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与太极拳演化定型的三段论/赵泽仁 张云 龙勿用
编者按:10月8日,黄河文明与太极文化研讨会暨《世界太极拳蓝皮书》首发式在河南焦作隆重举行。为促进太极文化交流研讨,会议择优选编了太极文化方面的论文24篇。在此,谨向论文所有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应广大太极拳友的要求,本公众号将连续刊发入编论文,以飨读者。
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与太极拳演化定型的三段论
需要明确,当我们讨论传统武术与传统太极拳时,首先不能忘了技击这个武术的核心问题;其次必须明白个人的技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体能、技术、经验、心理素质等,故个人技击中胜负的因素有多种;第三当讨论武术的历史源流、发展演变时,其内涵重点是在指导思想、技术理念、技术组成、战略战术、训练方法等,与个人的技击能力无关。
在讨论太极拳的源流与发展时,需要以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传统武术的源流与发展问题。以为各种拳术都是某人创造并保持不变,以为祖师爷的功夫总是最高的,后面都是一代不如一代,这类观点都是受传统文化中厚古薄今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多数都不可能是真实的历史。同时也不能否认亢龙有悔,在社会环境影响下,很多传统武术在技术发展达到一个高峰后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事实上,中国传统武术是在长期的积累中发展起来的,其间产生过几次指导思想与技术理念方面的大变化,这些变化往往与传统文化相关。太极拳的形成、演化和定型就是在这几次变化中逐渐成熟的,其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外家长拳、内家十三势、太极拳,这里内家外家之分是近代以来拳术界约定俗成的观念[2]。
一、武术产生发展的基本形式
人类为了求生存而需要争斗技巧,武术即是这种需求下的产物。开始的争斗方式(这里以徒手格斗术为例)都是以身体自然本能为基础的直接动作,抡拳踢脚都是日常自然动作的反应。当争斗的烈度提升后,有人开始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包括肢体动作的合理运动、体能的增强与运用、应敌时的策略战术、以及训练方法等,也就是将自然自发的打斗动作上升为更为合理有效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发展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皆如此。虽然这种打斗的技术五花八门,但是其本质上都是在所谓“先天自然之能”基础上对人体的强化,无论其中的技术技法如何发展、演变,都没有超出这个基本理念范围。现在能够看到的绝大多数技术门派,基本都是如此,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人的自然合理的运动行为只能是、且也只有这一种方式。在中国,以这种观念自然发展起来的拳种门派后来都被归为“外家拳”。简而言之,外家拳是指基于人体自然本能而发展起来的技击方法,是对人体能的自然强化,是对人体自然功能的简单、直接应用。几乎所有自然发展起来的拳术,都具有这类性质,也就全都可以归于外家拳一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作为单一个体的技击技术水平是一个综合能力,包括体能、技术、经验与心理等方面。在外家拳概念下的武术中,体能在个人综合技击能力中占的比例很大,所谓一力降十会,这是武术自然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很独到的特点,比如术与道的关系,小学与大学的关系,特别是道家哲学思想,更是在全世界思想界独树一帜。另外,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特别注重身体内部的感觉与修炼问题,从而引发出有关“气”的系统观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体内的修养、修炼方法。