑。李春雷的《铁人张定宇》,深情记写作品主人公大山一样的坚守,钢铁一般的意志。张定宇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同时又是一名行动受限的渐冻症患者。“在这最后的日子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武汉!”作品用一系列独具人物个性的语言和细节,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位“人民英雄”的鲜明形象,唤起读者内心庄严的崇高感。除了讴歌钟南山、张定宇这些杰出人物外,更多的是为无名者立传的作品。李朝全《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曾散的《甘心》、李春雷的《三月正青春》等主人公或为武汉过客成为志愿者、或为心甘情愿奔赴抗疫前线的医生、护士,他们都是90后年轻人。由此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年轻一代在成长。
反映抗疫的作品,题材主要集中在武汉主战场,但各地的写作也有不少值得关注。何建明的《上海表情》《第一时间》这些作品,其价值既在抗疫之中,也在题材之外。“对‘疫’,上海早有招”“‘第一时间’最重要”“城市有爱,生命才会灿烂”,作品以一个作家的观察与体验,叙写面对重大疫情,上海人民抗疫的灵敏度、精准度和从中显示人性的温度,同时又是一份真实生动地展示疫情大考中上海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成就的现场报告。
脱贫攻坚书写的主调与多姿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摆脱贫困追求安康生活,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怀揣的梦想。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千年的愿景化成美好的现实。
作为时代文体的报告文学,是书写这一主题最为直接有效的文体。中国作协组织实施“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各地作家积极参与,汇成了声势浩大的主题性国家文学创作热潮。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主题写作,全景式记录了新时代脱贫攻坚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进程,书写了在攻坚克难中形成的中国力量、中国创造和中国精神。这些作品是一个伟大时代光与影的实录存真,而留给未来的则是关于中国脱贫史的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字档案。
巨量的主题写作地域广及东西南北中,是一种覆盖中国全域的书写。《岭南万户皆春色》《山海闽东》《凉山热土》《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金青稞》《太行沃土》《新长征 再出发》《三湘网事》等作品,读者见题大致可以知晓作品所写关联的方位。徐锦庚的《涧溪春晓》、罗长江的《石头花开》、王鸿鹏的《那片江峡》、艾平的《春风染绿红山下》、陈新的《云上光辉》等作品,分别为读者描绘了山东三简溪村、张家界武陵源区、云南巧家县、内蒙古赤峰市和西藏等地脱贫攻坚开新境的精彩故事。
罗长江的《石头花开》题目贴切而生动。“武陵源人端的‘旅游碗’,吃的是‘石头饭’。”“我们的汗水掉在石头上,石头就开花。”这里隐喻了脱贫攻坚的艰辛与困难。及物的主题写作正是在这里显示着它的信度和意义。主题写作不是大合唱,而要演奏出多声部中的交响,写作者应当以个人方式写出公共经验中的独特存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任林举的《出泥淖记》以此题叙写吉林的脱贫攻坚事。贫困犹如泥淖,“出”泥淖,就是要走出不适宜人生存的自然困境和因人造成的精神困境,《出泥淖记》将书写重点放在走出人们的精神困境这一端,作品就有了自己的品质。关仁山的《太行沃土》记录河北革命老区阜平脱贫致富历程,作者没有把复杂的生活处理成简单的歌舞。“村里十几个人坐在矮墙上”,他们的“脸木木的,陌生而冰冷”,这样写实性的呈现,如同太行山石虽然不免粗粝,却有着它本有的模样。
