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常用中药100味
(一)实证用药
1.解表药
(1)解风寒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
(2)解风热药:银花、连翘、薄荷。
▌笔者按:
银花、连翅,自古不是用来治疗外感风热,而是治疗外科痈疮疖疽,用以清热解毒的。自清代明医吴驹通创造性的将此二药用于外感风热病后,二者越来越多的被当作辛凉解表药来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思寻其理,虽然谓之清热解毒,但银花为花,性轻扬主散;连翘虽属果实种子,但其形态开裂如花。从其外形,推其理当治表发散,用之有效,即可。
附:息风药:天麻、钩藤、全蝎、蜈蚣。
▌笔者按:
解表药以驱外风,息风药以平内风。内外风之别,第四章已有讲解,这里稍作温故。外风,指从外感受之风;最常见的外风,就是感受风寒或风热邪气引起的感冒。内风,指从体内自生之风;最常见的内风,就是中风病。内风的形成,可以由于热、痰湿、虚,等等。二者的共性,皆可出现喜动善行等风邪的特异性表现。区别在于,外风从外来,治当以解表散之;内风从内生,治当息风药平之。
天麻,又称“定风草”,是平息内风的要药。
天麻“定风草”的美誉,与其植物形态很有些关系。在百度图片上搜索天麻,马上就可以理解,无论外界狂风如何肆虐,天麻自岿然不动的原因。天麻作为今天比较贵重的滋补品,用于有中风迹象的中老年朋友日常保健服用,可以起到较为理想的预防中风的作用。
钩藤,常与天麻配合应用于中风眩晕头痛等病症,用于平息内风,功效较为缓和。
钩藤起效的关键部位在于其“钩”,中药处方中常开作“双钩”,有比较理想的降压功效。煎药时,需要后下。即在药煎好前的5分钟左右,将双钩投入,开锅煮沸数次后即
全蝎、蜈蚣,此二药皆为动物药,前为蝎子,后为蜈蚣,都是很好的息风止痉药。
针对风证中常见的“动”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动见于四肢、头颈等皆可应用。除了风证,二者还经常用于治疗关节部位的痹证,如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用于通行气血止痛。中药中大量的虫类药都有行气血的作用,主要的思路来源,是虫类善于行走。
2.温里药
附子、千姜、肉桂、吴茱萸、高良姜。
笔者按:
吴茱萸,常写作吴萸,温热要药。善温肝、肾、胃。常用于头顶疼痛,伴随有恶心吐清水,以及腹泻的内寒证。
高良姜能温能散,功在脾胃。常用于脾胃受寒引起的胃痛。散寒邪为主,虚证宜少
3.清热药
(1)清透药:石膏。
(2)清泻药:大黄。附:润下药:麻仁。
笔者按:下法没有独立成节,故将麻仁附于大黄后,稍做提示。麻仁为润肠通便要
(3)苦寒直折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
笔者按:龙胆草与三黄同属苦寒直折之清热药,龙胆草最善清肝胆之火,燥下焦湿热。肝气不达,可与柴胡、香附类疏散之;肝火太过,当以龙胆草、黄芩辈清泻之。
4.治湿药
(1)燥湿药:苍术、白术。
(2)化湿药:藿香、砂仁。
笔者按:藿香等一类“香”类药,如香薷、木香等,多以其辛香善于行走,而有化湿行气之功效。藿香尤其善解夏日之暑湿,令湿化于里,邪解于外,而病除。
砂仁最善行脾胃之气滞而化湿醒脾。可与熟地黄同用,以缓解其滋腻碍脾之弊。
(3)利湿药:获苳、泽泻、薏苡仁。
笔者按:利湿以淡。联想生活,饭菜咸,会口渴而小便少;汤水淡,很快就有小便欲解。茯苓、泽宵,都是淡味利湿之品,其他如冬瓜皮、玉米须,亦皆有类似效果。所不同者,获苳健脾而兼宁心,除水饮之凌心;泽泻利湿而兼益肾,清下焦之湿热。
薏苡仁即杂粮店里卖的薏米。与上两味相比,药性更弱,食性更强。夏季深受脚气困扰的朋友,一定不要忘了本药。与绿豆、大米一起熬成稀饭,清利湿热而不伤正气,为食疗佳品。