这些文化特点影响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无论是在思维方式还是行为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中国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理论先行,使武术内部产生变化,导致部分拳种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综合技击能力中减少对体能的依赖。正是由于术与道的思想,人们在武术的研习中没有简单地局限在“术”里,而是不断地寻求更符合“道”的理念、方法,比如以柔克刚。正是由于道家哲学思想,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理念上产生了升华,促进了对武术技术技法的新的研究,比如如何将不争、无为无不为、以静制动、以弱胜强、对立统一等哲学理念付诸于技击实践。同时正是由于中国传统中有关“气”等养生观念,提供了新的训练方法,产生了对人体的新的认识,极大地开发了人体潜能,比如发现增加肌肉并不是增加力量的唯一方法,又比如通过气的引导达到对劲力的最合理有效的运用方法等。这些都是以新的技术理念增加技术在综合技击能力中的比例,减少对体能的依赖。道家思想是触发新的武术理念发展的核心思想,同时部分儒、释、兵家的理论也被融入到新的理念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传统武术分支~内家拳。
三、内家拳的产生发展
这种将道家理论和人体内部修炼的文化与武术相融合的过程是漫长的,最终从中产生出最具中国文化特征的、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以练习内功为主导的“内家拳”。内家拳的发展不仅限于技术理论,而是更注重于整体的指导思想方面的构建,使整体境界有很大提高。内家拳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概念、以及新的训练方法,是武术发展中与外家拳自然发展理念完全不同的一个新的方向。与外家拳所追求的强化人体本能不同,内家拳的核心是对人体本能的改造。内家拳的特征:第一是由于道家思想的引入,提高了武术的格局与境界,从术中求道,使武术超越了单纯的格斗胜负之争,追求在技术上更加完美、自然;第二是技击理念的改变,按照道家思想,更注重提高技术效率,改变强者胜的竞争意识,追求更合理的、高效的技术理念;第三是更注重健身养生效果,特别注重人自身的修炼,使武术的应用更加广泛;第四是建立了新的训练方法,即六合为核心的内功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技击而做的有关“劲”的训练,另一方面是为了健身养生的气功类训练,当然在实践中,这两个方面常常是混杂在一起、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这些特征,最终使得内家拳成为中国传统武术中所独有的、最具特色的部分。
内家拳理念源于道家,而道家思想则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几乎无处不在,自春秋战国时代的“越女论剑”、庄子“说剑”等文中已经含有部分内家拳的理念与战术原则,并一直流传。到明代中叶,内家拳的基本思想以及训练方法已经比较系统,有关麸子李的记载说明道家内丹派的炼气观念已经融入到武术之中,成为内家拳的技术思想。拳谚说的“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就是对这个事实的反应。新发现的关于张三峰(丰)、麸子李的记载都说明在这个融合、演变的过程中,内家技术的完善与武当山道教有关[3]。而以张三丰为代表的武当山道家讲以道为核心的儒释道三位一体,因此包括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家拳的概念、训练方法等渐趋成熟的标记是有些门派中出现了理论升级,比如十三势中的张三峰“十三势论”、“十三势行功心法”与“十三势歌”等拳论,以及后来的形意拳中的“九要论”、《手臂录》、《苌氏武技书》等著作,这些理论著述中都有关于内家拳的基本理念、技术、训练与应用的系统描述[4]。
四、外家拳到内家拳的演变
外家拳是指自然发展起来、以强化先天自然之能为本的一类拳术,在训练中以各种具体的攻防技术为核心,是体能的增强与直接应用,在技击中追求的是直接效果,其历史久远己无法追述。从现有文献中可知,至宋代,这类拳术的发展已经很完善,已有完整的训练体系、有门派、有传承、也有因技法而成名的人物。从形式上讲,内家拳一类拳术是对外家拳的直接继承,其发展演变是建立在外家拳高度发展基础上对外家拳的反思,是从以道家为主的传统哲学思想对外家拳的理性改造开始的。在新的理念、新的指导思想下,从对自身体能的改造中追求更合理、更有效的训练与运用,所谓“外家拳至少林已臻绝诣。张三峰(丰)既精於少林,復从而翻之,是名内家”的记载反应了拳术的发展过程,正是这个演变改造的旁注。这种改造与演变具有颠覆性意义,其理论有别于拳术的自然发展,其技术也有别于常人的自然反应与运动方式,以至于很多人不能理解。在训练中,内家拳更集中于内功的训练,在应用中,追求的是对劲力的控制运用。
