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桂枝各半汤和桂枝二越婢一汤
伤寒论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本条重点在于发热恶寒似乎疟病,脉微指的不是少阴脉微,阴阳俱虚也不是我们平常所指阴阳俱虚。伤寒论这里的意思表为阳,内热为阴,大概指得表征太阳,阳明内热都不明显之意;还有一句可以证明,清便指的不是尿黄;不呕无少阳,还是在太阳的寒热往来。面有热色是邪气轻微相争与表不得发泄,因此给与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发其汗。
古代应用:
(1)《本事方》:尝记一亲戚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大便不通,已四五日。予讯问之,见医者治大黄朴硝等欲下之。予日:子姑少待,予为观之。脉浮缓,卧密室中,自称甚恶风。予日:表证如此,虽大便不通数日,腹又不胀,别无所苦,何遂便下?大抵仲景法,须表证罢方可下,不尔,邪乘虚人,不为结胸,必为热利也。予作桂枝麻黄各半汤,继以小柴胡汤,挚敖汗出,大便亦通而解。
(2)《兰台轨范》:治伤寒向愈,脉微缓,恶寒身痒。
(3)《类聚方广义》:痘疮热气如灼,表郁难以现点,或见点稠密,风疹出,或痘不起胀,喘咳咽痛者,宜服此汤。
2.现代应用
(1)感冒、流感:本方用于感冒、流感,或其它发热性疾病。症见:表郁日久不解,恶寒发热,无汗,身痒,脉浮者。
(2)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用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具有风寒束表,营卫不和之证者。本方酌加防风、蝉衣。
(3)产后发热:周氏报道本方治疗一产后感冒患者,迭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已延及30余日,一直发热不解,头痛恶风,厌油纳呆,精神倦息,四肢乏力,每热退之前出微汗,汗后热退身适,二便正常,夜寐较差,舌质淡,苔薄
白,脉弱而缓。予桂枝麻黄各半汤两剂而愈,后进补气补血之品,而起居饮食如常人。(周文泉.熊寥笙老中医临床经)
验,重庆医药,1975(4):85)
(4)外感风寒证:张氏治一患者,女性,34岁。病已3日,患者盖厚被两条犹冷,无寒战。昨日下午3时及今日上午9时,忽然恶寒特甚,卧床,盖被两条而不觉热。面色红,身上似发荨麻疹样发痒,身痛,骨痛,不渴,不呕,大小便正常,体温38℃,舌苔薄白,脉浮数。病由数日前冒风雨,自服复方阿司匹林片,有汗而热不退。此等症状颇类桂麻各半汤证。不论是否疟疾,有表证(无少阳证),先解表,当不误。桂枝6克、白芍6克、炙甘草6克、生姜6
克、红枣6克、生麻黄5克、杏仁6克。服1剂。
二诊:次日再诊,见病者坐起,笑谈如无病者。舌脉如昨。面红色退,身不痒。昨日下午2时服头煎,3时服二煎,服两煎后周身汗出,各症均减。今天未再恶寒发热。再服桂枝汤1剂。剂。(张志民,等.伤寒论方运用法,浙江科技出版社,
1984.59)
伤寒论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本方跟前条类似,观方中多了石膏,可见里有郁热,因此属于外寒内热,大青龙之变方。
1.古代应用
(1)《伤寒来苏集》:考越婢方比大青龙无桂枝、杏仁,与麻黄杏子石膏汤同为凉解表里之剂。此不用杏仁之苦而用姜、枣之辛甘,可以治太阳阳明合病,热多寒少而无汗者,尤白虎汤证背恶寒之类,而不可以治脉弱无阳之证。
(2)《类聚方广义》:治风湿痛初起,寒热休作,肢体疼重,或挛痛,或走注肿起者。
现代应用:(1)感冒、流感:本方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症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头痛无汗,脉浮略数,苔薄白中间淡黄。若咽痛者,加茅根、芦根、桔梗、金银花;若咳嗽,有痰者,加桔梗、贝母、杏仁。
(2)外感寒邪:俞氏报道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合麻杏石甘汤一剂,治愈一深秋感寒患者,症见恶寒发热,寒多热少,伴发咳嗽,咯痰白粘,一日后头痛发热(体温38.2℃),虽得微汗,但尚恶风,喜着厚衣,咳嗽,痰色转赭色,咽痛而
干,口渴而不多饮,手足欠温而未至厥冷,苔薄黄而滑,六脉滑数。(俞长荣,伤寒论汇要分析,福建人民出版社,
1964.71)
(3)急性肾炎:王氏用本方治小儿急性肾炎,症见发热,头及咽痛,腹部阵发性疼痛,继之身面俱肿,苔白腻,脉滑。检查:体温38.4℃,血压130/98mmlHg,白细胞16500/mm、中性78、淋巴22%,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5、红细胞5~10、颗粒管型0~1/高倍视野,经住
xx医院,治疗1个半月之久不愈,仍有尿蛋白(+)一(++),来诊。处以桂枝二越婢一汤加生白术、杏仁、枸杞,每日煎服1剂,服用7剂后,舌苔腻象减轻,服用14剂后,浮肿消失,尿蛋白转为(一),原方加减又服14剂,隔日1剂为其善后。愈后随访复查3次尿常规,均阴性治愈。(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3.45)
(4)实验研究:马氏报道指出越婢汤有较显著的利尿作用,故能较快消肿,且有助于控制链球菌感染以清除病灶,因而对缩短急性肾炎病程,改善预后,均较有利。本方适当加减还可用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及荨
麻疹等病。治疗急性肾炎可酌加蜂房、赤小豆、玉米须;浮肿消退,正气未复,且蛋白尿仍多者,酌加黄芪、当归、石韦、蝉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酌加黄芩、桔梗、杏仁之类;治疗荨麻疹宜加生地、赤芍、蝉衣之属。(马有度,医方新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