(4)利湿热药:车前子、滑石。
笔者按:车前子,小而圆利,最善通达。能除小便之频急热痛,并治大便之湿热腹泻。对于腹泻,尤其是兼见小便不利的症状时,车前子尤其好用。正常的水液代谢,除小部分津液流走大肠,大部分都需要从小便排出。如果出现小便不利而大便反泻,再多囿涩止浑的药物都非所宜。当重用车前子通利,令湿热从小便出,则腹泻自然可止,所谓“利小便以实大便”。
滑石,滑而利窍,善行小便。常与车前子一起治疗下焦湿热,常见病症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两药运用时有一点需要注意,车前子粒小易沉锅底而被烧糊,滑石呈粉状不易煎煮,所以都需要用一个干净的布袋装好再煎,中医称为“包煎”。
5.治痰药
(1)燥湿化痰药:陈皮、半夏。
笔者按:半夏辛温燥烈之性,尤胜于陈皮,故为治疗痰湿之要药。但半夏有毒,一般很少生用。
炮制加工的方法有二:一是以明矾来炮制,可增加其燥湿化痰之力;一是以生姜来制,可加强半夏的另外一个常用的功效--止呕。
(2)清热化痰药:浙贝母、瓜蒌。
笔者按:瓜蒌性寒,其形状像胸,善清利胸中之痰热。咳嗽痰黄稠,舌红苔黄腻,并兼见大便秘结者,必用瓜蒌。胸中阳气不通而见到胸中憋闷疼痛时,张仲景亦以瓜蒌为主药加以通利。
(3)润燥化痰药:川贝母、百合。
笔者按:常用的贝母有两种,一种产于浙江象山一带,浙贝母较大,又称大贝,最善清热化痰,偏泻;川贝母较为细小,兼可滋阴润燥而化痰,偏补。
百合色白,形状似心肺而质润性凉,善润肺燥而化痰,兼可清心而安神,为药食两用之良品。
6.祛风湿药
(1)偏补:桑寄生、续断、杜仲。
笔者按:三药皆为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常用药。肾虚腰腿疼痛之主药。其中桑寄生性平,而杜仲、续断性温,故后两者对于肾阴虚者,应用宜谨慎。
(2)偏通:威灵仙、羌活、独活。
笔者按:威灵仙辛温善行而力猛,通达十二经,为治疗风湿痹痛之要药。羌活、独活,皆善祛风寒湿邪,外可解在表之感冒,内可止经络之痹痛。区别者,羌活走上,善解肩背之苦;独活走下,解除腰腿之疾。
7.理气药
(1)理肺气药:桔梗、前胡、杏仁。
笔者按:桔梗为宣肺止咳必用之品。肺脏在一身脏腑中位置最高,通常只有花、叶等轻轻上浮的药物才可以到达,唯独拮梗例外。如同车船,善于载药上行,达肺。肺气喜降,一旦邪气壅闭,则肃降难行,必先以桔梗宣之,而后肺气可降,咳可止。前胡、杏仁,此二药乃降肺气止咳之得力猛将。
(2)理肝气药:柴胡、香附。
笔者按:二药虽然皆可用于疏肝,但柴胡性升散,喜上,喜外,用途非常广泛;香附则守于肝脾,行于中,尤专于妇科。
(3)理脾气药:枳壳、厚朴、陈皮。
笔者按:枳壳降胸膈气,厚朴下腹中气,陈皮行气和脾而燥湿。
8.理血药
(1)活血药:川芎、丹参、牛膝。
笔者按:牛膝与拮梗相对。拮梗善载药上行,牛膝善引血下行。一可补肝肾强筋骨而止关节痹痛,二解引血下行而愈月经诸病。
(2)凉血药:生地黄、玄参。
笔者按:二药皆甘苦寒凉,清热于阴血,而兼补阴血之不足。阳气不足者慎用。
(3)止血药:炭类药。
笔者按:凡火见水则熄,赤见黑则暗,血见炭则止。彳艮多中药,经过炒黑加工后,都有比较好的止血作用。常见的如大黄炭、地榆炭、荆芥炭等。
9.消食药
鸡内金、山楂、神曲、麦芽。
笔者按:鸡内金,即鸡胃的内壁。试想鸡胃何其强悍:食物之后,常吞砂石以消磨,坚韧无比,故鸡内金消食之功著。另可用于消解肾石、胆石等结石病。
山楂、神曲、麦芽,三味药常在炒焦后合在一起来用,称为“焦三仙”,有消食化滞和脾养胃的作用,临床十分常用。
(二)虚证用药
1.补气药
党参、黄芪、山药。
笔者按:人参珍贵价高,今临床补气,多用党参代之,为补气要药。与黄芪相比.党参性味较为平和,以补中为主,升提力与行表力皆不如黄芪。
2.补血药
当归、白芍、阿胶。
笔者按:阿胶即驴皮所熬之胶。血肉有情,性平而润.最善补血。今天市面上阿胶补品琳琅满目,不过选用时,需要确定好血虚证,用之才好。若脾胃虚弱者,当须防此药滋腻碍胃。
3.补阴药