外家拳是人体先天自然之能基础上的强化,追求的是直接对抗中的强者胜,是武术发展的自然趋势。内家拳则是在道家思想指导下、在寻求更有效方法过程中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所以说先有外家拳、后有内家拳是合理的;内家拳是从外家拳发展中物极必反的结果,也是合乎逻辑的。除了技击技术外,内家拳中还大量增加了以传统炼气为核心的所谓内功练习方法,由此导致对先天自然之能的改造,同时也形成了新的力量~劲的运用方式、以及新的人体行为与反应模式,可以说是在人体上建立起了新的、更有效的能力。明代中叶以后的许多文献中都有这类痕迹,而且多数都与武当山道教有些渊源。这是因为历史上,道家、道教都深深地卷入了与炼气一类有关对人体内部的研究训练中,所以说内家拳的思想基础与练习方法都尊崇道家是有原因的,也是合理的。
五、十三势拳术中反映的外家拳向内家拳的演化
从现存的材料中可以看到,大约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一些具有内家拳特征的拳法,其中拳势的名称与动作与当时广为流传的一些外家拳有明显的继承关系。比如十三势就是这种外家拳到内家拳演变中的一个实际证据。现在我们并不清楚十三势拳术的历史或具体的形成过程[5],但现存《太极拳谱》等老谱中相当明确地记载了太极拳别名长拳,又名十三势,从其拳势名称、套路可以清晰看出,十三势的前身或早期形式显然是称之为长拳的外家拳类的拳术[6]。而当拳术被称之为十三势时,说明拳术发展的主轴已经从直接实用的技术动作开始转向更高级的内功修炼,比如八法是由博返约的简单技术动作,但其中强调的是内功劲法,而在《太极拳谱》中标明张三峰遗作的拳论“十三势论”中,也明显的包含了内、外两家的练习原则,相当清楚地反应了十三势这门具体拳术中由外而内的演化过程。十三势成为内家拳中的一支,其演变成熟的标志是建立起了完整的内功理论,即《太极拳谱》中的三种十三势拳论“十三势论”、“十三势歌”和“十三势行功心解”。
这个外家拳向内家拳理念的演变过程是漫长、渐进、且不均衡的。事实上,可能很多门派发生了这种演变,但只有少数完成或保持了这种变化,而能持续演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升级,即文字书写的理论传承。在现在可知的门派中,宋氏老五派太极功、八卦掌、形意拳等是通过比较彻底地演变而形成的。而通背拳、八极拳、三皇炮捶等似乎都是处于演变之中,也有些拳种没有完成演变,或在后来的传承中逐渐丢失其本意,而又退化到外家拳的理念中去了。
六、内家拳十三势到太极拳的演变
在成熟的内家拳流派中,十三势又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发展变化,即经过一次大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整合,改造并完善了整个系统,实现了系统升级。这个整合就是将太极理论融入,形成了以太极阴阳哲理为技击的指导思想、以懂劲为技术核心的、以拳架与推手为体用之主要训练手段的、以求道的心态追求最完美境界的、独具特色的太极拳。这是一个新的、以更加独特的概念为依据的拳术体系。这个演变基于对完整成熟的内家拳十三势体系的继承,并没有改变内家拳的思想基础与发展方向,因而是对拳法技术系统的升级性质的改造,而非对内家理念的颠覆性改变。从太极拳理论、技术与训练体系的复杂性以及现有拳谱和口传历史看,这个演变显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整合工作的最后完成不会晚于清代初、中叶。言简意赅的“打手歌”显示了十三势向太极拳的技术演变过程。被尊为“经”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则既是这个整合的产物与太极拳成熟的标志,也是这个新拳种“详且尽矣”的标准。因此,严格地讲,真正意义上的太极拳定型于“太极拳论”[7]。“太极拳论”以太极阴阳哲理规范了拳术的技法原理,同时也就从理论上严格定义了太极拳的核心本质,最终完成了从内家拳十三势到太极拳的拳理与技术上的升级转换。必须注意的是,这个发展过程说明太极拳中讲的太极阴阳理论是在道家思想基础上的太极阴阳,即事物(或系统)恒动中内在对立性质的不断转换。
