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蛤蚧
内容来源:药圈网
蛤蚧Gejie
GECKO
来源
本品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cko Linnaeus的干燥体。
相关名
蛤解、蛤蛇、蛤蚧尾、全蛤蚧、仙蟾、蛤蟹、石牙、多格
图片
来源教材
下图为越南蛤蚧
产地
主产于广西龙津、大新、百色、容县等地。云南、广东、福建等省亦产。广西、江苏等省区已人工养殖。进口蛤蚧产于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5-8月为主要捕捉季节,剖开腹部,取出内脏,拭净血液(不可水洗),再以竹片撑开,使全体扁平顺直,低温干燥。将大小相近的两只合成1对,扎好。
性状鉴别
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灰绿色或橙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和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较原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饮片 蛤蚧
为不规则的片状小块,表面灰黑色或银灰色,有棕黄色斑点及鳞甲脱落后的痕迹。切面黄白色或灰白色。脊椎骨和肋骨突起清晰。气腥,味微咸。
酒蛤蚧
本品形如蛤蚧块。微有酒香气,味微咸。
性味归经
咸,平。归肺、肾经。
性能特点
本品味咸性平,药力平和,入肺、肾经。既补肺益肾,治肺虚咳嗽与肾虚作喘;又补肾阳、益精血,治肾阳不足及精血亏虚。
功效
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
功效助记
蛤蚧已经(爬上了)沈阳的飞船。
主治病证
(1)肺虚咳嗽,肾虚喘促。
(2)肾虚阳痰,精血亏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研末,每次1-2g; 浸酒,每次1-2对。
使用注意
本品滋补助阳,故风寒、实热及痰湿喘咳者忌服。
故事
“蛤蚧”始载的说法至今一般有三种,第一种:载于宋代的(开宝本草),这种考证已经被1961年出版的《中药志》等多数文献所承认并被引用。第二种:赵民昌编著的《名贵中药材鉴别》一书称其始载于唐代的《海药本草》。第三种:《中药大辞典》中颜正华主编的《中药学》认为首载于《雷公炮炙论》。在这三种说法中,第一种说法错误地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蛤蚧项下所注的“宋开宝”理解为始载,故不妥。第二种说法,据《重修政和经史政类备用本草》中蛤蚧项下既引用唐《海药本草》,又引用了南北朝《雷公炮炙论》的有关记述,因而也不可苟同。
由此可以认为,作为本草文献的始载,第三种说法即始载于(雷公炮炙论)较为合理。
另作为“蛤蚧”一名,观历代本草,其中有“杨雄(汉代,成都人,公元前53年至18年)《方言》云,“桂林之中能鸣者俗谓之蛤蚧……”故“蛤蚧”一名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早。
大约到了西汉时期,人们才开始关注蛤蚧是什么一事,《方言》中有这样的记载:“桂林之中,守宫大而能鸣者,俗谓之蛤蚧。”李时珍也称“蛤蚧因声而名”。蛤蚧的鸣叫声特别脆亮,悦耳动听,经久不停。民间百姓中有传说,这是蛤蚧在对唱恋歌,“蛤”一声,“蚧”一声”,雄蛤蛤鸣“蛤”,雌蛤蛤呼“蚧”,一唱一和,夫唱妇随,情真意切,十分恩爱。但是根据实地观察研究,无论雌雄蛤蚧皆能鸣叫“蛤”和“蚧”,且蛤蚧交合之后,便各奔东西了,并无终身相随的事情发生。可见所谓“恩爱”实则为盲目褒誉,或者是一种良好愿望的寄托罢了。
还是因为蛤蚧的叫声曾有人赞赏“情同鸳鸯、功盖参”,说此物常自报其名,雄性叫声“咯咯”为蛤,雌性叫声“唧唧”名蚧。求偶期传来隐喻“哥哥姐姐”般的窃窃私语。再有蛤蚧夜居榕树、石岩,一夫一妻,上呼下应,形影相随,往往捉一获二,虽被捉到死也不分开,因此习惯入药时必然成双成对。明朝初时人们常常以稿草将成对的蛤蚧紧紧缠绕,蒸晒后穿链在一起作为房事中用药,借以“盛情补得情盛”,可见蛤蚧的功效与作用在古代已经被肯定。
还有传说蛤蚧为龙的儿子。经传龙生九种,蛤蚧也居其中之一,其余名为龙、吊、蛟、堆、鱿鲤、石龙子、守宫龙、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