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召开!张桃林万建民等提到7个关键词

2020年,五年规划承上启下之年

“十三五”规划收官

“十四五”规划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序幕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

种业发展走进了全新的阶段

我们有与之前不同的任务

也需要通过新的改革实现与时俱进

过去几年,我国现代种业取得哪些成绩?

当前与今后,种业面临哪些新形势新问题

未来几年重点工作是什么?

1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三五”现代种业发展成效和经验,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代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安排部署了“十四五”及明年重点工作。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推进会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戴景瑞、盖钧镒、万建民、张新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兴旺主持。

辽宁、四川、安徽、海南农业农村厅等省级农业农村部门代表分别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基地建设、市场监管、南繁硅谷建设进行发言;中国农业科学院、温氏集团、中国种子协会、现代种业基金等科研单位、企业、协会代表分别围绕农作物良种攻关、畜禽良种攻关、种业行业自律、种业金融支持进行发言;全国农技中心、全国畜牧总站、部科技发展中心围绕发挥种业创新支撑服务作用进行发言。各省(区、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种业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

大会现场

关键词1:新形势新要求

十三五以来,我国现代种业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张桃林指出,我国种业在品种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突破。例如在水稻、玉米、小麦、蛋鸡、肉鸭等品种方面,成效非常明显;杂种优势利用、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品种选育效率大大提升。

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良种对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40%,为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支撑。

“当前我国种业正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张桃林指出,站在新一个五年规划的历史节点上,要在应对风险、抢抓机遇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对种源保障能力、种业创新水平、内外部发展环境等重大问题有客观的分析、科学的研判,这是做好工作的逻辑起点。“十四五”时期我国种业发展,必须从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出发,从推进农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出发,强化种业科技支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现代种业基地,提升监管治理能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种业体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2: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

辽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奎男介绍,年初以来,辽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省农业种植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地方禽畜和特种禽畜遗传资源调研,在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并持续推进水稻、玉米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奎男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各地通过开展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行动、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与材料采集,抢救性收集了一大批新资源;通过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深度发掘与新种质创制,培育推广了一大批突破性新品种;通过产业化开发,一批特色作物、畜禽地方资源在发展区域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着眼“十四五”,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怎么做?张桃林指出,要坚持“以保为先、保用结合、多方参与、创新利用”的基本思路,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即加快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推动资源登记交流共享;创新开发利用机制;加强资源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力度,探索开展资源保护与利用权益改革试点,推动建立资源共享利用和交易平台。”

关键词3:自主创新

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到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的发展新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表示,通过联合良种攻关,“十三五”期间育成小麦新品种180个、水稻312个、玉米820个、大豆247个,一批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重大新品种有力保障了我国种业发展。完成了近7500份次小麦、12.8万份次水稻、5.6万份次玉米、4.8万份次大豆种质资源各性状鉴定评价。阐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优异种质基因组结构变异特征,揭示种质遗传改良规律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通过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助推种业创新发展。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介绍,中心立足品种区试、品种登记、种子检验和种业监管等工作,围绕种业事业“六大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十三五’期间,全国共安排5种审定作物品种试验10673组、试验点次13.5万个、参试品种10.1万个次。共审定绿色优质品种2669个次、特殊类型品种551个次,绿色优质专用品种占比近20%。”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

温氏股份副总裁吴珍芳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表示,全国畜牧总站推动良种繁育体系、育种创新体系和禽畜遗传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完善。要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推动禽畜种业再创新局面。

温氏股份是全国优质瘦肉型猪联合攻关牵头单位。温氏股份副总裁吴珍芳介绍,近年来,国家禽畜良种联合攻关计划扎实推进,在种猪全基因组选择和选配等技术研发、瘦肉型猪智能测定技术,瘦肉型猪大数据遗传评估技术、优质新品种选育、专门化品系本土化选育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年申请量已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产典型不断涌现,优质化水平不断提升;审定畜禽新品种配套系93个,占全部审定品种56%,良种生产性能明显改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科研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建立,科企合作逐步深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育种上加快应用。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需要整合资源,聚力攻关。”张桃林表示,着眼“十四五”,种业自主创新要重点在五个方面干出实绩。一是加大良种联合攻关力度。二是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创新应用。三是加强国家种业创新力量战略布局。四是健全育种创新激励机制。五是积极推进种业创新国际合作。“种业自主创新要以提升核心种源竞争力为目标,保持水稻、小麦等优势品种竞争力,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要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