在内家拳的发展中,凡是在理论方面有著述的门派都有大幅度提升,其中由于太极理论的引入而形成的深刻、精致的太极拳理论最有代表性,由此甚至可以说太极拳已经超越一般内家拳的定义,以更高的境界为传统武术的发展走出了一条与内家拳发展方向相同的新路。太极拳是在内家拳基础上以全新的概念诠释武术,特别是引入以推手为核心的技术训练,使武术能从简单的实用技能提升到高精深技术,并且进一步升华到艺术的境界。通过接触性训练,发展出高度灵敏的感知能力,从知己知彼中避免直接对抗,以此建立起符合太极阴阳的懂劲能力,在阴阳相济、相互转换中寻求最高效率的技击方式,使得技击技术与能力都产生本质性的变化。太极拳推手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使得其境界更高、理论更加深入、完善;也使得其在具体的技击技术方面有独特效果,能够达到比其他内家拳流派更高的效率,获得更佳的健身养生效果,能够完整准确地体现出这个新的发展方向。不能因为太极拳中仍保留内家拳的特征而将太极拳与一般内家拳等同视之,更不能将内家拳中的某些基本技术、比如发劲,当成是太极拳的核心技术。虽然内家拳的理论与技术仍然是太极拳的基础并保留在太极拳的实践中,但是青出于蓝,太极拳从指导思想到训练方法都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使太极拳整体上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把内家拳的基本理念推向更高的境界,可以说是超越了一般内家拳的追求而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从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整体过程的纵向比较上看,无论是理论、概念、技术、承载的文化内涵等方面,没有哪一家能够达到太极拳的高度;因此,太极拳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巅峰。而如果从世界搏击门类发展的横向比较看,太极拳是以全新的概念、完全不同的角度解释技击而特立独行,由此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我们今天所实际继承的、有完整理论系统、技术体系与训练方法的太极拳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发展脉络,我们所学所练正是由此一脉相承的。
七、太极拳产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太极拳由外家拳而内家拳而太极拳,这个三阶段发展学说不但得到太极拳嫡派传承的老拳谱和口传历史记载的证实;而且为太极拳实操拳术训练和间接历史文献证据所证实。
太极拳的前身是十三势、又名长拳,这是老谱中的记载,也是公认的事实,其本质就是指出了太极拳的形成发展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如果认真对比《太极拳谱》中的拳理拳法,可以看到早期的长拳所反映的是外家拳的特征,成熟的十三势所反映的是内家拳的特征,而“太极拳论”产生后的拳法即是太极拳。从现在的各方史料看,至少在明代中晚期内,就完成了从外家拳长拳到内家拳十三势的演变。说十三势拳术是对外家拳长拳的继承,这是因为现存太极拳中有很多拳势名称、动作都与当时流行的某些外家拳相同或相似,显示了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说十三势演变为内家拳,这点可以从“十三势论”“十三势行功心法”“十三势歌”等拳论中清楚地证明。这些拳论的形成,说明十三势中与内家拳理念相关的最重要的内功心法训练已经完整、成熟[8]。大约至晚在清代初、中时就出现的“太极拳论”、以及今天我们所继承的、仍然尊照其理论的具体的练习实践证明,太极拳以其完备的理论体系、鲜明的技术特点、以及独特的训练系统,对内家拳十三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改造与创新,这是武术发展中的飞跃。使中国武术的发展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认真检视今天太极拳的完整训练过程,从实作性操作中可以看到这正是太极拳发展演变的三段过程的重演(赵泽仁,张云《说手~太极拳静思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比如,在太极拳训练中,开始是以外三合为核心的、以拳架中单一技术为主的、追求协调性与有效性的形体动作训练,这是外家拳练习的反射、虽然内涵已不相同;其次是在拳架中加入以内三合为核心的内功训练,形成以八门五步劲法为核心的技术应用,特别注重心意的指导作用,这是成为内家拳的标志;然后是以推手为主的“懂劲”训练,按照太极阴阳哲理寻求最合理高效的技击方法,这是将太极理论整合到拳术中的结果。只有懂得太极拳的发展过程,才能理解太极拳的高深之处,才能知道其理念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否则就会在训练中找不到方向,更有发生退化的可能。比如练太极拳时,总去追求直接发劲的技术,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八、太极拳历史源流的考证方向
