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

身为帝王的女人,虽然荣宠无比,但也没有什么自由和自主可言,就连生死好多时候也由不得自己。要是生不逢时,生在殉葬盛行的时代,让你死你敢不死能不死吗?

他们让人死的办法多得令人瞠目结舌,下药、用白绫勒、往口里强灌水银、往脸上一层一层蒙湿纸等等,办法实在太多太多,可谓残不忍睹,令人毛骨悚然。

1.先来了解一下殉葬这种惨无人道的丧葬制度的前世今生

殉葬制度起源于奴隶社会,据说当时商朝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会生活在另一个世界,而坟墓就是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奴隶主为了让自己死后在另一个世界还能享受荣华富贵,所以他们死后就让奴隶殉葬以供自己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驱使。

六朝、宋辽金等朝代,相继以后宫活人为帝王殉葬,元朝时这种制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成吉思汗死后,凡是他灵柩经过的地方遇到的人都得杀死为其殉葬,想想他的灵柩从宁夏运到蒙古,那么远的路得杀死多少路人?这还不算,他们还杀死40名贵族美女来为成吉思汗殉葬。

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废除了这种制度,作为一代帝王为何他会突然废除这种罪恶的制度呢?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他的生母有关,据说明英宗一生都不知道其生母为何人?

他怀疑自己的生母成了先帝的殉葬品,因为他亲眼见过那些殉葬的妃嫔和宫女绝望的眼神和她们痛苦哭泣的神情,这让他更愿意相信他的生母也就在那些人中,于是他下令废止了殉葬制度。

不过到了清朝初年,这种制度又死灰复燃,后来被康熙帝下令废止,康熙虽然下令废止了这种制度,却又大力表彰民间殉葬,各地官府也大力表彰为夫殉葬的妻妾,像我们现在看到有些地方遗留下来的为“烈女”“节妇”立的牌坊,就有很大可能是这种激励机制下的怪胎。

2.如果妃子不愿死他们会怎么处置?这得分“活人殉”和“死人殉”两种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处置手段

一种是活人殉。古代那些帝王自登基后就开始大修陵墓,所以他们的陵墓一般都比较大,能容纳很多人,在帝王死后一般安排几名妃子或宫女殉葬,这也是她们最害怕的事情。

为了活下来,她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按照殉葬制度规定,如果妃子能生出皇子的话,是不用殉葬的,这样就会出现妃子们不遗余力地想着被皇帝临幸。

不过大多数妃子并没有那么幸运,可能一生都生不出皇子,她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在帝王死后会殉葬,可是这世上能有几人不愿活着?

越是身份高贵生活优渥者往往越惜命,越想长命百岁,巴不得长生不老,可身为皇家妃子,享福时尽情享,该死时也确实躲不掉。

而活人殉是要求她们活着送进墓室的,这里面有好多人肯定也不愿意,但反抗是没有意义的,也无法反抗。

有些妃子其实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无法改变,到帝王死后他们也就跟着去了,这样的话,她们不但能落得个好名声,她们的家人也能享受到相应的声誉和待遇。

当然活人殉里面也有一些是宁死不愿殉葬的,但为保持她们有生命迹象而进入墓室,据说他们一般采用二种方式让这些人殉葬。

一是强行绑进去,让他们失去反抗能力,然后封死墓门,让她们慢慢冻饿而死。

二是用麻沸散或蒙汗药之类的麻醉药,在她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她们昏迷,然后快速梳洗打扮一番再送进墓室。

第二种是死人殉。用死人殉葬相对活人殉要好一点,虽然死时很痛苦,但比起在墓室里慢慢死去痛苦要少一些。死人殉对待的一般都是那些反抗比较激烈的人,比如成吉思汗灵柩路过时将遇见的人杀死为其殉葬,路人哪会愿意去殉葬?只能一刀杀死,装上车运走即可。

死人殉一般根据反抗程度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手段致死,对列入殉葬名单的妃嫔而言,因为要保持容颜和体形的完整,一般很少会用刀杀,也不能见血。一旦进入殡葬名单的妃子或者宫女,多数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处死后殉葬。

一是赐毒酒。下毒是最简便的方式,这是对于那些反抗意识不强的妃子才会用的,由太监端上一杯毒酒,喝下之后顷刻暴毙。

二是赐白绫。这也是对那些反抗意识不太强的妃子常用的赐死办法,太监拿过来一截白绫往房檩上一甩,然后就出门了,等差不多了再进来,人已经没了。

三是强行勒死。这种方法一般是对那些反抗意识比较强的妃嫔用的手段,两个太监进去,二话不说,将白绫往她们脖子上一套,然后两人一使劲,人很快就断气了。

总之,古代殉葬制度是一种极其残酷极其可怕的丧葬制度,这种丧葬制度是对生命的漠视和对无辜的巨大伤害,也是野蛮和愚昧的表现,而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摒弃这种罪恶滔天的丧葬制度。

写下这些东西时,真的让人心里很难受,生在殉葬制度盛行的古代女人,尤其是给帝王当女人的那些女人,我们其实只看到她们光鲜的一面,她们在殉葬时的那种绝望和不舍,以及对她们采取的种种残酷手段,都让人不寒而栗。

真得感谢明英宗和康熙两位皇帝,他们为废止这种罪恶的制度真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