脱贫攻坚的书写既有宏大叙事,也要具体讲述。要在贴合写作对象,并且以非虚构文学的方式呈现。徐剑的《金青稞》以“金青稞”这一富有诗意大美的物事为题,在现实和历史的辉映中,激情真切地叙写西藏精准扶贫艰难而伟大的历程。作品叙事宏大与小微兼容,不仅有全面全景的摄照,也讲述“那些平民的故事,更像是四处弥漫着牛粪的青烟,充满了人间的真切感”。主题写作应当是一种差异化的写作,这样才能避免其中的同质化。“古路”是悬崖村中的一个,它是“咕噜”的近声词,可见山村之悬。陈果的《古路之路》将视点凝聚在“路”上,这是一部关于古路村路的传奇的叙说。“大平原的女娃娃不顾一切嫁到高山上,在古路,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这是最为动听的山歌小曲。丁一鹤、毛永温的《厚土中国》是一部“中国大数据防贫纪实”,讲述金融保险加精准扶贫的别样信息。王国平的《一芽一叶总关情》、张庆国《犀鸟启示录》等作品,小题材中有着深开掘,小中透视出大的精彩。浙江吉安黄杜村“为了他人过上美好生活,黄杜人再行动”,捐助白茶苗1500万株帮扶贫困地区。“小村庄大故事”,不仅反映了黄杜村经济的富强,还显示着这里群众质朴而升华了的精神境界。犀鸟是珍稀鸟类,雌雄终生相守,被称为爱情鸟。张庆国的作品以此铺展云南盈江观鸟产业的景象。生态美了,飞走的犀鸟重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脱贫攻坚写作中有一种写作者本身就是实践者,这使得他们作品的滋味增添了诸多异质。陈涛的《山中岁月》,是“我任‘第一书记’的二十四个月”的纪事,作者由北京派驻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池沟村,远离都市的“山中”自有“另一种生活”。作品是以散文的笔法叙写,那些文字因着作者对生活对象的贴近和融入,山风拂面,真切沁人。
脱贫过后是小康。《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共四卷,有百万多字,是国内第一部全景而体系化的小康建设的报告文学。它是当代岭南的大史记,又是伟大中国梦的华彩篇章。
生活是大海,文学为双桨
时代有着自在的逻辑和主题。而生活永远是广阔无垠的大海,文学是荡起双桨在大海航行的舟船。
非虚构的报告文学是与生活对接的文体。非虚构既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开阔的文类指称,更体现了作家写作的态度和精神立场。生活多维度的漫溢,为报告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广阔而深远的时空。2020年的报告文学,既有社会热点的速递和时代主题雄壮的高奏,也可遇见许多色彩缤纷的风景。
何建明在写作、出版抗疫题材的作品外,还有长篇报告文学《革命者》和《德清清地流》。前者是一部致敬上海革命先烈的纪实之作,更是一曲礼赞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信仰之歌。后篇则展示了经济社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浙江德清样本。“县因溪而尚其清,溪亦因人而增其美。”溪清德美正是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两美融合的天合之作,这是新时代的伟大创造。陈启文具有大情怀、大视野,因而时有大手笔。他的《中华水塔》基于全球生态系统大观,从中国文化和我国水系的全局看取三江源这一神奇而博大的题材。文本建构既有地理,也有人文;既有现实,也有历史;也有客观叙写,也多主体的沉思,是一个多要素有机相生而成的厚重之作。另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为什么是深圳》是陈启文献给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的文学大礼。作品的议题设置精妙,以作者个人的观察感受和思考,以报告文学的方式,真实生动并富有说服力地揭示了隐藏在传奇深圳内里的密码。高洪雷是一位业余作家,但他的历史非虚构写作在业内早有闻声。新作《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基于对丝绸之路的新发现,设置新的叙事基线,在历史逻辑和文学逻辑的统摄中,达成了对新丝路的新叙事。
报告文学不只有家国现实与历史的宏大,也有许多作品是对底层的关注,对日常生活意义的发现。彭名燕的《用爱吻你的痛》写的是中国救助的深圳故事。作品中的人物是城市救管站中的救助者、志愿者和受助的生活无着者。这里的“痛”是困厄者的“痛”,也有着救助者的“痛”。以大爱深吻痛弱者之痛,爱是最美、最感人的奉献。记得有位政治家说过,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可以看这个国家的人们怎样对待动物、妇女、老人和弱者。深圳不仅有GDP的速度,有科技的硬核,从《用爱吻你的痛》这里我们也感受到它人性的温度。李燕燕的《无声之辩》为读者打开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无声世界”,作品主人公唐帅是一个成长于聋哑家庭的健全人,“中国首位手语律师”,他让法律细雨滋润无助者的故事,独特而且有社会与人性的五味。地铁民警连忠诚的观察手记《有一段路,我们相遇在地铁》,“写给忙忙碌碌、擦肩而过的地铁一族”。借助作者有心的观察和讲说,知道原来我们不太留意的地铁时空,其实也有许多的精彩与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