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具有高深理论、精妙技法、完备的训练体系之太极拳的形成必然是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需要几代人在比较广的范围内的长期实践、反复演练,其中可能有集大成者,比如王宗岳;但是不太可能存在着一个单一的创造者。在武术史学中想去考证出一个太极拳创拳者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误区。今天传统太极拳尊武当山张三丰为祖师,首先是源自《太极拳谱》中的书写和太极拳门内口耳相传的记载,显然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因时代久远,我们已经无从知晓这种古老的太极拳源流传说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但显然只能产生于太极拳演化的初始阶段和张三丰崇拜兴盛的明代,这时武当山张三丰从一个道教异人渐变为传说中的大仙甚至道教神仙祖师。其次,太极拳尊崇张三丰反应了两点史实,第一,在人物源流上太极拳特别是早期的十三势拳术确实与武当山道教为代表的道教人物有关,第二,以张三丰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太极拳修习中具有指导意义,故尊张三丰本质上具有一种文化和传承上的象征意义,这与大多数中国传统艺术、手艺行业中的祖先尊拜的意义相同,拜祖师行为所表达的内涵是遵循以祖师所代表的某种理念,而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人物[9]。如果简单地以现存正史材料中没有找到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记载为由就去否定传统,更异想天开地想重新找出另一个创拳者,本质上就是不懂太极拳的理论与技术,不懂得各种社会文化传统和习俗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历史影响,不懂太极拳兼或中国武术的演化规律。在研究武术历史源流问题时,特别是当直接证据匮乏时,不能想当然。以为编排个拳架套路就是创造了太极拳,甚至于说“太极拳论”是“直是井蛙之见”、王宗岳“妖言惑众”。这类观点显然是认知肤浅,完全走错了道路。事实上,从这几十年太极拳的传播中可以清楚看到,凡是不信奉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不尊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在理论与实践中无不偏离了传统太极拳的基本理念、丢失了太极拳的核心追求,而直接后果就是训练中不能辨别真伪、舍本求末、舍近求远,把太极拳练成近乎外家拳,这个内在逻辑十分清晰。
拳术历史源流的研究考证是严肃的学术问题,对于太极拳这种复杂的系统更是如此。做考证需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求真之心,不能夹带私心;需要有证据学的功底,明了考据所需的过程、步骤,知道如何搜集、辨认、使用证据;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需对历史、文化、以至传统习俗等都有深入的了解;更需对所研究拳术本身的理论与实践有深刻、准确的理解。在历史长河中,有些人可能在某个时期内学到了太极拳的前身外家长拳或内家十三势,如果没有太极拳的理论,并不代表是得到了纯正的太极拳。有些人可能对拳势动作或套路做过些修改,如果没有太极拳理论支持,不能说对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有意义的贡献。而对于今天诸多名义上练太极拳,但是没有按“太极拳论”去追求的,其实都没有在练习真正的太极拳。“太极拳论”云“斯技旁门甚多”、恐非虚言。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确定,太极拳必然是无数前辈们长时间不懈努力、辛勤钻研的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们今天弘扬太极文化、推广太极拳,必须保持对于对前辈的崇敬,应该按照传统尊张三丰为祖师、王宗岳为大宗,尊敬各流派的创始人及各时代开枝散叶的功勋人物。