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止痒】产能规划应该考虑的应用逻辑
【IE止痒】原创文章 第5篇
对于工厂产能规划,不同公司有不同公司的套路。不管如何,设定工厂的目的只有两个核心支柱,对外是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对内是保障永续经营。因此有很多种分析方法,如工厂选址会考虑到PESTEL评估分析、车间Layout会基于PQRST进行系统化的SLP分析、基于精益生产的角度会考虑到产线平衡、设备负荷利用率、人员工作饱和度、生产周期、物料扭转速度等。所以对工厂选址和车间产能规划,会做一连串的系统化可行性分析和评估,以保障规划的合理性。
以下基于PESTEL和PQRST分析的其中一个例证:
·总体设计产能—工厂规划总纲,确定规划的规模
·垂直整合程度—确认零部件自制的程度
·P-Q配比分析—“品-量”与“批-量”的分析,选择生产模式
·生产工艺流程—确认生产工艺,规划作业单元
·规划功能模块—指定与论证要规划的作业单元
·生产辅助设施—主要作业单元以外的辅助设施
·地块用地红线—新建工业园的用地范围(或不是新建则确认场地条件)
·政府用地要求—新建工业园的用地要求(退让、开门、建筑指标等)
·总体规划原则—企业提出的规划大原则及特殊要求如反恐、SA8000等
·即定事项列表—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主要确定哪些是固定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从以下四大模块着手分析:
客户需求分析
产品需求分析
工艺需求分析
设备需求分析
01
客户需求分析
(一)现给大家列举常见的几类客户:
除了上述客户分类,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兴起,现在的客户已不再是定性的单一需求,可能有时候是大客户,有时候是零售客户,有时候是电商客户等同时交叉进行。不同的客户需求对工厂规划有特定的要求。因此有的公司只做品牌和销售,生产制造全部OEM;有的只做生产制造交付给客户。这里讲的主要属于后者。因此会牵扯到工厂选址评估。
(二)选址评估: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在比较大型的工厂/公司规划,均会以此模型作为分析工具(考虑到案例的复杂性,此处只例举思维模型):
当然以上主要属于工厂选址,从战略层面上的考虑,有的公司选址会考虑到工业用地的成本和税收优惠,有的会考虑到物流运输资源便利性,有的会考虑到上下游材料及产品供应的成本,有的会考虑到区域招工及用工稳定性等。
02
产品需求评估
(一)市占率分析
为了明确企业在江湖上的地位,会考虑到产品的总市场容量、可获得市场份额、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便于掌控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而不是跟风追随别人做什么就做什么,把我市场规律和需求行情的发展趋势。
(二)P-Q/P-R分析
确定了产品和订单份额在江湖上的预估地位之后,会对产品系列做区分。不同的产品系列所面对的加工工艺、设备使用需求、对厂房的规划结构、甚至于对选址的要求都可能产生决定性要求(比如环保固废排放要求等)。在生产资源(包括5M1E1I等)可支配的情况下,对工厂规划,一般教科书式的会选择:PQRST的系统化规划方法。在这里给大家提供其中的一种分析方法,即P-Q/P-R分析。
基于文字图示的繁杂,以上省略相关的图表和数据,在百度和精益生产培训的课题有很多。在这里不再赘述。
03
工艺需求分析
工艺即为加工方法,让产品从原材料变为半成品或成品的操作方法。列举同一个塑胶产品,有很多种加工方式,最常见的有注塑成型、有钳工打磨成型、有镭射加工、有CNC铣型、有蚀刻加工等方法,为了达成客户需求,一般均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方式,但是不同的工艺布局会造成不同的生产效能。
因此工艺需求分析,需要结合PQRST的系统化分析方法,从产品部件、数量、工艺路径、辅助资源及加工时间等考虑,如线边物料规划、车间半成品安全库存设置、补货节拍测算、工序转运批次管理规则等。
(一)产能节拍设定,从客户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工艺与订单需求匹配,投资高昂的工艺设备,当订单却不饱和,将会造成工艺规划不合理的浪费。
(二)车间物流的流畅性,车间物料、半成品、成品等物流流向,杜绝回流、避免混流、禁止乱流。尤其离散型非流水化生产加工的工艺,许多民营企业内的物料状况不受控,生管和跟单人员不知道如何告诉客户什么时候可以交单。
(三)人流、物流分离,不管是从安全的角度,还是5S管理的角度,车间规划时需要考虑几个流,信息流的设定可以让所有人都一致性的遵守(一般代表表单、安灯、看板等)、人员流向有固定的通道(如参观通道、员工通道、消防通道、作业区等)、物流通道(专门用于叉车、AGV导航、流水线等)。
(四)明确各工序产能,各产品/部件流经车间时,一定有清楚的标准工时、效率或直通率等可衡量指标,便于掌控整个工厂的运作效能。
(五)人机定岗定编,各工序人员稳定、人机操作熟练,是整个生产线流畅的保障。
(六)有明确的目视化管理。如车间定品、定量、定容、定点、定标示等,颜色管理按照人因工程的标准规划。规范正常订单、补单、插单、不良品/返修区等均需考虑在内。
04
设备选型评估
此处除了考虑设备的性能,包括有效产出率、主要提供5种分析维度,
(1)设备通用性:从产品加工的维度,考虑到设备对多系列产品/部件生产的可行性,避免专机专用,除非产品的批量大且生命周期长。另外考虑到设备性能、效率及加工稳定性。在投资效益方面,所投资的设备使用寿命必须超过产品生命周期,除非产品利润率高,回收期快,否则投资风险较大;
(2)设备持久性:设备稳定且持久耐用是设备选择评估的其中一个标准,许多工厂经常出现设备每年都更新换代,效率却很低下,造成成本和效率的双重低下。
(3)产线平衡性:在许多民营企业中,上下工序件的设备产能负荷不匹配,未考虑生产节拍和工序产能平衡,在工序与工序件设定半成品周转区域,造成各工序及车间之间的频繁搬运。另外由于工序产能不平衡,生产效率较高的工序常常没有事情做,生产瓶颈工序却忙得不可开交,整体产线效率低下。
(4)设备可操作性:许多公司为了赶时髦,引入很高昂的设备及信息管理系统,但是操作繁琐,造成许多员工习惯于用手工,反而比全自动化的设备操作系统更灵活。由于设备操作性差,在换线/单操作、参数调试、工具调试等影响了设备整体效能。
(5)设备售后维护便利性:主要从设备配件购买便利性、售后保养维护便利性、售后异常处理处理应急时效等方面考量,均会影响设备的使用效能。
以上主要以总结性的经验,概括有别于知识课本教条化的方法论,供大家参考和共勉。
作者简介:IE专业毕业,擅长于3C、电器、家居行业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营管理和技术实践,一直以来从事于IE、精益制造、ISC集成供应链、及信息化的评估、规划、改善、与辅导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