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针灸流派只要求选用肘膝以下66穴?
穴位,是经脉脉气所发的部位。如果一条经脉发生了异常变化,即出现各种病候,就可以通过刺激这条经脉的穴位,调整经脉、脏腑的气血而把疾病治愈。
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肘膝以下经穴对治疗其远隔部位疾患的重要作用,这些穴位对治疗内脏以及全身疾病都具有重要意义。
俞云教授在临床上非常重视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肘膝以下的穴位大多属于特定穴,即属于五腧穴、原穴、郄穴、络穴、八脉交会穴等。这些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还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脏腑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病患的作用。
一、五输穴(五腧穴)
即井、荥、输、经、合穴的总称,五输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每条经脉都有自己的五输穴,合计60个穴位,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从中可得知五腧穴对于身体大多数疾病均有治疗效果。
二、原穴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三、络穴
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别出部位的腧穴。十五络脉,是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其中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络穴可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络穴在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
四、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五、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因为八穴中每一个穴位都有所属的正经,所通的奇经,又通过正经和奇经与其他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构成广泛的联系,所以刺灸这八穴,有调节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作用。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四肢肘膝以下的穴位除了属于特定穴之外,其中也包含了经络“标本、根结”等意义,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了肘膝以下的穴位就基本上可以治疗大多数疾病了。
基本上很多针灸流派,比如董氏奇穴、黄帝内针、符针、腕踝针等都要求选用肘膝之下66个穴位,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一是这些流派的主治范畴比较固定,很多问题,特别是经络主治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另外,古代针具制备工艺粗糙,在人体其它部位针刺会产生严重后果。但是,现代比较火的针灸学派,如腹针,脐针等,突破了这种限制,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俞老的切脉针灸,目标是解决癌症和疑难杂症,所以,就需要深度,也需要广度,所有的治疗方法,只要是对患者有帮助,我们都可以融会贯通,都可以纳入切脉针灸的体系之内,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