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受传统文化影响,同时也承载了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打斗技术,它还包括对人的全方位的修炼改造。从短期的身体强壮到长期的身体健康、到护生养生、到益寿延年,从武德修为到修身齐家,从修身养性到求道悟道;如此种种,传统武术的研习已经远远超出格斗中的胜负问题。外家拳到内家拳、再到太极拳的发展演变,正是这个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中的反映。太极拳正是这种传统文化中蕴育出的奇葩,它完成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演变,代表了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最高阶段。对于传统太极拳的传承,防止退化,也要站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上看,如此才能知其本、而不失其真。
( 赵泽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艺创中心导演、制片人,吴氏太极拳传承者;张云,美国匹兹堡大学数据库管理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是太极拳理论与实践;龙勿用,美国加州州政府数据科学家,伊州大学政策经济学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武术史学和武术学。)
注释:
[1] 技术艺术化是传统武术与单纯直接的搏击格斗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比如现代流行的各种搏击类训练,均以单纯直接的比赛胜负为目的,因此必然追求的是短期内见效快的简单实用技术,如通过直接增强体能来增加打击的力度,而对需要长期研究、细致求精的拳术训练,必然会被排斥在外。所以无论参与者的水平有多高,其整体境界并没有提升。当然,当今的传统武术中自身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由于传统文化的加入使其内涵更丰富,因而偏离主题的发展变异就更容易产生;同时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概念错误、技术流失、训练水平下降等现象更普遍,而整体退化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些都必须正视。
[2] 外家和内家两种概念最初都见于清初黄宗羲、黄百家父子的两种有关张松溪派拳术的原始记载,只有两句话,即黄宗羲(1669)《王征南墓志铭》云“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黄百家(1675)《王征南先生传》云“盖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於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将少林一类拳术称为外家,其特点是“主于搏人”的主动对抗或攻击,弱点则是攻击中露出破绽,“人亦得以乘之”。所以内家“以静制动”不主动追求对抗,但技术效果则是“犯者应手即仆”,这种描述与明代沈一贯(1537~1615)《喙鸣文集》中“搏者张松溪传”中记述的张松溪与少林僧格斗比武过程大致相同。
黄氏父子这简单的两句话反映了明代中叶后中国传统武术第一个黄金时期中,由外而内的武技演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史实。但张松溪派拳术清初当时已经大致失传,外家和内家之说也不见于其它文献,黄氏父子的内外之别主要是战术原则和技术效果,说明不甚清晰,所以外家和内家这两个名词的起源和原始内涵已经无法追究,造成后人众说纷纭。按照我们最新研究(龙勿用“大数据揭秘内家拳~麸子李和武当山拳术源流考”武当2018年第十一期页49~72,龙勿用“宋书铭传拳谱解谜”武当2019第四期页46~65),宋书铭家传《太极功》记载和其它文献互征推测,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张松溪派自己对武当山一脉各种拳术演化的一个整体上的描述,所以当时没有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晚清杨露禅进京传拳开启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因为太极拳尊张三丰和当时拳术家们的直觉经验,拳术界开始以外家、内家区分具体拳种和技术。内家的本质就是具有道家思想特征和练内功的拳术。做为拳理拳法、训练技法或功法、格斗效果、技法关系、人事源流诸方面皆可看出,外家和内家之间是有明显区隔的。要之,清末以来内家、外家逐渐成为传统武术中两类拳种的标准称呼,在1890年代北京拳术界的八卦掌、形意拳和太极拳三家“三拳合一”重组“内家拳”,成为当代内家的主要拳种和技术上的“标准配置”,一些源流上和道教有关的拳种往往也称内家,而其余拳术多归于外家。民国中两类拳术又分称武当派和少林派。
