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消失的街头小吃:筒儿糕
视频1:淮阴人叫“筒儿糕”
哪个老淮阴人的记忆里没有筒儿糕的一席之地呢?
一个小炉子,上面坐着一个开水壶,一个老奶奶,手脚不停地往小木筒子里瓦面,水壶的热气很快把面蒸熟,取下熟的,换上生的。熟米糕冒着热气,还没等放下,立刻就被等在一边的小孩子接了过去。烫得受不了,就两只手来回倒着,嘶嘶哈哈地,三口两口,一只米糕下肚了。
最后一口下肚,总是伴随着深深的懊恼:为什么不慢点吃呢?可以多吃一会儿啊。
口袋里还有钱的,就继续等。没有钱的,就站在旁边痴痴地看,闻着香味儿过过瘾。
米糕很便宜,每次遇到我好像都有钱买上几个,所以从来没有幻想过做米糕的是我妈。小时候的我,吃完了也不走,痴痴霉霉地可以看上半天时间。
后来上了高中读了大学,就很少有这经历了。
再后来工作了,城市也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筒儿糕的摊点就更加行踪难觅。
有一阵子,淮海西路一个大杂院门口有个老奶奶卖米糕,做得非常好,比西大街的两个网红摊点都好。没多久那个大杂院拆迁,老奶奶也不知去向。
女人街也曾经有一家,但似乎不固定,不经常看到。
说回西大街的网红摊点,好多自媒体平台写过他们,应该是有些年头的老字号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不喜欢,总觉得不大好吃。
遇到马奶奶的筒儿糕,纯属意外。
因为电动车新政,我去东大街了解电动三/四轮车的销售,很短的一条路快到头,看到了米糕摊子。
那边很少去,以前偶尔经过并没有看到过卖米糕的。
一问价:一块钱两个。我脱口而出:这么贵?!
做米糕的老奶奶歪着头看我一眼,没吭声。我也有点后悔,毕竟当时还有人在买。
很快我就反应过来了:她的米糕是最便宜的。前面提到的几家都是两块钱起卖,先是5个,后来是4个,上星期我经过西大街,两家都是两块钱3个。
赶紧跟老奶奶道歉:对不起我搞错了,你卖得是最便宜的。
老奶奶笑了笑:你刚才那么说都让人不好答。
就跟贼不走空一样,向来遇到筒儿糕的摊子我都不会空手的。
先买了两个尝尝,很明显,糯米的比例蛮高的,口感软糯有嚼劲儿。一个小碗里放着黑芝麻糖,老奶奶给我“瓦”了一点蘸着吃,好吃极了。
老奶奶说她以前做了30多年,后来不想做了,就停了十几年,也就这二年才又开始。今年是才做了几天。
她说“电视都来拍过我,有事报道”,还到文庙,作为老手艺展示过。
我就像小时候那样,在旁边痴痴地看,一方面告慰童年,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失言有点不好意思,想补救一下。
我问老奶奶姓什么,她不肯说,一个劲儿地笑。我告诉她我打算写文章介绍她的米糕,她才勉为其难地说自己姓马。
视频2:“都是我的”
后来陆陆续续来了一拨又一拨买米糕的,4个、8个、10个,而且都认识老奶奶,应该都是街坊邻居,从小吃她的米糕长大的。
我问老奶奶,能不能让我试着做一下,她说可以,但又说我做不了,因为“太烫了”。
我最终也没有上手去做一个,只是拍了视频发朋友圈,又买了一些带回书店,给大家一起尝尝。
很快朋友圈就有很多人回应,稍微有点阅历的,都问在哪里买。年轻一点地甚至好奇“这是什么”。
同在一个城市,我们的城市生活记忆就这样悄悄地变化了。
视频3:“文庙的饭店请我去做”
马奶奶做,她的儿子在旁边打下手。邻居老奶奶“看二层”。
马奶奶是个很“刷刮”的人,也是一个急性子。她做了一会儿有点不耐烦了,就让儿子做。她则背着手在旁边看。
买米糕的人也是这一片的老住户,家里以前好像是开茶炉灶的,一说起来都知道。
老淮阴人还是好这一口,最好家门口就能买到,有人建议老人的儿子退休后接着做,他不愿意:太麻烦了。
马奶奶70多岁,已是四世同堂,做了老太太了。后面是她的儿媳妇抱着重孙女。马奶奶说儿媳妇曾尝试着做过,手烫出一串泡。
我喜欢吃带点甜味儿的,她给我做了黑芝麻夹心的,加得蛮多的。
我表示感谢,她直言自己是看人的。我相信,遇到她不喜欢的人,她真有可能不卖给他。
马奶奶的摊子就在家门口,她家的门牌号:东菜市1号。很老旧的房子,位于都天庙文化街区的边缘。这一片是明确了要保护的老居民区。
我把为马奶奶拍的视频和照片发了朋友圈,满满的回忆杀。很快就有朋友到现场购买了。
希望我们的需求能够让马奶奶把筒儿糕一直做下去。
马奶奶开玩笑说你不要把城管招来哦,我很认真地回:不会的。
最后当然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了:马奶奶的米糕摊在哪里?
东大街东头卖电动车的那个巷子,靠近环城路,天和大酒店背面。周围有几条名字很有意思的巷子。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到你们。如果找到马奶奶,告诉她是看到这篇文章找去的
据最新消息,马奶奶打算做到下星期四就不做了。
老太太任性吧?大家一起劝劝,说不定能改主意。