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冬季病害传播,降低棚内湿度
如何减少冬季病害传播,降低棚内湿度
随着温度降低,大棚保温被开始覆盖,通风减少,棚内湿度大幅增加,露水成为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对霜霉病、灰霉病等喜湿型病害发生有利。减少冬季病害传播,降低棚内湿度菜农应该怎么做呢?
1、注意时间、地点 提早发现病害
时间:拉棚后立即进棚观察
此时棚内湿度大,最有利于喜湿型病害的发现。一旦发现叶片上有水浸状小点、霉毛等发生,就可以确定病害开始侵染,要注意做好提前防治。此时用药,病原菌数量少,防治效果好,只需要喷洒1-2次保护性药剂就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地点:抓住棚前脸和放风口下两个关键地点。
入冬后,霜霉病、灰霉病、蔓枯病等均为喜湿型病害,开始发生时多在棚前脸处,观察叶片情况。菜农要特别注意棚前脸处,棚膜流下来的露水尽量引流到棚外,避免棚前脸处积水,造成湿度一直超标,容易诱发喜湿型病害。白粉病、病毒病以及部分害虫多在湿度变化较大或干燥的地方率先发生,也就是放风口下。
2、做好空气消毒 预防效果突出
空气消毒技术,切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效果突出,优势独到。空气消毒可以在病原菌传播阶段就将其杀灭,特别适用于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等爆发性强、主要依靠空气传播的病害种类。每亩棚室每次仅需4-5元,使用无需专门器械,只需要温水、水杯即可,相比常规防治技术更加省工省力。
相比烟剂熏棚、喷雾等常规用药方法,空气消毒片不是直接作用在蔬菜身体上,对蔬菜更加安全,正常使用不会产生气害,第二天也无需单独通风。而且,空气消毒片发挥作用的是气体,不会附着到蔬菜上,使用后无任何残留,对蔬菜安全没有影响。
市场上现有的空气消毒片,每片约1.3克,每亩棚室每次熏棚应用30片左右。晴天通风正常时,病害发生较少,可每周熏棚一次,预防效果就很好。遇到阴天、浇水、病害发生时,应增加使用次数,可2-3天使用一次。
使用时,可间隔10米左右,在后墙附近设置一个反应点(用矿泉水瓶即可),加入50毫升30-50℃的温水,然后投入4-6片空气消毒片,即可看到空气消毒片与水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扩散后起到空气消毒的作用。冷水与空气消毒片反应慢,难以保证效果。投放药剂时,应从棚内向棚外依次进行,动作迅速,避免吸入消毒气体。
3、减少病源 全面清除病枝烂果
冬季灰霉病、菌核病、绵疫病烂果多发,菜农防治过程中往往对症用药也效果不佳,很大原因在于未清除病枝烂果,造成病菌持续传染。要预防病害,还要特别注意减少棚内病原菌。
一是定期摘除残花。晴天敲动吊蔓铁丝,可震动植株,使得多数接触不紧密的残花落下,部分紧贴果面的残花,应配合人工摘除。
二是摘叶后及时清理出棚外。茄子、番茄等蔬菜都需要大量摘叶,以确保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但摘叶后,菜农要注意及时将其清理出棚外,避免病原菌继续传播。
三是做好地表灭菌处理,病害预防效果更佳。大多数的病害,都是在土壤中完成越冬越夏的,也是从土壤开始传播侵染的,做好地表灭菌处理,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病原菌数量,大大减少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