[3]中叶有关麸子李(约1450~约1550)的文献,确认“内家”功法就是近代拳师所直观理解的“炼内功”、“炼内气”,是遵循类似原则的若干道教类拳法总称。当时已经在以明皇室“家庙”的武当山道观为中心,形成了以道教内丹派功法为根基的、所谓“炼(内)气”或“炼内功”的武艺方法,并与宋元以来的多种佛道两教拳术结合,这就是张松溪派所谓的“内家”,而在宋书铭家传中称之为“太极功”。由于传奇道教人物张三丰(峰)被尊为武当山道教兴起的源头,自然也就被尊为此类拳法的创始人。从现存资料看,明清时期,内家拳的理念与技术在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江浙等地区都有流传。
[4] 这些理论中有大量心、神、意、气等内功练习内容,也有许多阴阳、刚柔等基于道家思想的技击理念,比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中气论”“虚实论”等。而使用“内家拳”名称来统合这类拳法,则是十九世纪末期的事。
[5] 明末清初,在河南等地有十三势、十三势软手、太极功十三势等具有内家拳属性的拳法或功法流传,且都伴随有拳论著述。宋书铭传老谱中明显把十三势与张松溪内家拳相混淆了,但也正好说明它们是同类的拳法。
[6] 宋书铭传老谱中所列出的十三势之拳势与杨露禅所传太极拳之拳势是基本相同的。而这些拳势有很多也出现在宋代以来的外家拳中,比如“云手”“高探马”“单鞭”“金鸡独立”等。
[7] 在太极拳嫡派传承中,王宗岳被尊为大祖张三峰(丰)以下的大宗,原因是他被尊为太极拳经典之作的“太极拳论”的作者。近代太极拳有拳有谱而来历不同的有杨露禅、武禹襄、宋书铭三支派。杨家尊王宗岳为大宗,按关百益1912《太极拳经》记载,杨露禅三子杨健侯晚清时传出多种来历不明且抄写混乱的《太极拳谱》抄本,从杨家口传可知杨家传老谱中应该都有王宗岳之名。武禹襄学于杨露禅,后又从赵堡陈清平“研究月余”拳理,估测在1854~1859间得舞阳盐店《太极拳谱》,即其长兄武澄清任舞阳县县令时。其中有王宗岳做“太极拳论”之说。民国初宋书铭家传太极功拳术现近乎失传,但宋氏《太极功》老谱抄本流传下来,其中有与杨武老谱同源不同流的十三势及《太极拳谱》,并且是宋家几种太极功中的主修拳术。宋传谱中有“太极拳论”而无王宗岳之名。综上所述,杨武宋三家之拳术与拳理一脉相承,最初就都尊张三峰(丰)为祖师。而对于王宗岳而言,武家有明确记载,宋家没有记载,杨家有记载但不甚清晰。除此外,并无其人的其它直接信息,迄今将王宗岳和其他文献中人物联系起来的多种考证也都没有增加任何有历史价值的新信息。因此,在没有发现更多的实际证据前,太极拳嫡派传人皆尊王宗岳为“太极拳论”的作者,是太极拳传承中最重要、有最大贡献的前辈。
[8] 所有十三势中的拳论均被太极拳继承,其丰富的内家拳理论成为太极拳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十三势拳论中并没有任何明确的太极理论,说明应该是在太极原理被引入、演变为太极拳之前的作品。
[9] 由于中国有很长的农业文明历史,而农业生产中经验的积累极其重要,因而形成祖先崇拜、厚古薄今等传统观念。故此在传统文化中,大多数需要技术传承的艺术或手功艺行业中都存在着拜祖师的习俗,同时由此引申出门派与师徒传承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师”必然是真实的,用以传技;而“祖”往往可以是虚拟的,以此传理。技艺是通过“师”实实在在传授的;而“祖”则是门派中所追求信念的象征,是精神寄托,也是一种心理依靠。在现实中,师徒所关心的一方面是具体技术的传承;另一方面,往往被认为更重要的是前辈们以祖师之名建立起来的理念的传承,越是发展程度高系统中越重视这个方面。而在传承中,祖师是否真的存在、比如燕青、毕澄霞,或者是否真的创拳、比如陈抟、岳飞,其中的实事并不重要。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十分常见,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行业中技术传承的重要保证。由此,欺师灭祖成为导致技与理失传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