关键词4:基地建设

保证农业用种供应,核心是要抓好国家现代种业基地建设。

四川是全国种业大省、三大育制种基地省之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波指出,全省建有“三杂”种子基地38万亩,创建了5个省级农作物现代种业园区,优势种业基地初步形成。制种基地核心区单产平均增加9.7%以上,基地县65%以上种子实现了就地烘干加工,种子质量合格率达98.6%,良种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波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罗东

海南有得天独厚的“光温水”资源,通过南繁育出了中国多个作物的大多数品种,有“南繁硅谷”之称。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罗东表示,近年来,海南有序推进科研用地流转和重点项目实施,加快推进配套服务区建设,持续推进种业制度创新。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种业基地建设取得巨大成效,形成了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基地为核心、152个制种基地县为骨干的“国家队”,保障了70%以上农作物用种,240家核心育种场和9500多家扩繁基地辐射带动和有效保障了全国3/4的畜禽用种需求。

关于基地建设,张桃林指出,要高质量打造国家南繁硅谷;高标准建设农作物制种基地;统筹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要加大投入,分类推进,全面提升高质量种源生产和供应能力。明年,在全面推进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加大南繁基地建设力度,加强制种大县、产业园等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管。”

关键词5:企业培育

企业是现代种业创新的主体。种业强,企业必须强。近年来,我国种业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兼并重组明显加快,行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但不论是在经营规模上、创新能力上,还是发展布局上,与国际巨头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现代种业发展基金董事长刘江华

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是中央层面专注种业领域的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董事长刘江华表示,将更好发挥种业基金作用,带动企业、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本进入种业,打造一批现代种业企业,推动种业高速度高质量创新发展。

如何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张桃林指出,要明确发展方向;优化发展布局落实扶持举措。“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种业发展现状,着力打造航母型领军企业、特色优势企业、专业化平台企业等几类企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关键词6:监管治理

种业监管治理,是推动种业持续创新的基础保障。“维护品种权是当前种业自律的核心内容。”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介绍,协会现有会员1319个,企业会员1038个。2019年以来,协会联合相关部门举办了一系列种业知识产权培训班、研讨交流会等,提升会员单位保护意识与自律水平。

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红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良种生产和使用大省。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红表示,近年来,全省认真开展市场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质量抽检检测等市场监管工作,通过“五个强化”落实工作,即强化工作部署、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强化案件查处和纠纷调解、强化应急调度,确保了全省种业市场平稳有序和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

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种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介绍,近年来新品种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健全,执法工作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富有成效。“‘十三五’期间,共受理新品种权申请2.45万件,授权近1万件,年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品种保护大国。”

尽管近年来种子质量水平快速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显增强,但当前,市场监管还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种业创新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着眼‘十四五’,种子市场监管的核心就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上,张桃林指出,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完善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健全打假机制,实施全程监管,逐步构建法治完善、监督有力、放管结合、社会参与的监管治理体系。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要强化能力保障。二要强化协同联动。三要优化市场环境。四要加强制度建设。“此外,针对种畜禽市场监管,一方面完善种畜禽监管制度和具体实施机制,另一方面加快制定种畜禽领域技术标准。”

关键词7:系统建设

“十四五”时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国种业也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张桃林指出,种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标对表中央关于种业发展目标要求,努力提升专业精神和专业本领,为推进新时代种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要搞好学习调研。二要搞好总体筹划。三要搞好格局创建。四要搞好宣传引导。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种业“十四五”重点目标任务开展研讨交流,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司长张兴旺作会议总结,研讨交流总结会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主持。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邹永霞、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郑清、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分别代表各研讨组作座谈总结。

研讨交流总结

记者丨叶凤林

编辑丨农财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