熟地黄、山茱萸、麦冬、沙参。
4.补阳药
淫羊藿、益智仁、肉豆蔻、肉苁蓉。
笔者按:淫羊藿又名仙灵脾。善温肾阳,用于男科及妇科诸病。益智仁,肾阳虚小便失禁常用;肉豆蔻,肾阳虚腹泻常用;肉苁蓉,肾阳虚便秘常用。
(三)五脏用药示例
1.肺
(1)清肺药:蒲公英、板蓝根、鱼腥草。笔者按:三药善清肺热,寒而不甚,常用。
(2)润肺药:麦冬、沙参、紫菀、款冬花。
笔者按:紫菀、款冬花,止咳祛痰而质温润,久咳后气阴不足者宜用。
(3)理肺气药:桔梗、前胡、枳壳。
2.心
(1)养心药:酸枣仁。
笔者按:酸枣仁者,补心血,安心神之第一要药。
(2)开心窍药:石菖蒲、郁金。
笔者按:二药皆可开心窍。心窍蒙蔽,神失所宜。窍被痰蒙者,石菖蒲开之;气血瘀滞并热闭者,宜用郁金开之。
(3)清心药:知母、栀子。
笔者按:心受火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烦。知母除虚火之烦,栀子祛实火之烦。二者为清心除烦要药。
3.脾
(1)健脾药:白术、获茶、山药。
(2)醒脾药:木香、砂仁。
笔者按:所谓醒脾者,脾为湿所困,食欲全无。二药皆芳香,脾得香气而苏醒,食欲复也。
(3)温脾药:干姜、高良姜。笔者按:千姜善温而补,高良姜善温而散。故一补阳虚,一散寒邪。
4.肝
(1)疏肝药:柴胡、香附。
(2)柔肝药:白芍。
(3)平肝药:天麻、钩藤。
5.肾
(1)滋阴药:熟地黄、枸杞子。
笔者按:枸杞子质润性平而养肝肾,最善养肝明目,为血虚目不明之第一品药。
(2)温阳药:淫羊藿、肉桂。
最后,笔者结合大家提到的问题,对下面几点稍加说明。
关于中药使用的剂量。
中药剂量是非常有趣,也是非常精微的一门学问。我们这里只是从俗来看,大部分常用中药的常用剂量多在10g左右。一些质地坚硬的石头类,药物如生石膏、滑石等,用量相对大一些,常在20?30g;-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附子、细辛等,应用时须谨慎。不过还好,这样的药物,一般在中药房都是“挂了号”的,没有医生的签字,很难得到3g以上的药量。
2.关于中药的煎煮和服用。
现在医院里通用的方法是用机器煎煮,很多药店也提供这种代煎的服务。实践证明,这样煎出的药物,的确也是有效的,且省时省力,无可厚非。不过笔者仍然建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采用“手一沙锅一炉火”这种传统的方式来煎,效果可能更好些。
原因有三:
①方便控制时间。
不同治疗作用的药,煎煮的时间是不同的。总体来说,治肺的药煮的时间宜短(15?20分钟),治脾胃的药煎煮时间宜长(20?30分钟),治肾的药时间最长(30分钟左右)机器和操纵机器的工人,很少有精力去思考这些问题。
②先煎、后下问题。
中药煎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先煎、后的问题,即把一些质重的石头、贝壳类药或毒性较大的药先行煎煮,以便于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最低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一些质轻易于挥发的药物后下,以求轻取其气。这些操作,也很难由机器完成。
③传统与现代究竟如何结合,仍需要探索。
最后,同样的药,用机器煎和手工煎,我们从颜色和味道上,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区别,只须尝试一次,就知道了。
3.关于服药时间,网上经常有朋友问到,这里再详细地说明一下。
有几个原则:
①治脾胃的药饭前吃;伤脾胃的药饭后吃:
②治阳的药,白天吃;治阴的药,下午晚上吃;
③治上焦心肺之药饭后吃,治下焦肝肾之药饭前吃;
④安神药睡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