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立秋节气,“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这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暑热渐消,万物成熟,此时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期。
中医学认为“秋气通于肺”,“肺乃气之海”,因此立秋养生先养肺,就是提示朋友们秋季顺时养生,应特别注意保养肺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肺养好了,就可大大降低呼吸系统疾患的发生。
立秋怎么养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谭超副教授从起居、饮食、情绪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起居养肺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活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二是要坚持锻炼身体,特别是中医的呼吸吐纳和功法练习。
根据《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所载,秋季作息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是为了顺应阳气的收敛,而早起则能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肺气收敛太过,出现秋乏或者气短等身体的不适。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熬过了苦夏秋天不妨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在11点到下午3点前,抽出半小时平卧闭目养神或小憩片刻给劳累了一上午的心脏充充电,心神安宁,心血充足对肺也是有好处的。休息好了,还要适当的运动,立秋以后,早晚天气转凉,较酷热的夏季更适合锻炼,在合适的时间段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改善肺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相关脏腑的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立秋后人体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选择的运动也应顺应这一特点,运动时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慢跑、快走、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正气抗疫操等等。
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功法和正气抗疫操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使呼吸变得深沉和缓具有明显作用,是对于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慢性病患者颇佳的锻炼方法。
特别推荐的是五禽戏中的鸟戏。鸟戏是五禽戏的结束部分,是通过模仿鹤的形象而编制的一套养生功法。鹤姿态优雅、性情飘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练习鸟戏时,强调上肢的上举和下落,像鸟扇动翅膀一样,意在不断刺激肺经。“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练习这个功法,可以有效防治肺气不足、气血虚弱所导致的病症,比如肺胀、胸满、咳嗽、气喘等,还可以调治肠胃系统疾病和心脏疾病。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而燥为秋季的主气,是一种阳邪,最易耗伤津液,燥邪每从口鼻侵于肺,耗伤肺阴,出现肺燥,可表现为口唇干燥、鼻干、咽喉疼痛,伴阵发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呼吸症状,甚至引起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发病增多。
预防秋燥从立秋开始,秋季饮食的原则应“滋润生津,减辛增酸”。推荐多吃些能滋阴润燥生津的食物,如梨、藕、银耳、百合、萝卜、蜂蜜等,可以滋养肺脏,防止燥邪伤肺。中医学又认为五味入五脏,辛入肺,酸入肝。在秋天辛香麻辣、煎炸熏烤类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和酒等宜少吃或不吃,通过减辛,少吃辛味,一能防止肺气太盛,二能防止辛燥伤肺,耗伤阴液,正如民间流传的“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增酸是指秋天要多食酸味,适当吃些醋或酸味水果如葡萄、梅子、石榴、番茄等,一方面酸性食物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增加津液,另一方面酸性收敛通过增酸可以防止肺气过旺影响肝的功能,这是因为在中医学理论里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能损伤肝的功能。重点推荐的立秋应季食品是莲藕。莲藕长于水中,得水中精气,具有补中养神、益脾养胃的功效,既可生吃,又可熟食,而功效不同。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榨汁去渣饮用,或洗净加糖醋凉拌,对防治秋燥非常有效;而煮熟以后的莲藕,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莲藕龙骨汤咸鲜味美老少皆宜,可以作为立秋养生的常用食品。
做法:将雪梨500克去皮心,加百合100克,咳嗽痰多者还可加川贝母30克打粉,上三味拌匀,隔水炖至成膏状,放凉后加入蜂蜜250克即可。功效:雪梨性味清凉甘甜,入肺、胃经,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百合滋养肺阴,贝母清热化痰,蜂蜜润肺,合用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口干舌燥者均有益。注意脾虚便溏及素体虚寒者不宜服用。
做法:取莲藕250克洗净,去皮,焯水放凉后切成薄片,加杏仁10g,放入榨汁机中加适当的冷开水榨汁、过滤去渣,根据个人喜好加上少量冰糖/蜂蜜,或牛奶调味,就调制出了清香滑润爽口的藕汁杏仁露。
立秋以后,天气开始转凉,肺气虚者对秋天天气的变化尤为敏感,在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境况,常在心中引起悲苦、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秋季情绪调节应“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人们在心境上应力求做到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平和,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减轻悲秋情绪。因疫情影响,这个秋天虽暂时不能结伴出游,但也不妨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运动、品茶、动手制作美食,让自己心情愉悦,减少悲秋情绪。谭超副教授提醒:虽然中医养生可养肺,改善和提高肺的各项功能,但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尽早接种疫苗才是最有效的抗疫。
谭超: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研究,中医体质干预和健康管理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熟练掌握心内科各项临床操作技术。擅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血压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对头痛、心悸、失眠、咳嗽、便秘、呕吐等病症的中医治疗颇有心得。
作者:谭超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杨楠
校对:陈双
审核:黄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