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脾气越来越差的人,通常伴随着生活中的这些变化
人的脾气秉性会随着生活的变化,发生一定的变化。
个体的脾气秉性与性格不同,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受到个体一段时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当个体对当前生活状态持满意态度时,脾气就会越来越好;如果个体对当前生活状态不满意,脾气也会越来越差,同样的你还会发现运气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差。这在社会心理学中也称之为费斯汀格法则,既发生在个体身上的10%的事情是不可控制的,剩下90%的事情则是对该事情的反应所产生的行为链。这意味着生活中发生这些变化时,个体的脾气会越来越差。
生活中发生这些变化,脾气会越来越差
作息不规律,睡眠少
根据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情绪与脑功能有关。其中前额皮层控制着人的厌恶与恐惧;前眶额与消极情绪有关;左侧后中央脑回控制着人们的积极情绪;杏仁核以及网状结构都对情绪的唤醒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意味着,如果个体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休息,供氧量不足会产生功能性紊乱。个体的情绪会非常的烦躁,既不是一种痛苦也不是厌恶更不是恐惧,总之就是特别的纠结、难受,相应的脾气也会越来越差。
连续的挫败感堆积
个体的一切活动都渴望得到积极的反馈,如果个体在活动中连续受到挫败,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然后产生逆反心理,脾气会越来越差。比如工作的不顺利、恋爱的不顺利、社交的不顺利、游戏的不顺利,学习的不顺利,接二连三的挫败感会让个体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个体对自我产生怀疑之后,立刻产生心理防御,即个体必须维护自我存在的必要性。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下,个体消除对自我的怀疑,转为对他人的怀疑,进而觉得别人的错误导致自己接二连三的失败,然后脾气也会越来越差。
长期缺乏社交生活
长期缺乏社交生活的人,社会感会越来越低,自我意识会越来越高;耐心会越来越低,浮躁的心理会越来越强。由于长期没有社交生活,不跟别人接触,个体的思想会越来越偏执,性格会越来越自我,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脾气越来越差也就在所难免。对于部分心智不成熟的人而言,哪怕经常参与社交也改不了坏脾气。人与人交往会磨砺彼此的秉性,在人群中混得不错的人,脾气大都不是很差。
社交生活的另一层面是亲密关系,如果长期没有可信任的亲密关系,也会让个体的脾气越来越差。人的情绪好坏与爱的感受有密切关系,人们感受到的爱越真实、越浓厚,情绪也就会越好。长期没有亲密关系的人,不懂得怎么表达爱,也没有被人爱的感觉。内心就好像一片荒丘一样,脾气自然也会越来越差。有人爱的人,内心郁郁葱葱,像是草原、像是森林,充满了生机。所以,积极探索和发展亲密关系,有利于改善脾气秉性。
对自我的失望感,会让脾气越来越差
一个人如果意识到自己“无药可救”,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原本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如果对自己感到失望,认为自己不会再有任何成就,那么个体的脾气就会越来越差。原本个体认为努力就会有收获,可是个体意识到哪怕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到想要的生活,于是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付出的努力反而越来越少,脾气也就越来越差。当个体所有努力都得不到积极反馈时,自然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也就是哪怕个体稍微再努力一下就会成功,个体也不会再去努力了。
心态上的微妙变化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克制之中,总是忍气吞声的活着,如果有一天出现了心态上的变化,脾气会越来越差。个体会意识到自己之前受到了很大的委屈,不允许自己再受这样的委屈,脾气会越来越差,其目的是保护自我以及心理上的补偿效应。不管是别人的劝说还是环境、地位的变化,个体在心态上产生了微妙变化后,情绪也会随之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通常不是好的变化,而是一种“黑化”。
如何改善自己的脾气?
需要注意的是,是改善脾气而不是消除脾气。一个人有脾气是正常现象,不仅起到了自我保护的功能,也让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好恶。适当的对别人发脾气,可以保持一定的界限感,不要让对方过分的干涉自己。但是如果脾气越来越差,就需要注意了。个体可以有意识的增加睡眠量,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建立亲密关系。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通过对自我积极的鼓励,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这些都是改善脾气的好办法,可以尝试一下。
总而言之,脾气越来越差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它是在提醒个体生活中产生的了一些不好的变化。只有当个体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出现问题时,才会明白如何解决问题,并且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